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節、成敗亦蕭蕭(1 / 2)

加入書籤

可憐的趙直雖然堵在門前等著向師傅認錯,可惜幾個不速之客打亂了他的計劃,早就知道薑田回京的消息,更是關注著他在禦書房裡待到日薄西山的幾個紈絝,早早的就登門拜會而來,這裡邊不僅有吳遠和宋懿,就連一向低調的田虛海以及同樣是剛回來的劉寶鎧都到了,除了張環沒辦法出宮之外,薑田的幾個得意門生算是齊聚一堂。所以趙直的事情自然要向後順延。這可就苦了那小子,你說師傅一句話都沒說就去接待客人了,自己站在一旁究竟是等著還是該乾什麼乾什麼去?再說看剛才師傅出浴之後看見自己的眼神,並沒有生氣、憤怒的表現,那他老人家究竟是生不生氣呢?

和那些紈絝相比,趙直這點事情的確不值一提,所以沒人在意他在那糾結什麼,關鍵是這幾個客人拜訪的時間太特殊了,按理說除非有十萬火急的事情,否則沒有在人家剛回家還沒休息的情況下就登門拜訪,就算是要接風洗塵那也是平輩之間的禮儀,他們這些學生哪能如此不懂規矩?可這幾個人無一不是背景深厚,他們就算有意忽略輩分,一般人也還真不好較真,更何況薑田也不在乎這些。

「你們幾個這是怎麼了?就算來我這裡蹭飯,也不用這麼著急吧?」薑田半開玩笑的落座之後,拿眼瞟著他們幾個:「說說吧,究竟是為了什麼?以至於都不願意在飯桌上說。」

幾個人互相瞅了瞅之後,還是打頭的吳遠先開口:「先生舟車勞頓又在禦前問對到這般光景,學生們本不應打擾您休息,隻是如今朝堂上風雲莫測,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話一說出來,薑田就知道沒好事。所謂的朝堂上風雲莫測,無非就是世人所認為的每個開國之君都要乾的事情,那就是誅殺功臣整肅朝綱!但是如今這位皇帝所使用的借口有點特殊,打著興新學的旗號來排擠舊臣,須知除了前朝一些「不學無術」的家夥熱衷於此之外,就沒有哪個文官武將懂得什麼叫科學。那麼在別人的眼中,這種行為自然成了兔死狗烹的幌子。

吳遠既然已經開了頭,宋懿也隻好接著說:「先生出門辦差的時候,陛下下旨明年的春闈科學題目由您來出,且科學不及格者不予殿試!現在儒林之中為了此事都已經炸開了鍋,若不是陛下有意廢除八股,他們早就鬧著要罷考了。但就是如此,聖上也擬定了時間表,說是三年後隻考策論取消八股,五年後增加物理,十年後國學隻算是七門必考課之一而已……」

所謂的七大課程,其實就是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體育、地理、政治,已經十分接近後世的高考,而為了推行這個計劃,張韜不得已定下了十年的時間表,在他看來這還算是妥協的結果。

一說起這件事,田虛海也緊鎖著眉頭接口:「就是語文,也非隻有四書五經,其中還囊括歷史,這簡直就是要絕了天下儒生的晉身之路,這麼多讀書人若是閒散於世間,久畢生禍亂!」

薑田不自覺的冷笑了一下,正所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是若真讓秀才出去為禍地方,比那些大字不識的粗人隱患更大,可是張韜會在乎這些人給自己添麻煩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隻要他手中還掌握著軍隊,那麼就沒人能撼動新朝的改革。換句話說當年朱元璋定科考主要試題為八股文的時候,不也是篡改了唐、宋的成熟體係嗎?兩百多年下來,這些個所謂的謙謙君子們就開始認死理的抱著八股不放了?其實還不是利益使然,一旦京城大比改成了以科學為主,那麼江南那些歷史悠久的名門望族就失去了官場優勢,不消幾十年,天下的官僚格局就要改寫,一群年輕沒有家族拖累的新型人才將會充斥各個衙門。他們很清楚這就是在刨自己的祖墳,所以這時候若是聽之任之必然會後悔一輩子。

薑田端起麵前的茶盅輕輕的喝了一口,然後才沉著的笑道:「這麼說你們也認為科學不應該納入科考了?」

吳遠一聽就知道自己該選邊站隊了,本來就是帝黨的他自然趕緊表忠心:「跟您學了這些時日,雖然多有不解之處,但是也知這科學乃富國強民之術,自然是支持的。可是畢竟此乃千古未有之變,若操之過急恐生變數。」

宋懿也馬上表態:「正如吳兄所言,我宋家因受陛下賞識方有今日,中原北伐也蓋因冶煉技術的飛越方能事半功倍,所以世人無不清楚科學的重要。隻是這天下的讀書人能有這種見識的畢竟微少,真要是激起這幫人鬧騰,可不是一城一地之亂。」

唯獨在這時候,本應是儒生代言人的田虛海閉口不言。他不說話不代表薑田不知道他心裡想什麼,這小子學了些日子,知道科學究竟有著多大的威力,若說儒家思想教做人處事,那科學就是拆解萬物構成剖析宇宙乾坤。本來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但是因為儒家思想在千百年來被各代君王夾帶了不少私貨,早就和本源的儒家分道揚鑣,所以根本的沖突是科學動搖了君權神授、同時否定了出身階級。既然連君權都能被否定,那麼依附於此的地主、文官集團自然也就失去了統治的合法性。常言道阻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這麼一看可不就成了你死我活的鬥爭了嘛!

歷史上中國完成這場轉變完全是建立在極為血腥動盪的戰爭之上,同時還伴隨著外敵的掠奪與殺戮,使得全民族統一認識到科學的重要性,並一致支持發展科學技術,這才有了後來的復興,但是那之前從1840年算起的一百多年間,中國因為社會動盪和戰爭而死亡的人數保守估計也有一個億!放在這個時代,在一個普遍認為科學就是另一種煉丹術的環境下,如何能讓民眾轉而支持科學呢?再說這件事本身也是在削弱皇權,那麼現在還算理智的張韜會不會在晚年後悔這個決定,而走向封殺科學的極端道路?就好像康熙明明擁有大學本科的知識水平,卻又禁止科學在民間傳播是一個道理。這個可能很高。

想到這裡,薑田有點明白這些人來此的目的了,很明顯的在這些真正屬於這個時空的人眼中,皇帝的改革雖然可以理解,卻顯得操之過急。不僅如此還有可能布某些先人的後塵落個身敗名裂加人亡政息。那麼這些本來就將利益捆綁在皇權上的人們來說,如何避免這種可以預見的悲劇結局?去說服皇帝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位爺不僅驅除韃虜而且作風硬派,更是深知朝廷百官的那點小心思,一切都跟前朝的朱洪武不相上下,更要命的是他比朱元璋有文化。還掌握著奇怪的科學知識,更是完全不將儒家放在眼裡,你說這麼一個無處下嘴的人物,可教那些自詡聰明的文官們該怎麼辦?所以有些人隻好另辟蹊徑的想到了從薑田這裡尋找突破口。

薑田放下手中的茶盞,然後很平靜的向他們說:「這樣吧,時間也不早了,咱們先吃一頓便飯,然後我再和你們好好聊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