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節、子彈的改良(1 / 2)

加入書籤

再次站到教室之中,薑田想起這倆月的各種經歷,總有一種疲憊的感覺。或者說明明是個暑假,卻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自己這個老師做的也太辛苦了一點。再看眼前的這些學生們,除了同樣沒閒著的宋懿以及期盼開學都有點望眼欲穿的張環,大多數的人都有些假期綜合症的樣子。薑田掃視了學生一圈,然後不緊不慢的翻開自己的新課本,說來慚愧,他到現在還沒有備課,所以也隻能照著自己編寫的教材臨場發揮了。

「今天這節物理課我們來說說光……」

因為玻璃製造已經步入正軌,所以薑田訂購的許多玻璃教具大多都到位了,這讓他講起課來也得心應手不少,就比如今天所說的光學原理,放在後世可能小學的自然課上就有所涉獵,但是在這裡他隻能等著各種實驗器材交付之後才能開始講解。不過別看這些東西原理很簡單,真正造出來就沒那麼容易了,就好比薑田手中拿著的三棱鏡,為了獲得一塊材質均勻的玻璃,宋懿沒少蹲在作坊裡盯著工人準備玻璃液,報廢了十幾塊毛坯之後,這才有了課堂上的一個小道具。薑田把準備好的厚窗簾掛起來,然後隻留一束光線照射進房間,接下來就是用三棱鏡來反射出彩虹。

「以前我就和你們說過,光線是各種顏色的射線集合的產物,現在我們就能看到,一束光被分解成大概七種顏色,這些猶如彩虹的東西就是我們肉眼所能識別的色彩。但是在這些顏色以外,還有沒有光線呢?答案是肯定的……」

畢竟是在拔苗助長,薑田不可能隻是做個簡單實驗就算完了。關鍵是他要借此來講解各種最基本的光學原理,也甭管學生們是否能聽懂,至少也要讓他們將各種定義熟記於心,至於怎麼融會貫通,就隻能在以後的工作中自我總結了。薑田講的飛快,各種實驗也是一帶而過,並且對張環多次的舉手提問視而不見。而且由於上很多內容說的很籠統,學生們隻能運筆如飛的記錄著他的各種解釋。一上午的時間結束之後,大家這才發現僅僅是課堂筆記就有十幾頁之多。自認為最好學的張環不僅沒有搞明白舊的問題,反而還增加了一堆新的困惑,比如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怎麼證明的?薑田揉了揉發酸的手腕,一上午不停的做實驗和寫板書,讓他想起了當年高考時昏天黑地的日子,隻是區別於那個時代發達的科技條件,有些需要更高級實驗設備的內容,就隻有一筆帶過讓學生自己理解去了。

眼看著筆記整理的差不多了,薑田喝了一口茶正色說到:「大家不用奇怪,今天我之所以要讓你們記下這麼多東西,就是怕今後我公務繁忙,沒時間天天授課,很多知識也許現在還無法搞明白,但隻要你們堅持探索科學,早晚能夠證明我說的是正確的。」

教室之中當然沒有人懷疑他的正確性,千百年來中國的學生早就習慣了不去質疑教師,反正書上怎麼寫你就怎麼學,學的好壞完全那就看背書的能力如何了。這種教學方法讓某些傳統型學生反倒是鬆了一口氣,終於不用跟著薑田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上課了。但是張環很不爽,今天一上午聽到的信息量過於巨大,讓他完全跟不上節奏不說,反而覺得自己比以前更無知了,薑田隨便說出的一些名詞就要思索很長時間,他還不講解清楚裡邊的含義。為此他也隻有暫時忍住提問的沖動,因為他從自己老爹那裡聽說了,皇帝陛下對於薑田這種混日子的心態很不滿,要給他找點事情乾。

薑田得到的命令很簡單,首先是改良現有的火槍,使它們的射程和精度上升至少百分之五十,裝填速度同樣也要加快。然後就是對新型火炮進行預研,並重新整合火炮種類……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差點沒讓薑田發飆,要不是考慮到自己的武力值太低,他恨不得和張韜好好地說道說道。現在看似建立起了原始的機床生產能力,可是離真正的工業革命還差的太遠,別的不說,就是目前已經擁有的磨床和銑床都達不到規定的加工精度,許多精密零件還是要靠老匠人一點點手工打磨出來,就這樣才勉強組裝出堪用的平板玻璃生產線,並且因為材料強度不夠,機器磨損率高的讓人頭疼,為了維持流水線的生產,必須要專門安排一幫人隨時加工易損零部件,好及時維修機器。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能製造出高精度車床?所以這段時間薑田一有空閒就在琢磨著如何改進生產工藝。

