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節、第一次事故(1 / 2)

加入書籤

薑田的話讓心月翻騰不已,接觸了這個時空最為係統的科學教育之後,心月很清楚原先那些機械就已經都匪夷所思的。僅憑那些便足以讓天下的格局為之一變,也正如政治課上所講的那樣,生產力的進步將會直接催生社會的變革,無論是否有政府在從中引導,都會是自然而然的產生變化,而世人要麼在這種變化中適應新的社會,要麼就被淘汰出局。現在這些比人力或畜力還要先進的機器設計圖紙擺在了眼前,聽薑田話中的意思,似乎更先進的東西隻是因為材料不齊才無法成型,那麼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在薑田的心中究竟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好東西?

暗自咋舌的心月一邊整理這草圖,一邊尋思著這些機器的作用,看來看去她發現自己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一瞬間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尤其是圖紙中對一些關鍵位置的材質說明,就更是讓她一頭霧水,比如在一台平麵磨床的非承力導軌上,薑田就知名道姓的說采用大理石軌道,至於為什麼就沒有解釋了,在心月看來鋼鐵既然已經大規模普及,而且她聽說科學院現在掌握了一批高性能的合金材料,為什麼不使用金屬而非要用石頭呢?薑田雖然提過熱脹冷縮的原理,卻沒說過不同材料之間的膨脹率不同,會導致機床精密度下降。所以心月當然不會明白大理石的精密度超過普通金屬,隻是它過於脆弱才限製了使用範圍。這個隻是還是當年上大學的時候一個導師無意中說起過,說咱們國家有段時間為了研製精密機械曾經使用過的一些土辦法,這大理石導軌就算是其中之一。憑借著中國特有的填鴨式教育,中國的大學生隻要是認真聽講的人,都比同齡的他國學生掌握的知識要多,雖然很多東西在隨後的生活中完全沒有用處,但是為了應付應試教育,中國學生背書的能力那可是有基因傳承的。有時候薑田也不得不感慨,後世的學生和現在的儒生之間,唯一的區別就是背書的內容不同,其他的基本沒差別。

如此無奈的國情反倒成全了薑田,讓他能在這個時空中憑著對機械的一知半解,憑著書中提到的一鱗半爪就設計出領先世界的東西,尤其是拆解過汽車變速箱的他,對於設計工業用變速機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這倒是讓所有看到圖紙的人,都對那復雜到讓人頭皮發麻的齒輪組倒吸一口冷氣。就算是高級班中的那些教師們再加上宋懿湊在一起,都未必能搞清楚這些齒輪究竟是怎麼工作的。不過倒是能夠搞明白,這麼多的齒輪所導致的動力損耗是相當驚人的,沒有持續的輸出是無法保證這些機械工作的,所以目前水利機就是最好的選擇。

薑田這邊處心積慮的要提高工業能力,那邊身負重任的藤原也沒閒著,身在中國的他已經沒有了在日本時的優雅,也不在使用平三這個身份低微的傳話人,很多時候都是親自上陣來和中原的官員談判,現在他終於如願以償的和冀王接上頭,並且在覲見王爺的時候很識趣的使用了跪拜禮,他想的很清楚,隻要對方能便宜的賣給自己武器,就不用在乎麵子不麵子了。這些日子他早就發現,中原的官員們可沒有薑田那麼好說話。

也不知道他和張乾說了什麼,總之出了冀王府的時候他掛上了心滿意足的微笑,從此之後他們的原材料將會改為在山海關軍用碼頭停靠,這其中的便利的確如薑田說的那樣,不僅能避開港口人多眼雜的危險,而且還能直接和中國軍方建立聯係。別看新的改革出台之後,冀王的軍權幾乎都被朝廷收走了,可軍隊是一個講究人情的地方,他這個百戰百勝的王爺又豈是一塊兵符所能比擬的?更別提這種交易若是不經過皇帝首肯,就算是冀王和薑田聯手,也不敢隨便的倒賣軍火,而且還是現役的軍火。

「別發愁!等這些機器造好之後,我能給你設計更優秀的武器。」薑田連白天的時間也利用上了,雖然還在上課,但是卻變成了高級班的教師給低年級的人講解,至於品學兼優的宋懿和心月等人,則在另一間屋子裡幫忙繪製圖紙。

他是在和吳遠說話,以吳遠的級別本來是接觸不到這些內容的。隻是薑田一不小心說走嘴了,把皇帝同意將現役武器批量賣給日本天皇,說成了賣給日本政府。所以這也不算是泄密。可是一幫半吊子軍事專家絕對不會這麼想,若是日本海盜也得到了這些武器,自己的商船該如何躲避?

