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節、瀨戶內海戰(1 / 2)

加入書籤

動員學既然帶了一個學字,那就證明它的確是很深奧,這可是和日本人嘴上的「道」不同,他們是什麼東西都能復雜化神秘化進而加個道字顯得各種高大上,茶道、書道也就算了,怎麼說也是舶來品自然要高級一些,可這花道算是怎麼回事?弄個盆景插花都能各種裝13。不過這裡不提他們隻說薑田的新課程,這門學問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同樣是個一知半解說不清所以然,但是根據在後世看到的很多事例,加上自習過一些物流方麵的知識,至少在理論上薑田的動員學算是開創了地球頭一份了。雖然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是涉及到一個國家的動員體製,很多時候都隻能是憑一兩個神一樣的後勤大師刷經驗,隻要這個人死了或是當權者不給力,那麼國家就逐漸在各種內憂外患中走向衰亡,最明顯的例子還是剛死不久的大明。

「國家的動員等級我暫且分為三等,其中最高的是一級既全國總動員……」薑田依舊麵無表情的說著,全然沒有以往的談笑風生:「一般來說啟動這種動員級別,就意味著國家進入生死存亡的全麵戰爭,或是波及領土、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巨大天災,比如前明末期,如若能及早統籌協調調撥物資,撲滅北方數省的旱災,也不會讓流民糜爛至此,當然這其中若是沒有貪官汙吏橫行,各類賣國的敗類上下其手,憑大明的國力也未必會這麼早的滅亡。而北伐期間陛下不惜背上罵名,強行收取地主家的存糧,其實就是避免了物資囤積在少數人手中,而國家卻因無梁賑災而滅亡的覆轍。」

薑田這話不是在給張韜臉上貼金,他那段歷史在南方可是官兵如匪搶奪民財的鐵證,但是放在後世的經驗裡,在一場決定國家生死的戰爭中,無論什麼體製的國家都玩過戰時經濟體製,就算財大氣粗的美國也在二戰時搞過石油配給。相反不用這種招數的國家要麼最後失敗了,要麼就隻能靠盟友的接濟才能苟延殘喘,比如被很多德粉拚命鼓吹的德國,德國士兵在斯大林格勒前線忍飢挨餓的時候,德國的工業生產力還有一大部分在生產不必要的民用商品。有人說它的失敗是不該同時挑戰全世界,但是有一點不要忘記,那就是他直到1943年以後才開始進入全麵戰爭狀態,但這個時候才想起來自己的生產力跟不上前線的損失,卻已經為時已晚。

至於體現動員能力的正麵例子,我們就不說德國的死對頭蘇俄了,就說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在08年先是一場南方罕見的冰雪災害,緊接著80級大地震讓半個中國為之震顫,接連兩場波及麵甚廣的自然災害體現出了什麼?除了義無反顧的解放軍,除了體現人性或閃光或黑暗的事例之外,大夥有沒有看出國家的動員能力在災害發生的瞬間所展現出來的力量,災後一小時駐地部隊就開赴災區,二十四小時內儲備物資已經到位,隻是災區交通斷絕無法運送,於是就有了中國空降兵冒死傘降偵查災情,就有了部隊官兵負重幾十斤翻山越嶺,就有了陸航飛行員在復雜地形單輪著地運送物資與傷員,就有了災民抱怨食物不可口要改善夥食……有人說這都是解放軍的功勞,但軍隊不也是國家的一部分嗎?沒有政府的調配物資,沒有地方上的各種支援保障,你讓當兵的怎麼去救人,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動員體係又怎麼能行雲流水般的完成抗震救災、災後防疫、地區重建呢?大夥還記得「對口支援」這個詞嗎?

如果有誰不服,認為這和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動員能力和控製力無關,那麼可以參考日本的311,有誰還記得鬼子災民的嗷嗷待哺?有誰還記得拒絕向災區挺近的自衛隊?有誰還記得因為不合進口規格而拒收別國支援的毛毯?有誰還記得咱捐贈的物資還要自己去找卡車運往災區?有誰還記得那一家東北腔的日本人想逃離日本卻去蹭中國撤僑的車隊(日僑東北遺孤),有誰還記得鬼子的軍事基地都被沖得一塌糊塗一票嶄新的f-2直接報廢(兩億美元一架,海嘯不比地震,日本人寧可讓老舊的f-15先跑,而犧牲了全新的「先進」戰機。)有誰還記得為了糊口而被迫在東京***的福島災民?當然有人說日本女人不在乎這個,所以這條不算。可是說好的全民防災救災呢?說好的從小教育應對災難經驗豐富呢?說好的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救助別人的高尚素質呢?說好的發達國家技術先進怎麼連一個超長機械臂的水車都沒有還要咱捐贈呢?有人說這是因為福島核電站的這個意外,讓很多預案沒有了用處,麵對這種災難就是自衛隊拒絕進入災區也是情有可原的……那咱第一個在大山之間濃密的雲層中跳下去的少將怎麼算?自衛隊的各位將軍們倒是站出來一個帶個好頭啊!

