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節、沒良心的炮(1 / 2)

加入書籤

耶穌會如願以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他們隻要知道中國的禁書令不是針對教廷,而且自己還能繼續傳教就好了,至於科技類圖書他們並不是太在意,再說薑田給他們的解釋是:為了防止中國的無神論著作對外國造成影響,為了維護友邦的安定團結,所以中國禁止一些過度宣傳科學否定宗教的東西流出國境。對此那兩個傳教士簡直是感動莫名,因為在歐洲正是因為科學的發展已經對教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各國的國王、領主們因為現實的需要對科技的支持較多,社會風氣上也比較喜好各種知識的進步,所以教廷即便是還能控製一部分輿論,卻也擋不住這種大勢。說到底宗教和世俗的利益相沖突的時候,上帝也隻好給自己這些迷途的羔羊讓路。倒是薑田給了一個解決方案,教廷要是遇到一些名氣較大不好下手,卻又藐視宗教裁判所的人,不妨將他扔上一艘開往中國的商船,對外就說此人去往東方遊學去了……

薑田也沒指望教廷真的這麼乾,無非就是隨口一說而已,別看現在歐洲的那些偉大先驅們一個個恨不得自己國家學習中華,也搞什麼文人治國、科考取士那一套,也就是和後世咱們網上那些精英一個德行,但是真讓他們跨越萬裡來中國采風,估計也不是人人都願意冒海盜、海難等風險的。除非中國的科技、文化傳到歐洲後造成巨大影響,讓這些人忽略危險也要來此朝聖,否則對歐洲文人來說這裡沒什麼太高的吸引力。而這個可能性還被薑田給封死了。當然後來的發展卻沒按照薑田的劇本演下去,他原本打算讓歐洲人繼續沉浸在文藝復興的亢奮中,卻不為他們指明什麼方向,等咱發展的遠超其科技水平之後,再用強大的武力與廉價的商品碾壓他們的殖民地,最終完成稱霸全世界。隻是後來隨著中國商人開始廣泛的參與遠洋貿易,總是有些人不自覺地將一些書籍帶出去,最終一本初中物理課本引起歐洲科學家們的高度關注,他們發現這本給未成年人啟蒙用的書籍竟然遠超他們對世界的認識,而且一些輾轉來中國留學的人也變相的用母語文字抄錄一些前沿學科的研究成果,最後還是日本人與朝鮮人完成了全部的泄密工作,整個歐洲科學界得知了這些內容後簡直大驚失色,他們突然發現自己正在潛心研究的東西其實早有結論,中國人隻是不屑於和這些落後的野蠻民族分享罷了,從此當真有一大批來朝聖的人湧向中國,其中不乏在另一個時空開宗立派的大牛,而他們大多數都很少再回歐洲,據某位後來成為中華皇家科學院終身院士的人說,他們這些外籍留學生之所以不回自己祖國,甚至大多數人削尖了腦袋也要加入中國國籍,就是因為沒有這個前提他們根本接觸不到真正的高精尖內容。尤其是有資格查閱絕密資料之後,才明白自己窮極一生所做的研究,不過就是為了給薑田的理論提供佐證而已,加上中國每年撥付給科學院的龐大經費簡直讓人難以置信,不是哪個國家能在這個時代將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六用於科研的!

當然這一切都是幾十年以後才開始發生的,薑田並不知道會有那麼多人寧可叛國也要來中國求學,更不知道後世將他供奉為科學界的神仙加以祭拜,至於後世多少人懷疑他是穿越者的研究報告就更是數不勝數,後來禁止中國科學類著作流向歐洲的罪名,也順理成章的扣在了羅馬教廷的腦袋上,反正他是不用為此而操心。但是他現在依然很興奮,大年初一天還沒亮,就急忙更衣給皇帝拜年去了,以至於早晨來邀請他的劉寶鎧與宋懿還撲了個空。薑大人為什麼這麼興奮?就因為他抱著那幅聖母畫像當見麵禮。張韜可不是沒見識的中國文人,看見這幅畫之後就明白薑田又想到了什麼,於是也不等他賣關子就同意了引進《解剖學》的提議。至於毀傷屍體有乾天和的指控,他也找到了另一種解決辦法。從此凡是死刑犯皆由科學院下屬的醫學研究所接收,負責完善《法醫學》與外科手術技術以及進而研究人體的奧秘。

這件事因為知道的人不多,而且死刑犯的人權也沒人關心,戰場之上更是有大量的屍體提供素材,這讓中醫原本緩慢的發展速度開始變快,外科的重新復興也讓醫學逐漸完善,並最終發展出另一種現代醫學。醫學的進步導致人口壽命的增加,然後便是人口基數大幅增長,戰場傷亡率大幅下降,綜合國力成倍的提高,使得中國有足夠的人口來填充廣袤的國土,避免了英國那種幾百個士兵就控製一大片殖民地的尷尬情況,再加上中國習慣上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些殖民地再被高度同化之後便永遠成為了中國的固有領土,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英國那種國力下降之後殖民地紛紛叛逃的情況。所以說以後就算是子孫不肖丟了世界霸主的寶座,也不會淪落為二流國家。

