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節、激進與緩慢(1 / 1)

加入書籤

天眷皇帝想要在土地問題上出重拳下黑手,這一直都不是什麼秘密,甚至可以說是文武百官心知肚明卻無計可施的一件事,一直以來也隻是利用張韜比較念舊的特點,讓現有的官員不至於麵對自家土地被沒收的窘境。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也算是成功了,現在的官員在死之前都可以享受到前明對於有功名在身的人的各種優惠政策,問題是當他們死了以後,這些田產不僅不會給後輩兒孫帶來享用不盡的好處,反倒會成為一種尾大不掉的包袱。畢竟稅收是有階梯門檻的,你的土地越多收的稅收就越高,所以很多人現在都在采取瞞報土地實數的辦法來規避這個問題,一般來說地方上也不會有哪個官員不開眼的非要丈量清楚土地,少報瞞報幾乎是全國通行的潛規則,然後在這種時候丘田的奏折出現了,直接將這種違法行為給揭露了出來,別看內閣一直打算冷處理這件事,可還是有不少人已經看到了前明「空印案」的影子。

說起洪武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這算是朱元璋唯一一個不是出於政治目的而掀起的大案,它的出現完全就是個意外,但正是這個意外卻觸動了朱元璋心中的緊繃的那根反腐神經,使得一件很簡單的官場潛規則變成了血雨腥風的由頭。試想一下僅僅是因為規避不合理的製度而誕生的潛規則,就能讓那麼多的人頭落地,現在丘田將土地弊病中較為突出的一件事給「曝光」了,那麼同樣是心黑手狠的天眷帝會不會復製一下洪武帝的光輝歷史?答案似乎是顯而易見。有多少人在心中咒罵著丘田這不好統計,但是現在沒有一個人會在公開的場合提起這個問題,大家似乎都在同一時間想明白了一個問題,皇帝要動手誰能阻止?答案是沒有人!

前明官場上那些錚臣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首先一點是皇帝輕易不會動用國家暴@力@機@關來解決問題,最多也就是廷杖和詔獄,通常這類手段不會累及家人,反倒惹得一幫不怕死的前赴後繼要來刷存在,拚了老命也要在史書上留下一筆。可是當今天子很有明朝開國那父子倆皇帝的風格,不動則已隻要是他動手了,就不會僅僅是你得罪了皇帝那麼簡單,找出你一堆查有實據的罪狀不說,還讓你全族跟著一起倒黴。也許有人會問難道就沒有海瑞那樣的清官,罵了皇帝還讓人抓不住把柄嗎?試問大明近三百年裡出了幾個海瑞?不說這類人少之又少,關鍵是明朝遺留下的各種潛規則裡犯法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就以土地兼並以及瞞報土地實數這兩項來說,擱在朱洪武的手裡恐怕已經有幾萬個腦袋落地了,在這中華朝中竟然還沒有任何動靜,就已經讓很多人發覺事情的詭異了,可就是這種暴風雨前的寧靜,才是最難熬的。

薑田身處這種暴風眼中,小日子卻過得緊張充實全沒有風雨欲來的感覺,作為唯一一個數學考試閱卷官,他要判閱幾百張考卷,雖然題目比較少閱卷的速度比較快,可是為了保險起見,他還要對所有的考卷審核兩遍,以便做到萬無一失,而且因為是中國第一次進行單獨的數學考試,他同時還要做好考生查卷的準備,為了能盡可能的減少舞弊的事情發生,所有的工作都要由他一人完成,可見他的工作量有多大。至於外界自打知道這次策論的題目之後,就一直緊張肅殺的氣氛,他是無暇顧及的,再說自己老家也就是皇帝欽準的幾百畝功勛田,在這點上自己那猶如老狐狸的父親大人還是很明智的,沒有學那些同僚們的致富手段,別看土地不多,收成更是不能和江南的水田相比,但他老人家還有一份退休金可以領取,所以小日子在村裡也是頭一份的,自然不會再去打別的小算盤。至於薑田的名下除了那座張韜禦賜的府邸之外,就更是沒有一畝的田地,於是他便心安理得的看著那些大地主們一個個惶惶不可終日。

考卷再多也有審閱完畢的那一天,數學考卷不比語文,不用考慮語法啦、措辭呀之類的問題,更不用比較兩篇同樣精彩的文章哪個字體工整,隻要對照著標準答案看看就知道該怎麼給分,所以盡管是前後審核了三遍,他薑田還是第一個完成了判卷的工作。還別說古人雖然沒有係統的現代數學,但是五經之中的《易經》本身就是一部經典的數學教材,江南某些書院更是以教授六藝之中的數學而為榮,所以薑田出的這份考卷很難刁難住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無非就是有人不知道該怎麼答卷而將答案寫錯了地方而已,對此薑田也沒有追究這些人格式錯誤,隻要是能夠判讀的一律給分。這讓很多緊盯著他的人著實鬆了一口氣,這位薑大人雖然是皇帝的狗腿子,但至少還算是心月匈坦盪,這次參與考試的考生基本上全部合格,就連六十分的卷子都沒幾張,不過薑田還是讓人在貢院的外牆上張貼了一張標準答案的考卷,並且說明了這次遷就大家是因為皇恩浩盪下不為例,至於看了標準答案之後自己能得多少分,很多人心中就有底了,於是能否金榜提名的關鍵還是著落到了八股文上來。

