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節、超級馬前卒(2 / 2)

加入書籤

「那你說怎麼辦?」

薑田想了想,有點猶豫地說:「不如,先拖上一陣,然後勉為其難的答應下來,不過為了保證朝廷的麵子,讓他們寫個認罪書,為此哪怕再多給些好處,比如送他們點刀劍什麼的,等鄭森奪下琉球,這薩摩藩也就不足為慮了。」

定下了琉球問題之後,張韜雖然有點不甘心,但是也隻能如此了:「海軍、海軍,朕要是有海軍還愁天下不靖!可這海軍太燒錢了,我現在才知道為什麼當年那幫水耗子的津貼比老子這個陸軍高!」

這話也隻有薑田能聽明白,這個問題同樣困擾著當年的國朝,如果有一直強大的海軍,很多狗屁事情都不會發生了。但是當年的中國因為百廢待興,又要隨時防備著北方的鄰居入侵,所以沒有足夠的技術與金錢來打造強大的海軍,等有錢了卻又錯過了時機,再說海軍的戰鬥力除了體現在裝備上之外,還在於人員的素質,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就能獲得的。在這個時空中,雖然同樣缺乏穩定的財政與尖端的造船技術,但是情況要比另一世好很多,所以現在主要的難點就在於造船與培養專業人員上。

薑田想起自己的金融改革計劃,頗有些玩味的說到:「錢不是問題,隻要新的貨幣開始流通,這天下的銀子就會滾滾而來,到時候別說是打造一支亞洲第一的海軍,哪怕用來征服世界都夠了。」

知道內情的張韜點點頭,若不是因為薑田發明了沖壓機,雖然比較原始,但是依然解決了大規模低成本製幣的問題,使得推行貨幣改革成為了可能,新貨幣雖然含銀量比歐洲銀幣要高,但是因為極其難以復製的製造技術,讓那些製造假幣的家夥無法仿製,這樣一來一直困擾著中原的貨幣成色問題就算是得到了解決。而且因為國家強製規定了銀幣的購買力,又讓融化貨幣鑄造其他器物變得無利可圖,也能穩定貨幣發行量。接下來就是用新貨幣進行稅收改革,無論是交稅、發工資還是國家訂單,全都用銀幣結算,商人為了方便自然也會自行改為使用新貨幣,這樣又使得原先的火耗問題徹底消失,那種從張居正開始的灰色收入沒有了,其實是降低了民間的稅務負擔,也就用不著搞什麼火耗歸公。不過一開始因為發行量太少,市麵上肯定見不著過多的銀幣,那麼地主老財們要是交稅的時候使用現銀,就必須折算火耗,商人用散碎的銀兩兌換銀幣的時候也要計算火耗,到時候民間的存銀為了減少損失,必然會大量的向國家集中,那論萬噸計的銀子若是全都換成銀幣,僅僅是火耗折算這一項就能讓國庫裝滿白銀。同時一切以標準貨幣結算還能推動民間物資流通,使得資本運作成為了可能,讓錢真正的流通起來,而不是明朝那樣變成土財們埋在院子裡的銀疙瘩。

張韜在找到薑田之前也在推動這種變革,隻是過程較為曲折而且緩慢,他采用的辦法首先是平抑物價,使老百姓的平均購買力能恢復到戰前的水平,但是在主要糧食生產地的土地大多被兼並的現實之下,就隻能采取向海外購買糧食這一個途徑,又限於自己沒有足夠的運力,無法采購到足夠擠垮大地主的數量,所以才隻是勉強維持住了糧價,於是才有了找茬將得罪自己的人舉家發配的情況,為的就是打破土地壟斷,而又不會引起地主們的過多警惕。現在他不怕了,隻要能就近的從日本再獲得一批糧食,他有信心將全國糧價拉低到一兩六至一兩八,這個價位足以讓江南的地主吐血,就算你還不用交稅,但是賣不出糧食就換不回錢,換回的錢少了你的資產就會縮水,佃戶們租種土地如果無利可圖便會自行遷徙,北方的無主之地甚多而且還不用交稅,失去了人口優勢的江南地主們靠誰來種植那上千畝的土地?等這些家夥撐不住了,國家就出麵贖買土地,或是引導他們種桑養蠶退耕還林,向著更高級的種植業發展。然後逐漸減少糧食進口保護自耕農就行了。這套宏觀調控的手段使出來,足以摧毀延續了幾千年的小農經濟,並且促進人口流動破壞鄉村中的氏族統治。隻是這套辦法耗費的時間比較長,要有足夠的政策連續性與繼承性,否則很容易搞砸。

