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1 / 2)

加入書籤

人間四月,芳菲已盡。綿綿細雨之中,不知——

「不知多少措大趕來西京!」驪山腳下,在外圍巡視的幾名銀鞍直士卒,看著被聖人召見的讀書人,暗暗嗤笑。

一副窮酸樣!

騎著頭毛驢,懷裡揣著半張又冷又硬的胡餅,行色匆匆。

而他們呢,與聖人一起打獵。得到的獵物大家都有份,吃得滿嘴流油,不知道多開心。

這一對比,幸福感就出來了。

聖人真好,懂得俺們武人的苦楚。

此時的行宮之內,邵樹德準備請措大們吃飯。

召集各地有名望的士人入京,名義上是所謂的「辯經」,實際上基調早已定下。

邵樹德不會親自下場與他們辯論。事實上,他隻會劃定一個圈子,讓大家在這個圈子內辯。而在此之前,他還會私下裡召集一批人,「通通氣」,一切都做到了極致。

宮人們如穿花蝴蝶般,將一盤盤菜端了上來,置於每個人的桉前。

牛希濟也在場,他看著麵前的幾個菜,微微發怔。

「黃芽菜,畝收千餘斤,即便在數九寒冬,仍可緩慢生長。六年前,司農寺分發種子至西京數縣,而今京兆府、河南府數十縣皆有此物。」邵樹德洪亮的聲音在上麵響起。

眾人收斂心神,靜靜聽著。

「寒冬臘月,百姓可藉此物過冬,亦可出售換錢,補貼家用。諸位都是國之棟梁,扌莫著自己良心說說,農學培育出的黃芽菜,可有用?」

「有用。」

「冬日餐桌上若有此物,倒也沒那麼單調了。」

「天寒地凍之時,冬菜價比千金,百姓售之,也能多買些柴禾禦寒。」

「確為造福萬民之物。」

鐵一般的事實麵前,諸位士人也不好說什麼,隻能奉承兩句了。

「你們桌上的黃米涼糕,便是用產自苦寒之地的甜菜糖做的。」邵樹德又道:「參、柔那種地方,正適合此物生長。你們憑良心說,農學引進、育種的海甜菜,可有用?」

「有用。」

……

又是鐵一般的事實,眾人無可辯駁,隻能點頭應是。

「黑麥——」邵樹德的聲音第三度響起:「朕從吐火羅引入中原,培育多年,在黑城子試種,畝收一斛上下。你們好好想想,農學有沒有用?」

牛希濟張口結舌,隨大流點頭應是。

他之前了解過,黑麥這種作物能忍受暴雪連天的極寒天氣,女真人就喜歡種這個(幼苗能忍受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溫),還非常耐旱、耐貧瘠,其實是那些苦寒瘦瘠之地的首選。產量還不算低,一斛上下,可做成湯餅、胡餅、蒸餅,讓原本無法農耕的地方,也可以移民耕作。

農學讓他下意識感到不舒服,但人家做的又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就是想說什麼不是都無從張口,實在憋屈。

「朕決意於同光四年(919)科考中,按道分榜錄取農學士子,諸位覺得應該嗎?」邵樹德緊接著問道。

「應該,應該。」

「應該的。」

……

眾人無奈道。

聖人把農學捧得那麼高,而這門學問又確實造福萬民,還有什麼可說的?

牛希濟暗嘆一聲。

其實,站在他的立場上,他也沒理由反駁。

他雖然在蜀地當官,但落籍關內道岐州。此道人口不見得有南方某些地方多,但擁有8個進士科名額、2個農科名額。雖然比不上直隸道12個進士、4個農學的名額,但也非常不錯了。

家中有自覺沒希望考中進士的晚輩,打算試一試農科,他思來想去,也是支持的。全國農科隻錄32人,中了便能授官,哪怕是個從九品下的微末小官,那也是職事官,與沒有任何權力的勛散官完全是兩碼事。

他怎麼反對?用什麼理由反對?

農學也是考試,也是科舉,也是天下學子們擅長的啊,隻是不考聖賢經典罷了。

「諸位皆明事理,朕心甚慰。」邵樹德笑道:「來,滿飲此杯。」

眾人紛紛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今天被聖人牽著鼻子走,一上來就失了銳氣,很多人都覺得灰頭土臉。

左右看看,原本覺得某某兄台會康慨激昂,挑頭直斥聖人之過的,結果窩在那裡喝酒,乖巧得很。偶爾東張西望,似乎也在希望別人先出頭。

這可真是——混賬!

「接下來,諸位可移步門下省弘文館,參詳朕所著《致治》之書。」邵樹德放下酒杯,說道:「不要怕爭論。理越辯越明嘛,辯論出來的內容,由專人記錄,送達朕的桉頭。若有可取之處,朕便將其錄入書中,以增其色。」

「就這樣吧。」說完後,他直接起身,離席而去。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說什麼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把詭異吃到瀕危 成仙從江湖開始 三國從撿屍開始 關於我在木葉充當屑老板這檔子事 從鬥羅開始守護女神 重生末世之初:開啟無限進化之路 鬥羅:震驚,我成了比比東 大藏家係統 女尊世界的修真生涯 我搶了一艘外星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