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沒羽箭中箭(1 / 2)

加入書籤

宋朝的軍隊大致分為四個軍種,即:禁軍(正規軍/中央軍)、廂軍(地方軍)、鄉兵(民兵)、蕃兵(少數民族軍)。

除禁軍外,其餘軍種皆屬於輔助兵種,戰鬥力不強。而禁軍編製又大概分為四級,即廂、軍、營、都,廂轄十軍,軍轄五營,營轄五都,每都一百人。

營是軍隊的基本建製單位,不論是調動還是作戰,都是以營來計算兵力的,也就是說五百人為一個營。按照各級統兵官員的稱號依次是:廂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軍都虞候);營指揮使、營副指揮使;都頭(馬軍稱軍使)、副都頭(馬軍稱副兵馬使)。

時遷現在統領三百人,與營副指揮使職級正好相當。

宋江的梁山軍目前還不屬於宋朝四大軍種之一,但經過戰爭洗禮,剩下來的部隊大概率會被抽調至禁軍,算是一個過渡軍種,但現在對於宋江來說自由度遠高於禁軍,因為不用受到樞密院的直接管轄。

就在時遷接收三百女兵之時,宋江聽楊雄的建議出兵薊州,打薊州則先要破平峪縣與玉田縣。

時遷見這三百女兵個個颯爽,打聽了一番才知道,大部分都是家中窮困,為了吃口飽飯才上的梁山,如今又要跟著宋江出來風吹日曬,時遷雖然沒帶過兵,但他知道光憑一腔熱血,是很難在戰船上生存的,特別是身體構造本就弱於男子的女兵。

總不能把三娘的老底子給打完了,時遷現在就一個想法,讓這群姑娘想辦法活下去,這男人一攤上女人那責任就變大了。

這廝正在想如何巡邏這群女兵的時候,門外小校來報,宋公明大帳聚將,時指揮使整理了下衣服,大步流星走了過去。

梁山現在五萬兵馬(在檀州損失的人馬,又在降卒中補齊),宋江決定兵分兩路,他自己領兩萬人馬去取平峪縣,盧俊義帶三萬人馬去取和田縣。

現在天子間接點名了時遷的身份,宋江感覺惹不起這廝,就將時遷丟進了盧副先鋒的陣營中,除留下輔助趙安撫收檀州的頭領外,宋江帶走了四十八員頭領。(宋江:老大的牌麵不能丟。)

盧俊義這邊隻分得三十六位頭領,分別是:軍師朱武、關勝,呼延灼、董平、張清、索超、燕青、史進、楊雄、石秀、韓滔、彭汜、宣贊、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陳達、楊春,李忠、周通、陶宗旺、鄭天壽、龔旺、鄒淵、鄒潤、李立、李雲、焦挺、石勇、侯健、杜興、曹正、楊林、白勝、時遷、段景住。

總之與時遷有關的,宋三郎都送給了盧俊義,分配好人馬後,兩軍拔營起寨。

先前在檀州敗退的洞仙侍郎,在咬兒惟康掩護下,逃到了薊州。

薊州守將耶律得重是遼主禦弟,除抽調北方抗金之外,還有兩萬五千駐軍。手下有總兵大將寶密聖,副總兵天山勇,及耶律宗雲、耶律宗電、耶律宗雷、耶律宗霖四子為將。

檀州軍馬敗逃後,耶律得重加派了探子在外,宋江軍馬未出十餘裡,薊州方麵就已知道消息。

平峪縣與和田縣乃是薊州門戶,耶律得重手握重兵不願死守,於是留下兩千人馬守薊州,令總兵大將寶密聖率兵五千,與洞仙侍郎所部一萬餘人進駐平峪縣對戰宋江,自己與副總兵天山勇及四子帶兵一萬八千來和田會盧俊義。

盧俊義所部徐徐前,楊雄石秀各領一千步兵與時遷的三百女兵走在隊末,騎兵後隊的楊林也統了五百,大有相互呼應的態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老夫來也:開局退婚流 七夜巡天 洪荒之天命道君 當朝畫魂師 美食:投食全人類 女配自救聯盟 從補鞋匠到首富 鬥羅之穿越成魂獸 我隻想做二世祖 全民馭獸:我的寵物可以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