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征召賢能(求訂閱)(1 / 2)

加入書籤

第159章征召賢能(求訂閱)

大的框架定下來了,但是五大司的主官劉明沒有當殿宣布。

說實話朝中目前的幾大重臣,他並不是太滿意,但眼下這種形勢,不用他們又不行,隻當是一個過渡吧。

不過如此大事,他們也先要熟悉適應一下,劉明再繼續推動接下來的步驟。

劉明回到長樂宮,讓王越召集天下的奇人異士,組建「明漢禁衛」,主要職責是類似於後世明朝錦衣衛,由皇帝直接掌握的情報部門。

當然此處「明漢」的明字,不是指明朝,而是劉明的明。

雖然是以大漢紀元,但是從昨日起,這個天下是他劉明的天下了,這個大漢也開啟了劉明的新時代。

雖然之前王越也召集了部分江湖人士作劉明的近衛,但是人數太少了,隻有十幾人,而真要實現錦衣衛的功能,沒有幾千人難以達到效果。

王越見陛下如此重用自己,滿心歡喜,立刻去通過各種渠道召集人手去了。

劉明又將尚書令盧植召來,道:「朕欲請愛卿掌管大司宗,不知愛卿可願意否?」

盧植一震,隨即麵露喜色,跪倒在地道:「感謝陛下垂恩,臣肝腦塗地以報皇恩」

作為一個喜歡三國題材的老仆街,劉明對盧植很是敬仰的,此人文武兼備,功勛卓著,而且素有名望,也是經學大師,但為人剛直,宦海幾度沉浮,現在也僅僅是一個尚書令而已。

尚書令掌管尚書台,職權十分重要,但他僅是少府的一個屬官,連九卿都算不上,千石官員。

而現在,劉明要直接將他提升為萬石的大司宗,進入權力中樞,可謂是一步登天。

大司宗主要掌握皇帝及皇宮的相關事宜,非陛下最親近之人不能擔任,如今在其他大司位置空懸之際,率先將自己提拔上來,足見陛下對自己的信賴。

盧植自然是無比高興,老臉之上每條皺紋都似乎張揚著喜愉的情緒。

「愛卿請起,待其他人選確定之後,朕一並詔告天下」

劉明扶起盧植,沉吟一下道,「以愛卿之見,收復弘農,當派何人領兵?」

今日朝堂之上,眾人討論當前最為要緊之事,便是消滅董卓叛軍,剪除京都雒陽周邊的威脅。

董卓如今占據河東、弘農兩郡,這都是緊挨著雒陽的,其危險性要遠遠大於黑山賊、羌亂及各地黃巾餘孽。

大家的意見是要趁著董卓率大軍與蓋勛在河東、河內對峙的時機,盡快派出兵馬擊敗李傕,奪取弘農郡,打通長安與雒陽間的通道。

整個大漢不能就這麼東西割裂開來,否則時間一長,容易出大問題,甚至造成疆土分裂。

但是派誰去領兵,朝堂之上沒有定下來。

大臣們倒是推薦了幾個人選,比如袁隗推薦中軍校尉袁紹前往,王允建議派楊奉率領黑山與白波降軍去打,還有建議把老將朱儁從河內調回來領兵的。

但劉明都不滿意,倒不是他認為李傕有多厲害,而是因為李傕的手下有個謀士叫賈詡,李傕還特別是信任他。

前者袁術、孫堅之所以落敗,就是因為中了賈詡的計策。

就現在眾臣推薦的這幾人來看,都敵不過賈詡,總不能打個小小的李傕,也需要朕禦駕親征吧。

這時,盧植拿出兩份奏表,遞給劉明,道:「尚書台剛剛收到兩份奏表,一份是皇甫嵩自陳倉發來,一份是蓋勛自河內發來,陳倉之圍已解,臣建議可令皇甫嵩領得勝之兵去戰李傕」

「陳倉之圍已解?」劉明大喜,拿過皇甫嵩的奏表一看,果然如此。

西涼叛軍久攻陳倉不下,軍心渙散,便開始撤退,皇甫嵩抓住機會在後追殺,斬殺叛軍頭目王國,韓遂、馬騰、李相如等叛將率殘部逃走,但仍在涼州作亂,暫時還無法徹底鏟除。

劉明知道,朝遂、馬騰在涼州耕耘日久,根深蒂固,不是那麼好鏟除的,但是目前二人暫時也無法組織起大規模的反攻了,皇甫嵩此役也可以算是大獲全勝。

「皇甫老將軍率得勝之師回戰李傕,倒是個不錯的安排」

劉明點頭道,「如能再派一支大軍出函穀關自東往西進攻,兩麵夾擊之下,李傕必敗」

賈詡再厲害,在懸殊的實力麵前也必將無能為力,李傕所率人馬也就是萬餘人,在朝廷東西兩氣夾擊之下,無力回天。

盧植猶豫一下說道:「義真(皇甫嵩字)將軍久知兵事,戰功卓著,在軍中素有威望。

臣舉薦其為大司馬,請陛下察之」

「可以作為備選」

劉明點了點頭,隨即打開蓋勛的奏表。

表中說黑山賊與白波賊混戰了一段時間,最後和解,在黑山之中養精蓄銳,隨時可能反攻河內,太守朱儁正在籌備應對。

董卓親率大軍進攻河內野王城,蓋勛率領官軍緊守城池,想要拖垮董卓軍,董卓攻城不下,這時曹操的親族將官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率軍來援,董卓不敵,退回河東。

劉明心中暗喜,有這麼多猛將在河內,董卓想要戰勝蓋勛還真不容易。

劉明現在最缺的就是能夠獨擋一麵的文臣武將,他突然靈機一動,以前自己是替身,還有蹇碩掣肘,不方便將各路能人調到身邊來。

如今各種隱患已經清除,自己是如假包換的漢帝劉宏了,那完全可以用皇帝之名征召各路英豪前來效力。

本來他還想推行科舉製,但是對當前的局麵而言,整個流程走完太慢了,即便走這個時代通行的察舉孝廉之法,也還是太慢了,不如自己直接征召。

作為穿越者,優勢不就是能提前知道哪些是牛逼人物嗎?

況且自己還不是割據一方的小諸侯,而是天下共主,想要使用哪個人,根本不需要屈身求賢,更不需要當舔狗,點對點一道詔書即可。

這個時代大多數能人還是追求仕途功名的,皇帝直接把功名塞到你的懷裡,誰不樂意呢?相對於其他小勢力,皇帝在招賢納士方麵會容易得多。

「朕深知許多大賢隱於山野」

劉明沉吟一下說道,「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際,可征召一批賢能之人入京為官」

「往穎川征召荀攸、荀彧、戲誌才、郭嘉、徐庶」

「往譙郡征召許禇,往陳留征召典韋,往常山國征召趙雲,往南陽征召黃忠」

劉明口述,盧植當場記錄,不由得皺起眉來,這些所謂的賢能之人,他隻聽說過荀攸。

盧植自然知道穎川荀氏,那可是官宦世家也是經學世家,最出名的經學大家荀爽被譽為當世碩儒,在其之後可稱名士的便是荀攸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修人間百善,令功德加身 小馬寶莉:深紅之心 葡萄檸檬茶 查理九世:和亞瑟談戀愛 靈氣復蘇:覺醒最強係統 一懷如滸 表白失敗後,我成了渣男 末日來臨,我要活下去,不惜一切 怪奇博物館 鮫人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