16 指畫躊躇事(1 / 2)

加入書籤

大歷十四年五月,皇帝李豫崩於紫宸內殿,臨崩前出詔,遵守了父子間秘密的諾言——皇太子李適監軍國大事。

消息送至涇州,舉州為皇帝服喪,其中高嶽也無法例外,家中由芝蕙操工喪服。

最早京城的敕使和驛吏送來的服喪要求,是遵循李豫的遺詔的,皇帝要求「天下吏人,三日釋服」,也就是說天下的官吏百姓,隻要為朕穿三日喪服即可除服。

三日後,高嶽剛剛除去喪服,就坐孔目院,親手給營田有功的健兒們分發賞格:段秀實確實是個清正廉潔、說到做到的節帥,他從行營倉廩裡撥出數千匹上等的絹布來,由高嶽製定名簿,準確無缺地發給了所有於軍屯當中立功的將士。

其中就有史富,這小子被枷了十日後洗心革麵,居然得了賞格的第二等,足足發了九十匹布(因為事前預支了十匹),在孔目前是千恩萬謝。

「史富,馬上良原、杜原、白石原都要開屯,你是去也不去?」高嶽提筆將名簿上的名字勾當好,便問立在堂下的史富道。

「去去去,當然去,老婆還缺身秋衫,但恐孔目不抽點我!」史富忙說道,引起下麵其他軍卒一片笑聲。

城外,整個百泉的軍屯麥田收獲,都被收割下來,軍卒們揮動鐮刀,揮汗如雨,沉甸甸地金色麥穗鋪滿了各處溝壟,接著裝載於一輛輛犢車裡,車隊首尾相連地運到倉廩,而這會兒京城又有驛吏揮鞭飛馬趕來。

段秀實很快在滿是縞素的府衙正堂,召見了高嶽:

「逸崧,你得盡快行個文牒,大行皇帝的喪製又有變化。」

高嶽聽到這話,滿臉納罕,不是三日就除喪了嗎?

見孔目官這副神情,段秀實搖搖頭,低聲告訴他,為了喪製的事情,朝堂中常相和崔舍人爭執得非常激烈,互相指責對方不守喪禮。

原來,李豫剛剛駕崩,常袞就帶著文武百官於大行皇帝的棺槨前慟哭,其實這本也沒什麼,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去世,表示哀悼是人之常情,可常袞最後為了展示自己的悲愴,就有些過分了,他是早上帶著百官去哭,傍晚又帶著百官去哭,哭完後本來已下殿,然後冷不丁又悲從中來,返回去又扶著棺槨哭天搶地,鬧得百官也隻能隨他一起去哭,幾日下來整個朝廷官員委頓不堪,正常事務也被打亂。

中書舍人崔佑甫就提出建議,按照大行皇帝的遺詔,三日後便可除喪,那麼現在時間也到了,大家都正常工作吧。

常袞不樂意,他也是精通禮製的,就反駁說古禮裡規定,卿大夫要為國君服喪三年,按照漢製也要服喪三十六天,哪怕就遵為玄宗、肅宗皇帝服喪的先例也要二十七天,況且大行皇帝的遺詔裡稱「天下吏人,三日釋服」,也即是針對的是胥吏和百姓,我們身為公卿大夫,不可與其同列,當然要為大行皇帝服喪二十七天才對。

崔佑甫又反駁說,宰相完全是曲解「天下吏人,三日釋服」的本意,吏便是泛指所有的官吏,人便是泛指所有的百姓(唐朝避李世民諱,改民為人),「凡百執事,孰非吏人?」我們還是盡快除喪,安心上班。

所以雙方鬥得是甚囂塵上,互不相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花木南月 從飛行符裝汽車開始 陳國盛世 籃壇永遠滴神 我的人生選擇器 up從走近科學開始 精靈起源之提前登入 詭異序列 重返奔騰年代 我在鎮魘司裡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