「首先,海盜是人人喊打的,如果日本不能剿滅海盜咱們大可以替他們收拾,然後再朝他們要軍費。為了獲得穩定的軍火供應,他們是不會拒絕咱們的提案的。再說若是沒有海盜這個借口,咱們還不能堂而皇之的將海軍拉出去溜溜,甚至不能讓自己的軍艦靠近對方的領土,這一切都要有合適的理由,比如哪個大名得罪了咱們,便可以借口他支持海盜來個武裝巡邏,甚至是直接推翻震懾日本全國。有海盜還是比沒有要強啊……」筆耕不輟的薑田,很隨意的就將後世某大國的一套行為準則套用了過來。這套流氓理論自然是讓其他人目瞪口呆,別說是和儒家社會的思想不合,就是稍微正直一點的都會覺得這樣太缺德。

「沒辦法,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西歐的那些國家一個個心黑手狠的往世界擴張,他們可以不要臉,但是咱們總要找塊遮羞布,誰讓千百年來咱們總要講個師出有名呢,別忘了王守仁教導過我們要知行合一,不比這些豺狼更狠辣,你怎麼能保證今後的中華不是被海上的敵人入侵?」其實薑田沒有說明白,他覺得那所謂威力巨大的火槍,不過就是大口徑燧發槍而已,張韜雖然是軍人並且熟悉現代武器,但對於十七世紀的火槍就知之甚少了,得益於後世的網絡小說,薑田這個外行都能隨口說出一堆過渡型的火槍設計,隻是暫時沒有升級武器的必要,這才沒著急試驗新槍。若是因為對外出售了燧發槍,而擔心武力平衡被打破,那完全可以開始裝備新玩意,剩下的都賣給別人。

隻是在打雜,沒有正事的張環聽了頻頻點頭,別看他天天泡在薑田這裡,其實回宮後自然還有別的功課要學習,其中關於帝王心術的知識是經常要復習的,年幼的他現在還沒有體會的那麼深,卻覺得能套用在國與國的關係上,通過他爹的言傳身教,這小子早就知道世界絕非隻有中國,更清楚即便龐大如中原,也不過就是世界上的一小塊土地而已,那麼沒有了妄自尊大的陋習之後,他再看與周邊各國甚至是歐洲國家的關係時,多少會心平氣和的理智分析。這些天他逐漸發現,似乎自己老爹和師傅之間正在密謀什麼,今天聽了這段話終於讓他茅塞頓開,感情中華立威的第一戰並不是和北方的遊牧民族,而是海外的那個彈丸之地。

就在薑田還在努力的研製著工業母機,一場工業事故卻悄然而至,等薑田接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有至少十幾人直接見閻王了。其實事故的性質很單純,就是在城西新設立的拉火管作坊爆炸了,至於拉火管為什麼會爆炸,這件事說起來就話長了。當薑田設計出原始的拉火管並且成功的應用在手榴彈與地雷上時,行伍出身的張韜很清楚這種東西的實用價值。更明白軍隊大規模裝備手榴彈將會產生怎樣的軍事變革,別說是現在了,就是朝鮮戰爭時我軍都靠精準的投彈壓製住了美國人的瘋狂火力。所以他不假思索的就批準了建設拉火管工廠。雖然叫工廠放在薑田眼裡也就是個作坊,為了保證原材料的供應穩定,張韜不僅加大了熬煮白磷的規模,並且將拉火管廠放在了不遠處,加上這年頭生產工藝落後,為了保證相互間能夠協調,所以乾脆將手榴彈總裝廠也設在了一公裡之外的地方。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白磷越發變得不穩定,而工人們並不清楚這玩意究竟有多危險,於是終於一場自燃的事故引發了成捆的待組裝小型雷管,進而點燃了雷管倉庫,最後的結果就是共有二十一人遇難,殘疾的不下三十人。

看著滿目瘡痍的作坊,薑田蹲下身子撿起一塊炸飛的碎磚頭:「白磷還是不穩定啊!」

同樣在觀察廢墟的張韜可不這麼想:「這裡的廠長是乾什麼吃的?三令五申的讓他注意安全,怎麼就當成了耳旁風!」

掌管軍工的一個小吏戰戰兢兢的在旁邊小聲回話:「啟稟陛下,非是廠長罔顧禁令,而是封裝白磷時必須沾染空氣,這自燃的事情在所難免。」

張韜心知他說的也沒錯,可是如此大的事故還是讓他不能釋懷:「廠長何在?」

「炸死了!」得,當事人已經因公殉職,本著國朝死者為大的傳統,這責任也就不了了之了。

心情糟糕到極點的張韜轉頭問薑田:「你說該怎麼辦?」

一幫人都在盯著薑田,這危險的工廠當初就是他設計的,也虧著他安置了足夠的防爆坑和阻燃牆,才沒波及到雷管庫以外的地方,同時讓一些機靈的家夥撿回了一條命。現在皇帝想知道怎麼辦,這些搞軍工的也想知道。他們沒見識過薑田點石成金的本事,但是也聽說過這家夥非同尋常的科學知識。這場慘烈的事故讓這些人都明白了自己搞的究竟是什麼,而不敢再有任何一點僥幸的心思。

他扔掉手中的磚頭,拍了拍手上的土:「廠子肯定是要重建,不過咱們還是將白磷練成紅磷吧,那樣安全點,就是拉火管要重新設計,兩種磷的燃點差了一百多度。還有就是下次不要囤積這麼多的雷管,並且將其他工廠盡可能的遷遠一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