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灞橋焚椑車(1 / 2)

加入書籤

長長的灞橋兩側,前來觀看歡呼封禪儀式的士庶百姓如雲如堵,在短暫的休息中,皇帝下了輅車,卻看到旁邊的椑車。

椑車上裝著的,赫然是一副內棺。

內棺和外槨相對,所以形製看起來更小,更貼合皇帝的身軀,上麵的漆還十分鮮亮,所以皇帝活生生地看到這副內棺,就如此出現在自己眼睛中,再想到自己於國門處,看到跪拜下來的監國的太子,無邊無際的驚懼、惶恐頓時湧上心頭。

他有些激動地詢問身邊的禮部官員,這內棺是何物!

「禮製,天子即位時即有椑車,每年漆一次,如天子有出疆事,則攜椑車跟隨。」

皇帝隻覺得眩暈不已。

他在剛剛即位時,滿心想的都是駕馭天下,滿心想的都是文治武功,哪裡會想到在某個角落裡,在他登上這個國家權力巔峰的同時,有輛載著棺材的椑車,就始終在那,靜默地等著自己?

怕的就是天子巡狩時,在中途山陵崩,所以備下此物。

所以秦始皇死的時候,屍體發臭,李斯和趙高往「車」裡填塞鮑魚來掩蓋味道,這車很可能就是椑車,也即是說始皇帝當時的屍體可能已收斂在椑車中,而李斯和趙高對外誆騙說始皇帝還活著,還坐在自己車中。否則,若他們往皇帝的禦駕車裡老是塞鮑魚,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徒然惹人生疑?所以李賀「嬴政梓棺費鮑魚」的詩句,應該是符合事實的。

灞橋邊,皇帝忽然發了脾氣,說不要帶椑車上路,絕不。

然則左右都說,此舉是符合先前修撰好的封禪儀注的,陛下也不得不遵守。

皇帝開始歇斯底裡起來。

「昔日玄宗皇帝巡幸太原時,過太行阪時,椑車曾被隘路所阻,玄宗皇帝便下令將椑車燒了,以求方便。陛下封禪華嶽而已,距離京師不超過三百裡,又未出疆,用此椑車何為?此真是修撰儀注的各官員的失誤。」關鍵時刻,高嶽來到,一錘定音。

柳宗元等急忙向皇帝和高嶽謝罪。

高嶽便請求皇帝,正式把椑車焚燒掉。

發完脾氣的皇帝,眼神復雜地望著高嶽,忽然又對高嶽產生了種依賴的心理。

最終,一群神威軍卒舉起火把,對椑車拜了幾拜,便堆起火焰,將椑車焚燒起來。

不久,封禪隊伍進入渭南縣,縣令來迎,皇帝和諸人在縣令的引導下,拜祭了渭南當地的地祇及先賢忠烈,然後以不擾民為由,車駕住宿於墳墓及佛寺之間,次日啟程便由渭南石橋,進入到京東第一州,華州地界。

華州在渭水南,有華陰縣。

而太華山和少華山,正處在華陰縣之南。

黃河在華嶽處,由南北走向,而猛然拐向東麵,河水自華嶽當中而過,所以華嶽自古以來就有傳說,它是被巨靈神劈開的,當然後來又演變為了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

事前,朝廷已命華州當地官員,並征調陝虢、金商、陳許等地的神策軍卒,在金天王廟宇旁側,築起龐大的「鹹林館」,以供封禪隊伍行宿之需。

待到皇帝隊伍進入到鹹林館時,華州數萬父老,無不拜倒在道路兩側,山呼萬歲。

因鹹林館四周的田,不,甚至是華陰縣,或整個華州,馬上都要可以作為封禪的「湯沐邑」而享受免稅的待遇,據說皇帝臨幸前,這兒的麥田、桑田乃至林地,都賣到了往日三到五倍的價格,商賈和大族們趨之若鶩,而原本擁有這批土地的農人各個發了橫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花木南月 從飛行符裝汽車開始 陳國盛世 籃壇永遠滴神 我的人生選擇器 up從走近科學開始 精靈起源之提前登入 詭異序列 重返奔騰年代 我在鎮魘司裡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