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範希朝入京(1 / 2)

加入書籤

五日之後,高嶽身為太子太師,親自步行來到皇城的宰堂門前,自鄭絪手中接過處分堂牒,並表示全力遵行。

一時間朝野震動,高嶽此舉,分明是在尊崇中樞宰堂的權力。

幾乎同時,留在大明宮內的載筆宰相韓洄,則在前兩日晚赴金鑾殿,和新皇密議到達旦時分,隨即韓洄出,授意中書舍人權德輿出製,對朝堂宣稱:於皇城西北內幾乎廢棄的左武衛府和左驍衛府地址上,收集材木,由國庫左藏支給錢財,營修房間七十,用於「樞機院」的建造,同時授服闕的前尚書仆射賈耽特進二品,使職為樞機使、平章事,而兵部頭司郎中袁滋為樞機副使,前巡城監兵馬使郭鍛被重新啟用,為院下皇城司兵馬使,掌巡城軍馬如故;

此外,大明宮內原本位於麟德殿的國庫左右藏,被重新遷回到皇城東的舊地,其中左藏儲備銅錢、布帛還有各方貢物,而右藏則專門貯藏金銀寶玉,尤其是來自西域絲路貿易的金銀幣,如薩珊帝國、貴霜帝國的錢幣,還有安西各小國進貢來的金銀塊,和朝廷自己在秦州掘出的礦產,莫不匯集於此,作為輔助的信用貨幣儲備。

而麟德殿的庫藏,則全部並入皇帝的內庫即「南庫」,除去每年國庫固定撥給百萬貫的「禦供錢」外,皇帝宮苑、織染和各地莊宅的收入,也是南庫最主要的來源,繼續以霍忠唐為南庫使。

從此,宰相的國庫和天子的內庫正式再度分割,涇渭分明。

當然最重要的革新舉措是這樣的:

冬至時分,原本駐屯地在邠寧一帶的保大軍節度使範希朝,領八千健兒起營,從長武城出發,浩浩盪盪進入到皇都開遠門處,隨即範希朝畢恭畢敬地單騎來到大明宮前,在延英殿接受新皇召見,在殿內範表態,保大軍的前身「邠寧節度使」始終是國家屏障,現在貞元新政也應為天下先,所以範希朝第一個版籍奉還,稱將邠、寧、涇、原等州完全交還給朝廷,廢除幕府辟署製,由朝廷擇選文官前去理民治政。

新皇大喜(當然範希朝早已和李誦一黨達成協議,見前文),封範希朝為左英武大將軍、天水郡公,兼樞機院副使,並下達敕令,宣布在保大軍鎮守的數州上,建起「隴東行中書省」,以平涼為會府,原保大軍幕府各位僚佐優先留用,入行省衙署,至於隴東行省的參知政事(此行省為三級當中的最後一級,因地理位置重要,為京西門戶,皇帝和宰相都不願將隴東行省地位拔得太高,以便於駕馭),新皇也啟動了先前險遭黜落的諫議大夫陽城,以陽城為檢校吏部侍郎兼任「隴東行省參知政事」,赴任平涼。

至於範希朝帶來的八千保大軍將兵健兒,自然也有重要用途——他們成為朝廷樞機院第一支直接掌握的武裝,兵符調動權宜在賈耽及宰堂的手中,由宰堂出牒,再由賈耽蓋印確認。

而其餘一萬名保大軍,則留在隴東,為行省鎮戍司所轄,成為地方隊伍,歸行省參知政事陽城所管。

範希朝這個舉動,徹底震懾了京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花木南月 從飛行符裝汽車開始 陳國盛世 籃壇永遠滴神 我的人生選擇器 up從走近科學開始 精靈起源之提前登入 詭異序列 重返奔騰年代 我在鎮魘司裡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