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節、神秘的貨物(1 / 2)

加入書籤

後世因為保密的原因,對於薑田在造船廠中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都有點語焉不詳,當事人也對此守口如瓶,就算某些後來世界知名的船舶設計大師,在回憶起那段歲月的時候,也隻是用「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這麼含糊的詞匯一帶而過。直到一百多年後,許多絕密資料逐漸解禁,人們才終於知道了事情的大概。薑田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船舶設計史上,第一個進行科學計算與規劃的科學家,同時還開創了流體動力學這個單獨的學科,最重要的,就是他解決了鋼鐵船體的耐腐蝕問題,使得後來鐵甲艦的出現成為了可能。

「這鐵做的船真能浮在水麵上嗎?」色狼看著黑板上的題目有點發呆,雖說陛下也曾經念叨過這類問題,但是至少現在都還沒有實現,可薑田卻挑了一個極有難度的課題。

不止是色狼,所有的人在第一眼看見今天的上課內容之後,都有點發懵。不過由於受到了前邊三體船的刺激,這幫人沒敢急於否認,反倒是有點興奮的看著薑田。若是真的能解決這個問題,那中華的艦隊可就是天下無敵了,到時候別說是開炮轟擊,就是撞也能將敵人的船撞成碎片。

薑田找了個臉盆,裡邊裝上多半盆水之後,又拿出兩個吃飯用的碟子:「瓷碟子比水重,我們假設它是一艘鐵船,如果我們讓它裝滿水然後在放入盆中去,那麼碟子會很快的沉底。可如果我們不讓水進入碟子當中,那麼是不是就能避免沉底的命運呢?」

答案很簡單,隻要不讓水流進盤子裡,那麼即便是沉重的磁盤或是瓷碗,一樣在水麵上平穩的漂浮著,這是一個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在古代卻幾乎沒有人將此現象運用到造船之中,他們難道沒有發現這個奇妙的情況嗎?其實不然,隻是因為憑借著古代的冶金技術,製造這麼一艘鋼鐵船舶所需要的鐵量大到了國家承受不起,同時也無法解決金屬製品在海中耐腐蝕的問題,隻要這兩個攔路虎解決掉,那麼純鋼打造的戰艦也不是夢想。然後這兩個限製了鋼鐵戰艦出現的關鍵因素,在張韜和薑田這兩個穿越者的眼中就不是個問題了,雖然張韜隻是抄襲了大煉鋼鐵時代的一些土法小高爐,但是論起技術水平卻也算得上是世界先進,而薑田恰好知道如何為戰艦防腐!

「先生我們試過用各種材料製成的油漆,但是都沒辦法讓一塊鐵在海水中撐過三個月不生鏽!」一名看上去很老成的研究員很遺憾的解釋著:「而且一旦生鏽,那朽爛的速度比在陸地上快了許多。」

這些人現在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把對薑田的稱呼從大人改成了先生,不知道這是他們有意為之還是自然而然的轉變,反正這些人算是明白為什麼皇帝如此器重這個師弟了,想想也對,陛下可不是那些不乾正事的明代皇帝,又怎麼會因為裙帶關係就重用某個酒囊飯袋呢。

聽了他們的抱怨之後薑田笑了笑,在現代意義上的船舶油漆出現之前,這的確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可是自己並不知道那種油漆的配方,就算知道了恐怕也無法大規模製造,所以他的思路其實是反其道而行之。

「既然我們無法用油漆阻止鋼鐵鏽爛,那麼其實可以用另一種辦法來解決,那就是為鋼鐵找個替死鬼,讓這個替死鬼先爛,這不就起到保護作用了嘛!」

接下來薑田隻好又開始講解金屬的氧化,搞清楚了這個問題之後,才能開始著手試驗,而試驗的原理則十分的簡單,就是找一個比鋼鐵活潑的金屬貼在金屬船體表麵,讓這個玩意充當陽極而被犧牲掉,這個技術在後世有個學名叫做:陰極保護技術。薑田知道這個技術純屬意外,隻是因為他的大學寢室中有個航海迷,整天就是嘮叨著大航海時代的船舶要是有這個技術,就能提前造出鐵甲巡洋艦縱橫七海。可是這家夥完全沒有考慮船帆動力是否能滿足一個純鋼鐵打造的戰艦。

「什麼東西能代替鐵皮生鏽呢?」那個研究員詫異的追問。

「你們啊……」薑田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幾個常見的金屬:「你們誰來告訴我這些東西裡,最為活潑容易和氧氣發生反應的東西是什麼?」

眾人麵麵相覷的互相瞅了瞅,誰也沒敢舉手解答這道題。然後薑田也隻好搖搖頭自己在黑板上的一個詞上畫了一個圈:「《天工開物》有雲:……其性烈如倭故名為倭鉛!」

經他這麼一說,大夥才恍然大悟,感情這種神奇的東西就在自己的身邊,就算還沒搞清楚什麼陰極、陽極,但是知道了這玩意能拖延鋼材的腐爛就行了。

所以薑田修改了這個異想天開的主意,戰艦隻是在關鍵位置上安排鋼鐵裝甲和鋼製船肋,民用遠洋船舶則是鐵肋木殼船,主要是為了增加船隻的強度而已。但是就這種折中的設計也讓那些設計人員頭痛了半天,因為金屬用量的大增導致了船隻超重,不僅重心需要重新計算,就連裝載量都受到了了影響,後來為了保證有一定的冗餘浮力,又不得不加大船隻的尺寸,同時還要考慮風浪對船體的影響。尤其是在長寬比被大幅加大之後,船隻的縱向強度大幅降低,說的簡單點就是太長了容易從中間折了。結果薑田推翻了原先的分倉設計,在主甲板下邊增設了一條縱向隔板充當加強筋,為了保證在風浪中船頭有足夠浮力,便直接設計成了空心的船頭,為了抵抗高速時甲板上浪的現象,便讓船頭向前伸展船舷向外飄,搞到最後一條不是飛剪船的飛剪船就這麼出爐了!

說它不是飛剪船是因為薑田一開始就不知道飛剪船是什麼東西,這玩意的各種設計完全是在一遍遍的試驗下逐漸修改出來的。而說它是飛剪船,乃是這種船型已經和另一個時空中,19世紀才出現的飛剪船相似到了異曲同工的地步,達到一比七以上的長寬比,讓這種船能夠達到二十節的高速。在這種速度下,海盜們隻能望船興嘆,就是各國海軍中的快船想追上他都不太可能,這就成了走私販們最愛使用的交通工具。當然這都是後話,因為光是滿足海軍的需要,這種船的訂單都已經賣到了二十年後,民間根本就沒有這種船,結果就是隻要讓海軍盯上的海盜,就算那些水耗子技術再怎麼過硬,他們也甭想能逃脫海軍的緝捕。所以這款船型最早出名的並不是跨越大洋的速度,而是在中國周邊海域肅清海盜時那種壓倒性的機動能力。直到幾十年後一艘排水量不足一千噸的民用貿易船,創下了從廣州出發,117天到達倫敦的速度記錄,這才在歐洲引發了轟動,引發了全世界大規模建造和研究飛剪船的熱潮。全盛期的代表就是後來江南造船廠下水的,排水量達到3700噸的「虎鯨」號,這是一艘用來橫渡太平洋的遠洋豪華遊輪,最高速度能達到15節,按照中國的標準就是每小時28公裡,直到後來蒸汽輪船的大規模出現,這才終結了飛剪船的傳奇,隻剩下一些私人遊艇還有部分采用這種船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