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節、日本太上皇(2 / 2)

加入書籤

薑田完全沒有想到,隻是自己的一個疏忽,會在今後的幾年裡被人無數遍的問候家族中的女性,廣袤大地上許多早已習慣了原先計量標準的人們,每次遇到新舊體製導致的換算時都要想起他來。不過好處是在以後有一次科學院的檔案室遭竊,一部分設計圖紙不幸遺失,最終卻因為圖紙上邊標注的公製單位符號難以解釋,所以竊取資料的國家沒能將其迅速的轉化成生產力,這也算是替薑田圓上了當年保密的謊言。

至於為什麼如此小心翼翼的推廣新製度,這就更好理解了,公製單位雖然是法國人製定的,但是因為其當年在世界上的領袖地位,除了英聯邦國家之外幾乎都普及成為國際通用標準,咱們也是在民國時期開始了普及工作,隻是因為當時的中國生產力較低同時軍閥混戰,各類度量衡並行使用了很長時間,直到抗戰後才逐漸有了代替舊製度的機會,但就是如此甚至在建國後,依然沒能擺脫兩種製度並行存在的狀況,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可以問問,當年去買布很多用的還是舊製的尺,市尺的普及都用了很長時間,隨著九年製義務教育的逐漸展開,受過基本文化培訓的人越來越多,這個狀況才算是有所改善。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育都是一個國家發展與改革的重中之重。

拿到了陛下的許可,薑田隻好在第二天又趕回了作坊,這次他的主要任務就是趕製一批標準量具,其中以直尺和卡尺為最優先項目,上次他製造鏡片打磨設備的時候其實也造過卡尺,隻是那時的尺子無論精度還是刻度都不標準,隻能算是聊勝於無,這次他決定不惜工本(反正也是國庫報銷)的使用優質合金鋼,並經過嚴格的打磨,製成這個時代精度最高的量具,為此他不惜從皇宮中借出了萬歷年間的一把牙尺,這把尺子基本上隻有三十二厘米,薑田用碳條在上邊畫了三十二等分,然後在三尺的長度上加上四厘米,就成為了一米的長度,並且按照這個長度讓工匠開始打造世界上第一把米尺,他的出現標誌了世界通用度量衡的誕生,標誌了中國千百年來尺度不一的局麵將會得到改觀,同時也標誌了今後所有的科研人員必須重新習慣新的長度……

打造新量器的工作還沒有結束,薑田在閒暇之餘為了讓機械組的工匠們練手,於是設計了一個並不用太精密的新型印刷機。這台機器結構簡單到隻要是後世刷過油漆的人就都明白,在一個圓柱形滾筒上,套上一圈銅銻合金的字模外皮。然後刷上油墨隻要在紙張上一滾,就能印刷出質量尚可的字跡。對應不同的大小的紙張隻要選用不同大小的滾筒就行,至於字模就更簡單了,在原先的印刷機上將活字換成鐵製。然後用他們去印一張鉛皮,這樣就能得到一麵凹陷一麵突起的整塊鉛字板,剩下的就是將鉛皮套在滾筒上印刷,如果字模沒用了就可以很容易的融掉重鑄,等著下次接著印刷。

宋懿已經對薑田的奇思妙想有些習慣了,也不在執著於為什麼自己就沒能想到這麼簡單的事情,試驗證明新的印刷滾筒裝在特製的機器上,能夠實現一邊補墨一邊印刷,效率成倍的提高,安裝這麼一套機器出了前期投入有點大之外,剩下的就是一本萬利的收回成本了。

「我已經將這套設備的專利上報,所以這次的研發費用我出。」薑田樂嗬嗬的跟宋懿解釋,但就是沒說他怎麼靠這些專利收回銀子。

結果沒等第二天宮裡就傳來消息,說是這套機器由內帑出資購買兩套!宋懿心想這師兄弟二人還真有默契,兩套成套的設備就算扣除掉支付給作坊的手工錢,也能讓薑田收回成本,如果再有第三個人買那就開始盈利,這不等於是變相的假公濟私嗎?估計皇帝本人是不會同意買兩套的,可能又是太子纏著非要多買一套自己用,這才有了現在的情況。

薑田這邊先不去管他,且說藤原馬不停蹄的往回趕,生怕幕府有什麼小動作來個半路截殺什麼的。所以除了北京城之後就化妝輕騎趕往大沽口,他在路上連天津衛都沒有停留,直接搭乘一個商人的小貨船就出了海,等他登上了堺港也沒有換回官服,曉行夜宿的殺回了京都,直到要麵見天皇才又換上了官員的行頭。此時本應是後光明天皇在位,可是這位仁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歷史上他於1654年去見了天照大嬸,所以實際上管事的還是他爹後水尾太上皇。但是日本的皇宮裡能有什麼事情好管呢?除了和一些貴族喝茶下棋之外也沒什麼正事好乾。

其實幕府還真的打算攔截藤原一行,隻是在中國境內不好動手,所以打算等他上岸之後再搞個浪人截殺之類的把戲,因為保科正利知道薑田一定和藤原密謀了什麼,卻就是不知道他們說的具體內容,而且也不知道他們達成的協議對幕府有沒有危害。就是沒想到那個看似文弱的藤原竟然如此迅速,等幕府接到消息的時候,天皇那邊已經到處宣揚那份《友邦友好互助條約》了。眾目睽睽之下,你要是在敢攔路搶劫,那就等於是向天下宣稱幕府造反。

藤原見到天皇時,這個精力還算充沛的中年人接見了他,後水尾天皇比他兩個兒子活的歲數都長,卻因為同幕府不和而被迫做了太上皇,所以他對藤原的匯報相當重視。等他聽完羅裡吧嗦的匯報之後,拿著作為樣品的錢幣沉思了許久,他清楚藤原已經為天皇家族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尤其是這些錢幣的精美程度超乎想象,他可以很確切的判斷,隻要大量的這種錢幣流入日本,就能瞬間擊垮原有的貨幣。他隻要稍稍抬高點貨幣價值就能賺取巨額利潤,至於幣值過高會不會影響經濟?他才管不了那麼多呢,如此漂亮的錢幣就算價格高一點也是很正常的。

「……你做的很好!」

「為陛下分憂是臣子的本分!」藤原匍匐於地感激涕零的回答:「隻是那中華的薑氏官員要價頗高,臣怕斷絕了這條路,就答應他提供兩成二分的火耗!」

得,到了他嘴裡自己又掙了二分,結果還讓薑田給自己背黑鍋。這也成了後世爭議較大的一個懸案,那就是薑田究竟有沒有吃這二分的回扣?隻可惜當年關於鑄幣的事項沒有進行文字備案,同時又有張韜的聖旨在前,準許他能小幅的沾點便宜,所以很多人都傾向於薑田的確是得利了,但就是不知道他是獨吞了兩分的提成還是和日本人有其他的分賬條款,以至於這個冤假錯案一直都沒有平反。

「有些時候花點錢是應該的,但是德川家會同意這種錢進入日本嗎?」

「陛下,隻要貿易往來不絕,中國錢就會源源不斷的進入日本,這時我們隻要摻入這些錢,就是那邊也無法杜絕!」

天皇點了點頭,又陷入了沉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