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高三為門神(1 / 2)

加入書籤

一陣寒風掠過,屋宇樓台四麵的樹枝頓時發出潮水般的聲響,高嶽驚愕的眼睛盯住陸贄,他看出陸九沒有開玩笑的意思。

這個念頭他雖也想過,可卻沒敢施行。

按理說,中書門下省先以招討行營幕府的名目,部分前往東都洛陽,既可便利指揮對關東叛鎮的戰爭,也方便調運江淮東南的漕運,這是對的,況且而今西蕃勢力已敗退回高原,關中的地位也不如先前那樣緊迫重要——然後再慢慢把所有政務機構遷往洛陽,並恢復皇帝的宮苑,讓皇帝在長安和洛陽間來回遷徙好了,實際就是真正分割掉政統和道統——以後皇帝便主持私家宗廟祭祀,及部分國家禮製就好,皇帝敕格的力量要被削弱,而宰相的堂牒和製定的刑律,才是國家應該遵循的法令。

但若是把政治中心遷往洛陽,必然會招致關中大貴族大官僚及宦官集團的反對,不過高嶽還不怕應付不了這些人,高嶽怕的是:韋皋的態度。

聰明如韋皋者,不會不懂,劍南和關中是聯結為一體的,劍南便是關中的大後方,所以自唐以來,皇帝一旦有難,大概率是要逃去蜀地的。反過來說,一旦洛陽成為新政核心,關中便會失落,劍南地位也會隨之失落,所以此事韋皋可能不答應。

然而韋皋若是答應,高嶽則更加擔憂:

「敬輿,要是你我此後皆在洛陽處斷政務,城武雄踞蜀地三川,相距過於遙遠,一旦三川自立的力量形成」高嶽的意思,是對事不對人,就算韋皋沒有這樣的想法,但形勢擺在那裡,不會屈從我們的主觀意願的。

「逸崧你的擔心我豈能不知,不過你我和城武乃最好的朋友,將來解決的辦法無非有二,一是讓城武入中樞執政,由你和我去劍南知省事;二是借此對蜀地進行行中書省製的改造,削除其割據的可能性。」

對陸贄的話語,高嶽依舊沒有做出正麵的答復。

唉,陸贄先前說自己和皇帝間已摒絕私情,可轉瞬又談起和韋皋間的友誼,實在是自相矛盾,可這世間的事情,莫不是如此啊!

最終高嶽隻是和陸贄說:「茲事體大,不可急躁,可緩緩行之。」

對此陸贄也表示贊同,他猶豫了下,就對高嶽說了句模棱兩可的話:「當務之急,還是盡快分割好道統和政統,將來無論在長安還是洛陽,做不好此事,遺患無窮。」

隨後,陸贄便告辭了。

幾乎同時,鹹林館內韋皋的屋宇中,韋皋臉色有些發白,這對於這位在戰陣裡從未懼怕過的男子而言,還是首次。

緣由是他對麵的書案上,擺著一顆剖開的蠟丸,和一張展開的帛書。

雖然先前他就得到過這方麵的訊息,但暫時沒想到,實踐起來會如此激進,會如此迅速。

韋皋修長的手指,捏起了蠟丸,不由得遊戲顫抖,然後又將其擱下,簡直是無法定奪。

這時劍南左行軍司馬崔佐時,對韋皋說:「韋令,消息應該是千真萬確的,請盡快裁決!」

「要我裁決不難,可我現在隻得到一位摯友的許諾,另外一位,卻」韋皋猶豫起來。

於是崔佐時便取出另外份帛書,交到韋皋手中,「請韋令放心,在京師內的劉太初已然全都安排好,隻需韋令萬鈞一言,天下何人敢有順逆之舉?」

「我從蜀都萬裡橋啟程時,張芬問過我,此行可否帶來天下太平,我告訴他可以的,這也是我對整個劍南父老子弟的承諾,諾不可反也!」

最終,韋皋下定了決心。

鹹林館的中殿裡,皇帝在袞服冠冕中縮成一團,他覺得四壁的窗牖和帷幔都沒有用,寒冷的風不斷鑽隙而至,眼前的燭火則在掙紮著,好像隨時都會熄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花木南月 從飛行符裝汽車開始 陳國盛世 籃壇永遠滴神 我的人生選擇器 up從走近科學開始 精靈起源之提前登入 詭異序列 重返奔騰年代 我在鎮魘司裡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