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太子拒登封(1 / 2)

加入書籤

韋皋此言一出,諸位幕僚無不色變。

確實,高崇文身為儀仗使,帶五百神策兵來都好說,可一下子要帶五千兵來,這整個京師的態勢便頓時微妙起來。

相對應的,韋皋帶了兩千奉義軍牙兵,杜佑帶了五百清海軍牙兵,而高嶽則是五百武毅撞命郎,一部分在京師外門,一部分在各自進奏院內。

同時皇帝可以直接影響調度的,可能還包含京城北衙兩三萬神威殿後子弟軍。

「聖主這個旨意,還是有點不信任和威脅在內裡。」韋皋負著手,很是失望的表情。

「韋令,如之奈何啊?」劍南的幕僚們紛紛請示。

「不要慌,各自送封信去給杜遵素、高逸崧、杜君卿便好。」韋皋氣定神閒。

很快,封禪度支使杜佑和王紹便公開抗表,稱皇帝調派五千神策決勝軍為儀仗,自鄯城行數千裡到京師,勞人傷財,滋擾甚廣不說,還會削弱對西蕃的守備力量,如皇帝想讓高崇文為儀仗使,便讓其輕車簡從,領十餘騎近侍進京便好,儀仗隊伍就近以神威殿後子弟為主,最為穩便。

而神威左右軍營地裡的士卒,聽說皇帝要讓什麼神策決勝軍來當儀仗隊,各個忿忿不平,抱怨聲之大,也流布在禁內。

皇帝召見杜佑,反復辯論,然則杜佑就是不鬆口,那邊國庫左右藏態度也和杜佑一致。

最終五千神策決勝軍還是無法開赴京師:軍隊的資裝費和人馬糧草可全靠度支司發給,皇帝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隻要王紹不點頭,怕是高崇文帶著隊伍,還沒走到秦州就得嘩變崩潰。

不甘心的皇帝便又生一計,他說京西的神策軍營各自有戍防要務,不征調便算了,然而朕的京東神策軍營先前在平定淮西時也立下過汗馬功勛,便讓他們抽出五千兵馬來扈從朕封禪華嶽,如何?

判三司的王紹很快上奏解釋說:同華、陝虢、金商各地區,都抽出不少神策軍卒,集中在華嶽,於華州刺史的督導下營修封禪所需的祀台、宮殿、道路橋梁,沒辦法再給陛下提供儀仗。

一番較量後,屈從的仍然是皇帝。

於是高崇文隻能遵從中書門下的決議,領著十位隨從啟程。

高崇文來到京師,於延英殿內拜謁皇帝時,是六月中旬。

距離華嶽封禪大典的出發時間,已不到一個月。

群臣便上奏,稱陛下封禪時,長安城內理應留守一位宰相,主持政局。

這留守宰相,自然是韓洄。

接著群臣又說,光是有宰相留守還不夠,還應該讓皇太子監國。

結果皇帝聽到這個提議後,心中很是驚慌,就請求眾位說,「皇太子體弱多病,這次封禪朕希望帶他一起前往,祈求金天王能讓太子身體康健,從而更好地繼承將來的國祚。」

「自古封禪儀注,不曾有人皇和儲皇一並登封的故事。」眾臣一口回絕。

皇帝大怒,「你們不是要借著封禪改製的嘛,朕希望和太子一起去,雖然和古代儀注不甚口勿合,但也是可以改的!」

此刻杜黃裳便提議說:「登封舉辦祭禮,陛下在山頂上的圜台,舉行初獻;而可由普王和通王,帶領大臣,在山下的封祀台舉行亞獻和終獻。而太子則擔當監國重責,不可輕率離京。」

「朕就是要改這個封禪儀注。」皇帝繼續發著脾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花木南月 從飛行符裝汽車開始 陳國盛世 籃壇永遠滴神 我的人生選擇器 up從走近科學開始 精靈起源之提前登入 詭異序列 重返奔騰年代 我在鎮魘司裡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