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節、日本的算盤(1 / 2)

加入書籤

各色菜品像流水般端了上來,先是讓人開胃的八個冷盤,日本人卻以為這就是主菜,沒辦法在吃這個問題上,兩國的差距更為明顯,藤原連忙用日語微笑著和自己同胞們介紹,別看他對中原的餐飲文化也是半桶水,但至少比這些人要強上不少。其實這些個大名派來的代表是不是懂行並不重要,但是藤原已經看明白了,這是薑田要全方位的展示中原的強大,所以不能讓這群土包子給日本丟臉。由一群服飾華麗容貌姣好的侍女將菜餚分盤,每個人都能嘗嘗到一小口,其實也不是薑田或是劉均定不讓人吃飽,隻是後邊的菜餚還有很多,總不能靠冷盤就吃飽了吧?主菜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薑田知道日本人不僅胃口小,而且口味清淡,傳統北方菜未必能讓他們吃出感覺來,所以薑田引用了部分川菜(明朝川菜不辣)和淮揚菜的菜單,這對於**館的北來順來說,的確是個不小的挑戰,但是劉老頭不僅接下了這個挑戰,而且還在用料上發揚光大。

淮揚菜不僅口味清淡南北適中,而且由善精工細作,從原材料開始就精細到底,對廚師的手藝考驗相當的嚴格。三月份正好是情況不接的時候,各類蔬菜瓜果還沒有上市,而獅子頭之類的肉菜有不可能出現在北來順,於是各種禽類和魚類就是餐桌上的主要菜品,當然主人也沒有放過宣揚**菜係的機會,主動添加了扒羊肉與一道薑田教的八珍豆腐。這兩道菜味道雖然厚重,但是並不濃烈,而且北方特色濃烈,就算是日本人也被這種粗獷中帶著細膩的味道所征服。其實刨除傳統的扒羊肉不說,八珍豆腐在很多地區的很多菜係中都有,隻是做法和用料不一樣,但基本上都是八樣水、路珍鮮配上豆腐或炒或燉,取的就是豆腐的細膩與配料的鮮味,唯獨薑田教授的這天津八珍豆腐與他人不同,乃是取沒有壓製的嫩豆腐(現代用內酯豆腐)裹粉炸出脆殼,再選用應時的水產和陸珍炒製勾芡最後淋在豆腐上,要求是吃到最後豆腐都要外脆裡嫩,口味偏鹹鮮但又帶著點回甘,香菇之類的雖然味道濃烈卻又不能搶奪蝦仁、魷魚等海鮮的甘甜。可算是天津特色菜中的招牌,想當初大多數來天津工作和學習的人無不回味。這個時代此菜還沒有創造出來,薑田正好將特點告訴了色狼,那廝也是個吃貨,回來之後讓廚師反復嘗試,最終得到了薑田的首肯,於是在歷史上就記載著是薑田所創。

無論是淮揚菜的精致清甜還是川菜的鮮香,以及北方菜的厚重。都吃得日本人大呼過癮,要不是考慮到餐桌禮儀,這些人的吃相恐怕不比街邊的市井小民好多少,配著度數不高的江南米酒,就連見識過中原菜餚的藤原都差點把持不住,好在他還記著自己是全權大使,記著請客的薑田必然有所求,否則他都想忘卻身份的大快朵頤。別看這些人在日本也是貴族階級,但是狹小的國家以及低級的生產力,注定了他們在飲食上的寡淡與粗糙,事實上後世所謂的日本料理,吃過的人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除了少數一些海鮮菜餚還有些獨到之外,大部分放在中國都能引人發笑。甚至他們引以為傲的壽司與生魚片,也是咱們宋朝流行之後才傳過去的,後來中原人不再這麼吃罷了。

別看藤原精神緊張,可是薑田卻沒說過任何官樣的台詞,就真的像是在宴請朋友一般和這些人把酒言歡,甭管語言上是否能夠溝通,隻要是幾杯酒下肚之後,全世界的通行的語言就是勾肩搭背互相灌酒。當然這些人就算再沒禮貌,這知道這個中國官員並不是隨隨便便可以套近乎的,這一點上日本人的規矩更大一些。隻是氣氛融洽之後,大家最多也就沒那麼拘謹了,這不有個家夥就對珠簾之後的樂隊產生了興趣。