至於主考官寧焦怎麼發愁他薑田就不管了,按道理來說作為副主考他應當協助主考的工作,可是別說他自己的八股文水平有多糟糕,就是他想插一腳這幫子文官也不敢讓他將水攪渾,所以他就以避嫌的理由落了個清閒。等他完成工作回到家中的時候,蘇家人也已經徹底的搬離了薑府,被安排到了科學院在城外的皇莊裡,反正那裡地廣人稀就算多了十幾個女人也無所謂,但是皇莊的土地種植什麼,基本上都是皇家說了算,具體到那片土地就變成了科學院的試驗田,所以蘇家的生活還不能算是回到了原有的軌道,她們以後恐怕少不得要與科學院打交道,尤其是科學院下屬的農學院最近迷上了品種改良,弄不好一堆從海外搞來的種子都要在那片田裡試種,若是豐收了還好,可要是歉收了就隻能領科學院發的救濟糧度日,所以從這個結果上說,也不能算是蘇家苦盡甘來。

薑田倒是不操心這個問題,反正那幫女人就算年年吃救濟,也好過被充軍發配或是沒入奴籍,至於她們會不會感恩薑田壓根就沒在意,反倒是皇帝的一份密旨讓他心煩不已。就在他剛剛回家還沒來得及洗個熱水澡的時候,一個小太監就以皇帝慰問的理由跟著進府,除了張韜不疼不癢的賞了顆「百年人參」獎勵他為國操勞之外,關鍵是一張小紙條也被夾帶著塞進了薑田的手裡。等太監走後他趕緊找個沒人的房間打開一看,上邊就隻寫著一行小字:「上奏折清查全國田畝!」

看了這行字,薑田一瞬間就頭大了,他不是不知到自己這個前輩總是惦記著搞土改,隻是沒想到這個得罪人的活還是落到了自己的頭上。本來他也是反對搞打土豪分田地的,因為他知道這種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極易產生各種舞弊,至於公報私仇或借機斂財的也絕對少不了,所以他一直以來都想讓張韜走一條靠市場經濟瓦解傳統小農經濟的路線,也隻有讓更高級的生產力自然而然的替代低級生產力,才能讓這種改革不至於落到群眾運動的混亂中去。在中國的歷史上,類似的歷史進程就是清末民初的那所謂繁榮的十年,許多國粉津津樂道的十年裡,是中國民族資本崛起的十年,也是紙麵上看去繁榮發展的十年,但是很少有國粉會提及那也是農村地主階級對無產的佃戶剝削最殘酷的十年,在傳統小農經濟被摧毀之後,雖然有著大量的工廠在中華大地上崛起,但是其規模完全沒有達到能吸收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規模,其生產力水平也隻是在輕工業、低端製造業上徘徊,更別提國外的賣國買辦階級幫助其主子擾亂中國製造業,曾經在洋務運動中輝煌一時的漢陽鐵廠就是在這時被瓦解殆盡,於是有更多的農民被這場所謂的繁榮搞到家破人亡,自耕農的大規模破產導致了本應重新洗牌的農村土地變本加厲的被兼並,才有了民國所特有的地主殘酷剝削佃戶的一幕。可以說就算沒有後來的日本入侵,僅憑那十年誕生的民族資本家們,還是無法在本質上完成資本主義革命,更別提代表著地主、買辦階級利益的*****更是高喊著造不如買,才有了後來在戰爭狀態下,鋼鐵廠竟然破產的奇葩事件。所以說靠*****完成中國工業化改革本身就是癡人說夢。這也說明了革@命兩個字正如太祖說的那樣,並不是陽春白雪也不是請客吃飯,那是血淋淋的階@級@鬥@爭,在這過程中就算張韜和薑田盡可能的降低風險,自然也會使大量無法適應新經濟環境的自耕農破產,並且催生出因為兼並土地而誕生的大地主,更無法避免英國歷史上的「羊吃人」,可是這樣卻能防止主要矛盾集中在中央決策層,換句話說就是將仇恨轉嫁給資產階級,猶如英國歷史上那樣,農民隻是憎恨見錢眼開的貴族地主,卻沒有想過這正是自伊麗莎白開始重商主義之後的必然產物,哪怕後來查理一世被克倫威爾給砍了腦袋,也沒人認為重商主義是個錯誤,說到底薑田並不是想避免改革中造成的血雨腥風,而是想盡可能的讓皇族在這場變革中成為漁利的勝利者,並完成中國的君主立憲。可是張韜這個無產階級的革@命鬥士不僅不領情,還大無畏的要成為改革的主導者,這不能不讓薑田哭笑不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