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皇氣(1 / 2)

加入書籤

落日熔金,夕陽西下。

六朝大地,悄然生變,一道道皇氣,從大地中上升,緩緩籠罩在穹頂。

大地震顫,江海翻滾,無風起浪,暮色蒼茫。

象征人皇權力的六顆大印,散發出幽幽光芒。

它們便是皇氣的終點,不知道是大地之光都匯聚到這方大印中,還是這方大印散發出來的光芒。

李漁在長安,看著眼前的場麵,那道黃光直奔太極殿。

唐皇李世民如今不在長安,他正禦駕親征,在清繳大食餘孽。

長安的欽天監,派人請李漁來坐鎮,因為他們害怕出現什麼意外。

大家都不知道這種場麵是如何引起的,也不知道後果是什麼。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異象,肯定代表有異事發生,或者是已經發生了。

李漁端坐在太極殿的大廣場上,此地不知道舉辦了多少的禦宴,見證了大唐的興起。

在這裡,李淵曾經和李世民一起跳舞,來慶祝大唐滅掉東突厥;

李世民在這裡受番邦膜拜,無數使者高呼天可汗;

在李漁的四周,都是些六扇門的精銳侍衛,再外圍則是天策兵。

天策兩個字,在大唐意義非凡。

天策府,又稱「天策上將府」,是唐高祖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擊敗王世充、竇建德聯軍,被封為天策上將後所置官署。

這地方是李世民做秦王時候的老巢,天策府位列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衛府之上;天策上將職位在親王、三公之上,僅次於名義上的文官之首三師(即太師、太傅、太保)。天策上將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為天策府中官員,即所謂的「許自置官屬」。

正是因為李世民戰功赫赫,才有了這個權力,也為後來玄武門兄弟相殘的事,埋下了伏筆。

李漁細細感受著皇氣,這是一種很玄妙的東西,說不出它是攻擊性還是增益類,隻是讓人覺得這靈力很獨特。

它們靜靜地匯入皇印,但是卻不產生任何的波動。

李漁自己也是一頭霧水,麵對著欽天監李罡淳的請教,李漁搖頭表示自己不清楚。

「總歸是個好事吧?」李罡淳不太確定,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李漁笑道:「那倒也無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條路必會是艱難萬分,我早就做好了粉身碎骨的準備。」

「道長高節,令人欽佩。」李罡淳麵色說不出是什麼神情,但是絕對不是和李漁一樣的心誌,他似乎顧慮重重。

有這種情緒實屬正常,李漁非常能理解這些人,畢竟他們前半生就是在膜拜神明。

突然有一天,皇帝告訴你,我們要對抗天庭了,擱誰也得懵。

大地上的異象,也引起了天庭的關注。

千裡眼把這一切盡收眼底,然後匯報給淩霄寶殿。

太白金星俯瞰人間,眉心緊蹙。

他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那群人的確是冥頑不化。

站在天庭的角度,他們是不會理解凡人的。

因為在這天道的規則下,本就是弱肉強食,所謂的仁愛,不過是凡人自己產生的獨特的情感罷了。

試問這世上,除了凡人,還有什麼物種會在乎這些。

至於天庭收割凡人的性命,時不時降下瘟疫、災禍,挑動戰爭,更換代理人。

在天庭的神仙看來,這都是很正常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凡人比牲畜強大,所以凡人可以圈養牲畜,讓它們為自己供養血食。

那麼神仙為什麼不能豢養凡人?

天庭養凡人,為的不是吃肉喝血,而是要他們的信仰念力。

不降下神罰,沒有洪澇水災,不讓凡人時刻站在死亡的邊緣,他們會向神祈禱麼?

以人類的秉性,若是不需要這些,過的十分舒坦,那麼他們誰都不會感激。

「我聽聞道長曾經封印過人皇之氣?」李罡淳小心翼翼地問道。

他之所以這麼謹慎,是因為他們欽天監在這件事上吃過虧。

當初欽天監測出大唐有女皇之厄,會把李唐皇室殺得十不存一。

李世民聽到這種消息,震怒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欽天監卻對此束手無策。

李世民病急亂投醫,信任並且重用了玄奘,讓佛門在大唐再次崛起,壓了道門一頭。

當然,後來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李漁出現了,他把女皇之厄封印起來帶走了。

起初世人都以為他欺世盜名,哄騙了李唐皇室,直到大宋的第一位女皇帝登基。

李漁自己沒有什麼包袱,他直接點頭道:「那一道女皇之厄,其實也跟著個差不多,都是皇氣。」

「道長有經驗,我等便放心許多。」李罡淳好像是跟李漁說話,但是又好像是在給自己鼓氣。

如果真的出事,欽天監擔不起責任,漫說宮中皇族的安危,便是那方印璽出了事,都夠他們喝一壺的。

上次女皇之厄的事,就讓大唐境內的道門深受打擊,至今還沒有緩過氣來。

在民間,佛門也早就把握住那次難得的機會,快速地增長。

如今十方菩提的建立,更是引了中原高僧悉數來投奔。

在大唐境內,不管是在上層達官顯貴的圈子裡,還是普通百姓中間,佛門的影響力都已經蓋過了道門。

李罡淳倒是也不在乎這個,但是他對人皇之氣,很有興趣。

道門昌盛與否,欽天監不在乎,究其原因還是這件事對欽天監的道士修煉沒有好處。

他們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喜歡獨自苦修的,凡塵中佛道之爭,他們根本一點興趣都沒有。

李漁想到上一次封印女皇之厄的時候,他的手法全都是跟著番僧學的。

那是來自吐蕃大昭寺的密宗和尚,雖然是站在敵對的立場,還親眼目睹了他們的殘忍。

但是李漁不得不相信,吐蕃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

尤其是大昭寺,裡麵與很多禁術,雖然不能快速提高戰鬥力,但是誰又能保證將來不會用的到呢。

大昭寺的覆滅,說明了一件事,那便是宗門再強大,也不要和六朝任何一個朝廷叫板。

六朝實在是太強大了,大漢覆亡,天下豪傑一分為六。

但是張角打破了天地壁壘,靈氣下泄,造就了一大批的豪傑問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脊蠱:從靈籠開始吞噬 從港娛開始製霸全球 回到過去好好生活 鬥破之白發雲山 穿書:炮灰奶團子逆襲記 大魏鬥妖士 開局就是帝皇鎧甲怎麼辦? 深淵降臨:開局打造小木屋 我在詭秘之主打破次元壁 輪回之神,從蘭若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