所以說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在和平時期體現在防災救災的動員能力上,同時也可以套用到軍事領域,比如馬航370失聯了,一艘護衛艦第一時間殺奔疑似墜機地點,後麵跟著一大群各類船舶,天上十顆衛星緊急變軌盯死了那片海域,這才讓幕後黑手無處下嘴幾次變更失聯劇本。雖然到現在還是個不明不白,但如果這次是某熱點地區出現了戰爭的跡象,南海某國要和咱開戰,到時候趕過去的可就不是用來搜救的船隻了,飛過去的也未必是用來找殘骸的,天上的衛星們不間斷的盯著人家看,雖然分辨率差點有些馬賽克,但是咱也知道他在乾什麼,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後邊的劇情,為什麼整個東盟和咱有領土沖突的國家,都不敢開第一槍的道理就顯而易見了。

薑田因為一次意外,很遺憾的不能再看著中國如何崛起了,到了這個時代卻也趕上了另一版本的崛起大戲,他和張韜商量了一番,決定在北伐蒙古之前開講動員學,其實也是要靠這場不需要全國動員的戰爭來完善自己的動員體製。要知道在後世若沒有03年的非典疫情,又怎麼會有全國疾控應急係統,大家再看地球上鬧點什麼瘟疫之類的東西,可還有如03年那般人心惶惶嗎?在這個時空中,因為很多東西還沒有出現,所以薑田無法建立起後世的那套係統,再說他隻是從各種渠道知道了這其中的一鱗半爪,指望著靠這麼倆穿越者就能將三、四百年後的體係照抄出來,這本身也是癡人說夢。具體到現在的問題上,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因為生產力不足而導致的物資匱乏。

別看二十一世紀的主要國家軍隊之中,士兵們對各種罐頭是深惡痛絕,就連一直艱苦樸素的咱們也都在部隊中普及了野戰餐車,可放到這個時代,就算是運籌帷幄的將軍們,在軍營中都吃不到此等美食。罐頭那種東西雖然好,可憑中華現有的工業實力,是不可能保證十萬大軍出去打一年都能吃上罐頭的,最後也隻有條件最艱苦、作戰環境最惡劣的少數部隊能獲得罐頭補給,也就是後世所說的野戰口糧。一般的部隊還是要靠炊事兵們在行軍的間隙解決問題,但是這個時代普遍的夜盲症與營養不良卻困擾著張韜,尤其是北伐蒙古,若是營養跟不上很難發揮軍隊的戰鬥力。原先的行軍乾糧中,除了傳統的饅頭、大餅加鹹菜之外,已經配備了他抄襲出來的解放軍另一痛恨至極的口糧——壓縮餅乾!

為了保證營養均衡,尤其是在很難補充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草原上,新一代廉價的行軍口糧閃亮登場了,這其中由薑田主導開發的,裝在壇子裡密封保存的,用來代替昂貴的水果罐頭的就是番茄醬!當然這個時候的番茄醬和後世出售的番茄醬是有本質區別的,這是真正用新鮮番茄切碎煮爛之後加鹽密封在壇子之中,一個壇子的裝載量差不多夠一個班的士兵一次性食用,京郊的部隊試用時反應十分良好,炊事兵花樣翻新的發明了很多適合它的吃法,最受歡迎的就屬番茄疙瘩湯了,不僅做起來十分簡單還美味可口,紛紛表示若能天天吃到這種夥食,那真是打到天涯海角也不怕!

薑田看了反饋報告之後隻說了一句話:「胡扯,真要是天天讓他們吃這個,用不了一個月就能把廚房拆了。」

除了番茄醬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新作物製成的食品,京郊黃莊去年種植的那些東西除了少數供給了皇宮之外,大多數都用來做實驗和生產成儲備了。就在張韜琢磨著是不是讓一支部隊拉練一番,試驗一下這些東西的實際效能時。誰都沒想到最先列裝野戰食品的並不是陸軍而是海軍。因為新學期即將開始的時候,一個人風塵仆仆的騎著快馬趕到京城,一路不停的跑到薑田府邸門前之後,也顧不上喘口氣,翻身下馬急急可可的要求見薑大人。這時的薑田還在和那五個特別培養的研究生探討動員體製,等接到了消息之後略一沉吟,便讓此人直接來到這間僻靜的教室中來。

「李修遠參見大人……」一身風塵的李大船長眼睛瞥見了其餘的五人:「大人,此事機密請容我單獨與您細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