「薑大人,不知此曲是否有名字?」就連藤原也對中原的音樂產生了興趣。

「此乃《春江花月夜》!」

「哦……果然應景。」

過了一會,曲子結束又換了一曲:「薑大人這又是何曲?」

「此乃二胡曲《寒春風曲》!」

「嗯……果然不俗!」也不知道藤原是真懂還是假懂,反正某些穿越的曲子夾在在其間他也聽不出來。

總之這頓飯吃的賓主盡歡……這話好像也不對,其實藤原看似沉醉其間,但是他的精神一直高度緊張,就怕自己貪杯誤事被薑田問出一些不該說出來的話,至於他那些不懂中文的同胞就沒有這個顧忌了,除了多看兩眼那些麵容姣好的侍女不太敢有無理舉動之外,可以算是吃好喝好心滿意足。這滿桌的佳餚珍饈別說是擺盤精美、鮮香怡人,就說那些牛、羊之類的家畜在日本都不是尋常能吃到的,恐怕就是征夷大將軍也不是天天敢如此揮霍,對於這些最多是大名手下家臣的人來說,能吃上這麼一頓豐盛的菜餚,就已經不虛此行了。

酒足飯飽之後,藤原也沒等來想象中的各種問題,薑田就像是真的來為他們接風洗塵,沒有說任何關於兩國貿易或私下條約的事。其實這也讓藤原暗中長出一口氣,畢竟有些交易隻有他們倆人知道,並不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麵說。到最後他心想說不定薑田也是抱著這個心思,不想讓其他人知道某些隱秘的條款。

等日本人都告辭之後,薑田卻站在花園中仰天凝視,一直在暗中觀察的劉均定這時候終於忍不住了,走過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薑大人何故如此?可是我家招待不周?」

薑田一聽連忙搖頭:「非是前輩招待不周,而是在下心有所想故而發呆。」

「哦?不知薑大人可有什麼明悟?」

薑田笑著搖搖頭:「非是明悟,而是看出了一點端倪罷了。」

整頓飯薑田其實也沒閒著,他之所以連這些所謂的隨從一起宴請,就是因為他懷疑這些人的身份,別忘了藤原曾經來過一回,上次除了他之外就是一堆商人隨行,現在還有個平三待在中國沒走呢,為什麼這次來訪使團不僅規模龐大,而且據線報觀察,許多人並沒有商人的特點,藤原身邊至少有十幾人從沒有過問過商品的行情,而是盯著各種鐵匠鋪詢問金屬的價格,總而言之這些人的行為很反常,所以薑田就發帖子請客,若是隻有藤原一人前來,則證明他們真的是隨從,如果來了一大幫,則可以肯定這些人不是天皇派來的。

吃飯的時候,薑田雖然刻意的分開了主從的位置,他自己這桌隻有藤原一人,但是多年的習慣下來,隨從的桌子上還是看得出長幼尊卑,也許薑田不知道他們都隸屬於哪個大名,但是絕對瞧得出來階級劃分,再加上這些人有的對字畫感興趣,有些則對音樂癡迷,除了少數年輕的還多看兩眼侍女之外,大多數都算是極有涵養的。這隻能證明一件事,這些人的身份絕對不普通。

聽了薑田的解釋,劉老頭暗中點點頭,其實他也在觀察這幫倭人,雖然宴席之上沒有他的身影,但是這難不倒身為地主的劉均定,通過他的眼睛則很明顯的看出這些倭寇之中誰的身手好,誰壓根就不懂武功。比如那個做為正使的藤原,看上去似乎是練過刀法,可是絕對屬於花架子的行列,至於隨從之中則有幾個讓一生戎馬的老家夥都心生警惕,這些人隻是坐在那裡就自然的流露出一股殺氣,這並不是說他們要對薑田不利,而是因為常年搏殺才造成的精神狀態,可是這和混跡於官場的劉老頭一比就落了下乘,因為那老家夥已經可以做到收放自如而不引人注意。讓劉均定警惕的原因在於,這些人明麵上開懷暢飲,但是絕對沒有放鬆警惕,要知道這可是中華官員的宴會,明知道不會有人對他們下手,卻依然保持著應有的清醒,可見這絕對是見慣江湖風雨的老油條。直到聽薑田說出了自己的猜測,劉老頭這才搞明白,原來所謂的隨從,其實是倭國軍閥們手下的臣子,難怪一個個死人味道那麼濃。

日本人那邊也一樣,前腳進了驛館,後腳這些本來走路都搖晃的日本人一個個突然精神百倍,按照級別坐在廳堂之中看著藤原,而這時候的藤原也沒有了心向中原文化的儒雅樣子,眼神中冒著精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