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奉旨入京(1 / 2)

加入書籤

宣和五年,王慶在淮西乾得好大事,樞密院久討不能克,已漸有尾大不掉之態。

九月下旬,道君皇帝臨幸武學,武學諭羅戩揭開了這個蓋子,奏告天子曰:王慶淮西造反五年,樞密院數次征剿失利,然懼罪隱匿,欺誑陛下,現在那賊人已占據八座軍州,八十六個州縣,如此放任不管,必將動搖國本。

道君皇帝聞奏大怒,深責蔡京等隱匿之罪。

蔡京等人口有蜜劍,加上在朝廷黨羽眾多,天子斥責幾句後竟毫無表示,起駕還宮去了。

次日,亳州太守侯蒙到京聽調,上書直言童貫、蔡攸喪師辱國之罪,並薦舉宋江征遼平河北之功,建議先行褒賞,即著宋江這支軍馬征討淮西,必成大功。

此時天子已得宿元景河北奏報,聞宋江等人已平靖河北,自己封那個盜聖竟還立了首功,突然憶起與那廝暢談的日子,隨即降旨下省院,議封宋江等官爵。

省院亦是蔡京等人控製衙門,原就對宋江等賊人有隙,此時自然不會輕易給他們定官爵,羅戩、侯蒙不識時務竟敢參童貫與蔡攸,所以回奏皇帝道:淮西軍情緊急,宋江等人不必班師回京,著他統領軍馬,星夜馳援禹州等處,並保舉侯蒙為行軍參謀,羅戩隨軍聽用。

天子擅長玩樂,不擅長政治,當然是不動腦子最好,遂一一準奏。

令侯蒙、羅戩,攜賞賜金銀、緞疋、袍服、衣甲、馬匹、禦酒等物,即日馳往河北宣諭。

河北新復各府州縣所缺正佐官員,著令省院速行推補,星馳赴任。

簽字、蓋章齊活後,道君皇帝便被王黼、蔡攸二人勸到艮嶽玩樂,走前天子還付了口諭與侯蒙。

話說宋江哭喪著臉回到威勝,吃驚瓊英葬母竟早於自己回來,威勝到太原可比到五台山遠了些,主要是盜聖哥哥馬快,不但葬母這廝還移墳,太原路遙難得來一次,這廝將墳遷至歸虛後山,仇瓊英便可日日憑吊。

十月初,侯參謀、羅戩前來威勝宣詔,宋江攜眾將出郭相迎。

侯蒙等捧聖旨入城,擺列龍亭香案,宋江以下諸將,整整齊齊,朝北跪著,裴宣喝拜。

拜罷,侯蒙麵南,立於龍亭之左,將詔書宣讀道:朕以敬天法祖,纘紹洪基邇來邊庭多儆,國祚少寧,爾先鋒使宋江等,跋履山川,逾越險阻,先成平虜之功,次奏靜寇之績,朕實嘉賴。今特差參謀侯蒙茲者又因強賊王慶,作亂淮西宋江為平西都先鋒,盧俊義為平西副先鋒,侯蒙為行軍參謀

讀罷丹詔,宋江等山呼萬歲,再拜謝恩已畢,侯蒙取過金銀緞疋等項,依次照名單派發。

宋江將欽賞銀兩,表散已畢,宋江令蕭讓,金大堅鐫勒碑石,記敘其事。

隨後令宋清大排筵席,慶賀太平,請新任太守、侯蒙、羅戩上座,本州佐貳等官次之,宋江以下九十七人,河北降將喬道清、孫安、卞祥等一十八員,整整齊齊排坐兩邊。

席間侯蒙、羅戩稱贊宋江等功勛,宋江吳用等感激知己,言及自招安征遼平河北以來,梁山108聚義兄弟,死的死、傷的傷、殘的殘,如今已有十人不能聚首,當下唏噓不已,說道傷心處,觥籌交錯,酒杯不停,直飲至夜半方散。

次日,宋江與吳用計議,整點兵馬辭別州官,令燕青將瓊英母子及葉清貞孝節義的事,並將喬道清、孫安等降順天朝都備細寫表,進京申奏朝廷,另著葉清、解珍、解寶領兵押解賊首一並上路。

聽得宋江要安排人進京,侯蒙遂問道:「不知宋先鋒駕下有位時遷,時指揮使是哪位?昨日筵酣未及認得。」

宋江一聽侯蒙提及時遷,心說這家夥近半年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能與這廝有什麼關聯?遂問道:「侯參謀找他何事?」

「皇上臨行前曾有一道口諭與他,昨日酒醉故而忘卻,實乃侯某之罪過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老夫來也:開局退婚流 七夜巡天 洪荒之天命道君 當朝畫魂師 美食:投食全人類 女配自救聯盟 從補鞋匠到首富 鬥羅之穿越成魂獸 我隻想做二世祖 全民馭獸:我的寵物可以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