要說勞累的話,宋懿完全比薑田還辛苦,但他屬於痛並快樂著,自打知道了薑田開始接手火器研發之後,整個科學院的人都明白又要有驚世駭俗的東西誕生了。普天之下也就隻有皇帝能無視薑田的懶惰,強行要求他賣力的乾活。否則這位爺在科學院雖然無人能惹,但也絕不會主動的承擔什麼科研任務,最多也就是心情好的時候提醒你一兩句。現在看重軍隊建設的陛下對他這種懶散的作風終於忍無可忍了,那麼大家也就拭目以待看他還能製造出什麼意想不到的好玩意。

「中國科學界的問題不是人不聰明,而是太過功利講求出成果,但卻又對基礎研究嗤之以鼻。試問你連怎麼走路還都不知道呢,又怎麼學會爬山?」薑田叼著鉛筆對著一堆圖紙發愁:「為了規避材料的不足,隻能將機器設計的復雜不堪,就這還未必能管用,他要是真懂科學,至少也先等原材料出現突破啊!」

在一邊繪圖的宋懿和心月都沒吱聲,傻子也知道他是在抱怨皇帝瞎胡鬧,可這話除了他之外沒人敢說出來,再說他薑田出現之前,張韜可算是中國最了解科學的人,除了薑田之外誰敢否定皇帝的學識?隻不過在科學這個方麵,整個中華還真是找不出一個可以和他比肩的人物,所以無論他怎麼抱怨,大夥都要裝作沒聽見一樣該乾嘛乾嘛去。

在一邊打醬油的張環聽了他如此詆毀自己父皇,心中不太是滋味,便想著辯解幾句:「想必皇上日理萬機,無暇思考科學之事,再說這也體現出他對您的信任啊!」

知道內情的人都聽出張環給自己老爸開脫呢,可偏偏薑田與心月並不知道他的身份,心月倒還好說,這個小師弟平時嘴比較甜,又肯鑽研科學,所以很對她的脾氣。薑田卻早就被這個狗皮膏藥一樣的學生纏得不耐煩了,所以隻是看了他一眼冷笑道:「日理萬機不假,可術業有專攻,他這種信任隻能助長投機取巧的歪風邪氣,今後若是天下的科學研究人員,一個個都工於名利,想著如何「短平快」的獲取成果,最後隻能是沽名釣譽、弄虛作假,那中華還是要繼續沉淪下去。我為什麼要費盡心機開這個私塾?還不是想讓你們學會更多的知識,最終學會獨立思考!」

這番話說得入情入理,張環瞠目結舌不知該如何反駁,其實以他的科學水平來看,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高級知識分子了,但是麵對薑田時那種高山仰止般的敬畏感覺依舊沒有減少,甚至可以說他更加的確信自己的無知到了讓薑田蔑視的程度,也許這位薑夫子沒有瞧不起任何一個學生。但正如自己父皇所言,隻有當知識更加豐富的時候,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自己的無知。

吳遠一看這爺倆要吵起來,趕緊朝宋懿使眼色,後者也馬上心領神會,於是溫言勸道:「先生的苦心學生們自然難以體會,隻是如今北方不靖,若是學前人那般休養生息以圖再戰,未免耗費時日過久,也恐生枝節。故而陛下心急如焚諭令先生改良火器,雖有急功之嫌,但也是以天下蒼生為念。」

薑田將手插進淩亂的頭發中搔著頭皮,然後長嘆一聲扔下了鉛筆:「你說的這些我難道還不知道嗎?人人懷念強漢盛唐,卻無人想過當初也有城下之盟被人淩辱,自古弱國無外交,你想威加海內當然要靠槍杆子說話。隻是他這聖旨說的籠統,規整火炮還好說,無論是從用途、口徑還是裝備級別上劃分,都隻不過是文案作業而已。可這提升火槍性能達百分之五十的要求,在技術上雖然有辦法,但是要滿足大規模製造的前提條件就有點難了。說來說去還是因為基礎研究不足,要不然比這更先進的東西我都能造!」

眾人一聽心中均是一驚,要說聖旨之所以命令模糊,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現有的技術無法保證能百分百的完成任務。對此任何一個官場老油條都是心知肚明的,唯獨這薑大科學家犯起了理科生的脾氣,非要照著標書去展開研究。可聽人家的意思並不是嫌要求太過分,而是抱怨基礎不夠拖了他的後腿!要知道現在那種大口徑火槍的最遠射程都能到了兩百米,擱在十幾年前都算是不能想象的神兵利器,提升百分之五十就是要射程達到三百米同時還要保證精度,這已經屬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這事到了薑田嘴裡就變成了:這要求太小兒科,更好的玩意我也能設計,但是你們造的出來嗎?本來還有心維護父親尊嚴的張環也隻好閉嘴了。在學術問題上他隻有被指導的地位,沒有爭論的資格。可內心中卻有些躍躍欲試,非常想參與進這麼偉大的科研團體,而不是僅僅以一個關係戶旁聽生的身份在一邊閒待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