兒孫自有兒孫福,薑田管不了幾百年後的事情,他現在雖然正放寒假,但是因為自己這些學生甭管籍貫在哪,除了一些祖籍河北的人之外,大多留在京城過年,所以每天光是組團來拜年的學生都應付不過來。好在今年的春節團拜會沒人再刁難他,去年他和張韜的兩首應景詩詞讓騷客界大為震動,今年是沒人敢提出什麼挑戰了。倒是薑府今年的煙花爆竹格外的與眾不同,薑田把一些試驗失敗的火箭彈改裝了一下,戰鬥部的火@炸@藥換成了禮花彈,結果薑府的煙花竟然直沖霄漢炸開的火球全京城都能看見。這麼拉風的煙花簡直把皇家都蓋了下去,也有人憋著要彈劾他逾製,誰讓你把煙花放得比皇宮還高的?可是張韜隻是抬眼看了看靚麗的火花,並沒有對他公器私用的事情過多追究,隻是提醒他下回別在人口稠密的城裡這麼乾,萬一有個啞火的掉下來容易引發火災。而對於薑田的處罰則是……本來元宵佳節的私人晚宴取消,限你在寒假結束前將單兵火箭筒與小口徑迫擊炮的設計徹底定型,否則罰俸半年!

這簡直就不是處罰,誰不知道自打玻璃廠開工,薑田的賬戶簡直是日進鬥金,就算扣除擴大再生產的投資,他也算得上是有數的富翁了。更何況原本雞肋的鉛活字開始大放異彩,新版的鉛印書籍在質量上完全超過了水印木活字,印刷效率更是成倍提高,使得許多大的書齋、印館都開始引用鉛活字印刷流水線,這裡邊光是專利費就比朝廷的俸祿還多。他薑田要是還在乎那點小錢,就枉為天下第一科學家了。倒是從張韜的命令裡許多人嗅出了某些不同之處,首先就是薑田又研發了某種新武器,並且似乎已經到了基本完成的地步,那些漕運派自然是感嘆時運不濟,看樣子廢漕改海已經是不可動搖的了。不少心思活泛的已經想著如何在海運業重新打拚出一番天地。然後就是那些來留學的日本人、朝鮮人,他們也見識到了薑田的煙花,一開始還當是自己這位老師為了彰顯氣派而定製的限量版,後來才明白這些僅僅是試驗失敗品的廢物利用,而那雲霄間炸@響的煙花則讓一些懂行的人心頭涼颼颼的。這玩意隻是沖著天發射就能打這麼高,要是放平了對著敵軍來上幾發?等閒的軍隊可能直接崩潰。

朝鮮人因為本身就引用了大量明製火箭,所以對火藥武器並不陌生,日本人則是因為混亂的時代剛結束,武士們對任何軍事變革都相當的敏感,所以這兩撥人都看著即將定型的火箭是垂涎三尺,由此可見這些人比咱們那些隻會紙上談兵的儒生們強多了,至少他們知道槍杆子裡出政權,而不會空談仁義道德卻又一無是處。無論是薑田還是張韜其實都沒打算對火箭保密,若是一些友邦想買也不是不能商量的,前提是你能承受那高昂的采購價。薑田計算了一下,一枚80毫米單兵火箭彈的生產成本就將近五兩銀子,對外價格至少是十兩起步,這主要是因為鍍鋅板的生產沒有規模化,還不具備大規模裝備的條件。任誰聽了這個價格都夠望而卻步的了。這還不算買回去之後每年一兩銀子的養護費用,說白了隻要你不是買了就馬上使用,這錢還是要流水般的花出去。

但是火箭炮定型試驗的時候還是引來了很多人前來參觀,這其中自然有軍方代表,也有政界大佬,更有一些潛在購買客戶與間諜們。薑田敢公開試驗,除了對係統的穩定性已經成竹在月匈之外,還有就是對復製製造技術的難度比較有把握。試想這個時代誰能具備製造超薄鍍鋅板、鈍化推進劑、火@炸@藥與最基本的空氣動力學?除了中國不做第二人選。哪怕敵對方就是得到了樣品,也無法逆向仿製出同等性能的東西。這和另一個時空某世界警察經常披露一些自己的尖端武器一樣,就是不怕你偷師,反正你也造不出來。

這次主要定型了兩款火箭炮,一個是張韜指名道姓欽點的單兵火箭筒,這玩意采用可重復使用的發射筒,並且超口徑裝藥,造型看上去很像另類的,一個碩大的戰鬥部超出了火箭直徑,所以最終直射距離隻有區區100米。射手小組分為火箭手與彈藥手兩人,其中彈藥手不僅負責攜帶備用火箭彈,同時還要負責在火箭手瞄準後進行點火。這次為了安全則將火箭筒置於一個穩固的三腳架上,彈藥手點火之後就躲到旁邊的防爆坑裡。隻見突然間一股濃煙竄出,火箭彈帶著特有的尖嘯直奔百米之外的一堵矮牆,就在彈頭撞擊牆體的瞬間,**火帽引燃了**,一聲巨響過後磚屑橫飛,原本看上去很結實的青磚牆被炸出一個大豁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