本來還有一絲高興的張韜又搖了搖頭:「沒有十幾年的光景,是無法恢復長江以北的生產力了,保守估計也要等二十年才能看見成效,五十年後能看見工業革命都算是進展神速。」

薑田也知道這是最樂觀的估計,而且還是從現在開始培養基層官員的情況下的最樂觀的想象,畢竟你將縣級以下的士紳都取締了,總要有行政管理人員進行填充吧?可龐大的國土決定了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哪怕忽略變得地廣人稀的北方,僅僅是江南幾省所需的官員數量都足以抵上明朝在冊官員的總數。況且中國的積弊之中,除了土地兼並這一條之外,還有吏治不清這個毛病,朱元璋那個窮瘋了的,除了縣級官員之外就不再設置更低一級的正式官職,導致基層的管理被師爺與幾乎世襲的各種小吏把持,這些沒有國家工資的人自然要想盡一切辦法來斂財,同時還導致中央無法指揮。想當初海瑞在和這些人鬥爭的時候,可是靠著毅力將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包辦,才算是保住了自己的清名。其他的官員可有這種自虐的精神?所以張韜才從中央開始大搞分權,設置一堆看似空殼一樣的部門,隻等著基層逐漸充實之後就是向那些蛀空國家的既得利益階層宣戰。

離開了禦書房,外邊的官員依然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薑田,不為別的,就因為他薑田竟然一連越過幾個官員提前得到了接見。其實他也看見了喜子和薑田嘀嘀咕咕的,都猜測是死太監做了手腳,其實他們哪知道不需要什麼小動作,隻要是薑田求見張韜除非有緊急公務,否則絕對會第一時間召見,因為這個皇帝知道,躲在一旁發展科技的薑田找自己,絕對是有著極為重要的事情,這一點從他當初製定經略日本的計劃時就發現了,這個看似在政治上誇誇其談的人其實很有戰略眼光,於是才讓他逐漸的接觸到了一些國家機密,現在是讓薑田發揮更重要作用的時候了。

薑田沒有直接回家,和張韜密謀了半天之後決定更改一下計劃,既然要發動隱藏的鄭家吞並琉球,那麼擴大自身的海運實力就成了當務之急,而造船業的發展離不開巨大的投入,那麼造幣工業就不能停留在試驗階段。這一個個計劃的根源都停留在一個錢字上,必須開始加快新貨幣的儲備,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改革。眼下唯一掌握工業生產能力的就隻有科學院了。

宋應星看著這個曠工的楷模,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自從薑田來到他科學院之後,主要的研究成果幾乎都和他有關,所以曠工又能怎麼樣?和冀王那裡相比,宋應星還是比較知足的,畢竟這小子除了一開始露過麵之外,就再也沒去過宗人府。

「你說要全力趕製水力沖壓機?」宋老頭砸吧著滋味,他雖然是技術類官員,可是對於政治也不是一竅不通,就算看不明白全盤的計劃,至少也知道製造新貨幣是某項龐大計劃的關鍵。

薑田很急切的點點頭:「對!僅靠現在這種原始的人力沖壓機,效率還是過於低下,若是擇一大河附近建築水利沖壓機,則能提高效率且日夜趕工。」

靠水流驅動水車,帶動變速機獲得各種功率的輸出和繼斷器的作用,加工效率將是革命性的飛越,除非出現蒸汽機,否則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將是無可比擬的生產力。

「可是,你那鏡子工廠還沒有完成,如何有餘力搞這個?」

「鏡子說到底隻能算是玩物,除了那座大型的玻璃廠之外,其他的都先暫停。」

宋應星其實就等著他這句話了,鏡子工廠有一半的股份是皇帝的,所以他不能隨隨便便就停工,但是如果薑田這麼說了,就算哪天皇上不高興了,也不怪罪到自己頭上。不得不說老頭子的這點心眼都用在這裡了。他並不知道鏡子的秘方,所以沒想到薑田根本不在乎工業化生產鏡子,現在這種小批量的製作反倒能賣出天價。所以那工廠什麼時候蓋好都無所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