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親切又友好(1 / 2)

加入書籤

公元兩千多年。

後世李承乾在二十來歲的年紀,曾有幸去高原遊玩過一次,感觸很深。

同行者有那種十分強壯的壯漢,也有瘦弱的小孩,他則是屬於正常的那一類,體能不算突出但也在平均水平線上。

結果在高原反應這一問題上,眾生平等。

(提句題外話,諸位書友可別仗著身體好就小覷了高原,去玩的話還是要多多注意。)

所以,大唐軍隊現在沒有辦法打擊吐蕃,這是必須要承認的事情。

「這點,倒是要早做準備了啊。」

「e白虎營現在人招齊了,就等下次比試過後吧。」

馬車上,李承乾雙眼微眯,暗自嘀咕了一句。

隨後,他才重新思考起處理吐蕃和親的問題。

阻攔這門親事,肯定是他堅持的點,但他也不會盲目阻攔,反而使得大唐與吐蕃之間關係惡化,導致連續爆發戰爭。

必須,要采取戰爭以外的方式。

商業合作,是李承乾第一個想到的點。

這種合作不是民間商賈那種小打小鬧,最好是有著官方參與的深入交流。

隻是李世民現在不是很相信自己的樣子,和親這事又已經談妥,在風風火火的進行著,從時間上來看已然十分緊湊。

現在是八月中旬,按照吐蕃到大唐的距離,最晚在十月左右,接親隊伍就能抵達長安。

一個半月,能做什麼?

李承乾數了數自己手裡的牌,發現似乎什麼也乾不了。

國子監、白虎營都幫不上忙

想要與吐蕃有深層次的商業合作來替代和親的作用,那就必須要給足他們安全感。

是的,不是財富地位,而是安全感。

吐蕃如果老實待在高原上,那他們自然是誰也不怕,可他們現在已經明確表示出了要下山的態度與決心,這就比較關鍵了。

特別是在周邊其他國家都被其擊敗後,隻剩下了強大的大唐。

可大唐有精銳的軍隊與優良的裝備,這就讓吐蕃完全沒有安全感,隻能靠著和親來維持。

想明白了這一點,李承乾便有了大致思路。

道理很簡單,就是把大唐自身的缺陷暴露出來讓吐蕃拿捏,沒有缺陷就製造缺陷,至少要讓吐蕃在某件事情上,是認為大唐也需要他們。

隻有這樣,才能讓吐蕃有安全感,不至於和大唐離心離德,搞到最後雙方都吃力不討好。

所以,棉花和青稞就成了李承乾的選擇。

青稞是因為其本身特性,所以需要在高原地區種植,棉花沒辦法在高原上存活,但它又很適合在青藏高原海拔稍微低一些,陽光又很充足的區域種植。

這兩樣東西,基本算是把吐蕃從上到下安排明白了。

有了主意,李承乾頓時決定明日便到鴻臚寺翻一番吐蕃使者的牌子,要與其進行一番親切友好的會談。

次日清晨。

李承乾起了個大早,帶上小安子、二牛與十數壇不同的唐酒,驅車趕往鴻臚寺。

鴻臚寺的由來很久,早在先秦時期便有這樣的機構,不過那時喚作『大行』,後來又有秦漢時期的『典客』,魏晉南北朝的『大鴻臚』。

這個機構有著三項最主要的隻能,迎送外交使節、出使完成外交使命和收集各大藩國信息。

可以說但凡有國與國之間的決策要定下前,皇帝都會找鴻臚寺官員詳細詢問,可見其重要性。

當然鴻臚寺就算再重要,那也比不上作為太子的李承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重生七月七日,晴 諸天神話行 帝國武宗 掘宋 全球數據化:我有歐皇天賦 輻射避難:開局邀請戈登弗裡曼 國服大佬剛穿越,開局被勸退 青葉事務所 美漫之隨波逐流 我老婆總想讓我這個大明星吃軟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