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天命其意(1 / 2)

加入書籤

「大薩滿!」

車臣單於驚呼一聲,表情極為意外。

當代匈奴單於,乃是上代冒頓單於之子,王姓「攣鞮氏」,名車臣,叫作車臣單於。

雖然,車臣單於和上代開疆擴土,連滅大月、樓蘭等部,稱霸草原,建立匈奴聯盟的冒頓單於比起來…在歷史上名聲不顯。

可他在優勝劣汰的草原之上,能夠繼承單於王位,可見是一位手段狠辣,能征善戰的大勇士。

不過,草原上的薩滿地位極高,主管者祭祀、占卜、醫書,還精通巫術,掌握著詭異的力量。

在草原上受人尊重、都被稱為一聲的「賢者」。

一名匈奴族的勇士,無法投入大月氏當將軍。

可一名大月氏的薩滿,卻可以投入匈奴族繼續擔任薩滿。

由此可見,薩滿在草原上的崇高地位不受限於部族、勢力、是布滿整個草原的力量。

當然,由於薩滿是以個體行走在草原,並未建立教會等組織。

所以,薩滿無法建立體製,匯集人道氣運,以氣運祭天,也就無法開啟匈奴體係的天命境。

匈奴單於在龍城祭天。

大漢天子在泰山封禪。

祭天就是開啟第四重天命境的一把鑰匙。

大漢世界的天命境,是通過祭天獲得的力量。

其中,草原地廣人稀,氣運貧瘠,所獲天命隻夠匈奴單於、左右賢王三位天命境驅使。

讓他們開啟兵家第四重的天命境。

大漢則萬裡疆土,幅員遼闊,所獲天命除夠帝王驅使外,還夠支撐起一個天命百家的體係。

當然,百家體係並非是一百個天命境,每個學派都有一個天命強者。

大漢天命多歸多。

但也沒到如此磅礴充沛的地步。

往往隻有當代顯學、才會獲得帝王給予天命,讓學派諸子踏入天命境。

比如戰國時期的縱橫、墨家、陰陽家、秦朝時期的兵、法、道三家都曾獲得天命。

算是那個時代的顯學。

可當今帝皇不再重用這幾個學派,自然無法收到帝皇給予的天命,又從顯學淪為隱學。

隱學弟子不再收到帝皇眷顧,最多隻能憑借個體,修煉到學派的第三重天。

無法踏入、或開拓該學派的天命境。

因此,大漢世界裡的諸子百家,學派爭鬥,互相間的攻伐極為厲害。

而大漢當今的顯學則為兵、法二家。

春秋顯學「道家」,則在繼老子後,又在陳平手中推至高峰,於高祖期間重登顯學之列,獲得天命眷顧。

顯赫於文景之時,於陳平逝世,武帝親政後衰敗。

另一門春秋顯學「儒家」,在秦朝焚書坑儒時,從顯學淪為隱學,直至當今武帝有重啟儒家之意。

朝堂上慢慢又有儒生出現,參政、進言,隻是暫時還沒有獲得正式冊封。

這些規則都在證明大漢世界的一個真理。

天命隻掌握在祭天者的手裡!

除非天下大亂,天命崩散,否則天命百家學派誰顯赫、誰隱沒,全聽帝王一言而決。

這也是匈奴單於為什麼稱為「天之子」,大漢皇帝也稱為「天子」的原因。

因為,這兩個名號代表著天命,代表著正統。

一個草原上的正統,一個中原王朝的正統。

隻要有著天命在身,就算「天子」不修武藝,照樣能夠號令天下!

當然,「天之子」就弱很多了。

若是匈奴單於手段不行,匈奴部族極易發生叛亂,導致天命崩壞。

「呼。」

「單於王。」

「我沒有大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隻會拍爛片啊 我是旁門左道 文娛帝國 我有一座混沌監獄 我有外掛山海經 我有一個屬性麵板 截教之火神傳奇 從煉化月光蠱開始 好想有個係統掩飾自己 在地下城行走的人果然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