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節、無事獻殷勤(1 / 2)

加入書籤

在堺港高調的展示肌肉和薑田一直宣稱的平等外交是背道而馳的,在一個主權國家的港口設置軍事管製區也是中華朝的第一次,但泊位附近實行軍管是德川幕府同意的,中國人的防線外還有德川家的士兵站崗,再說這年頭也沒什麼國際法,所以除了百年之後有人對薑田這種宣示武力的行為不以為然,認為是小題大做之外。就沒人覺得這有什麼不妥,更何況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中華的外交行動更是頻繁的出現這種炮艦外交,所以薑田又被認定為這種模式的開創者。

既然已經到了日本,薑田反倒是不急於北上京都了,僅僅是第一個登陸日,他們給這些小矮子帶來的沖擊就足夠消化一段時間了,更何況薑田還準備在文化上欺負一下日本人,所以絕對不能表現出中華急於讓條約生效的樣子。

「藤原大人,您也是了解中華文化的飽學之士了,鄙人這次來到貴國,就是要加強兩國的文化交流,所以你這個主人可是要讓我見識一下純正的日本文化呦!」

「哪裡哪裡,彼國陋技皆師從於中華唐、宋兩朝,然吾民愚魯未能習得盛唐之萬一,您不要恥笑才好。」

藤原的話不僅僅是客氣,在很多日本官員心中,認為這就是事實,雖然承認自己不如別人是很沒麵子的事情,但是這些天皇係的官員從西征朝鮮失敗時就明白,日本依舊落後於中國這個老師很多。但是那些該死的不尊天皇的將軍們,一次次的錯失日本學習先進文化的機會,如果能還政於天皇,讓他們來管理日本,是絕對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薑田不知他們心中所想,還以為日本人過度謙虛的毛病又犯了,但他也知道藤原說的是事實,日本文化的基礎是唐宋時代的中原文化,到了現代很多被當成是日本特色的東西,幾乎都是抄襲而來,比如薑田剛剛體驗過的茶道,現在跪坐著的榻榻米,生魚片、佛教、甚至是日本刀!如果說真的有什麼是他們原創的東西,那也就剩下無恥的民族性格了。

深知這一點的薑田不會擺出一副「老子很鄙視你們」的姿態,既然日本人聊天講究「上品」,那咱就跟你們「品」上一把:「藤原大人過謙了,餘求學之時,曾聽聞日本自唐宋之後一直保留著前朝遺風,雖中華早已日新月異,彼邦卻依然如故,在下心馳神往,這次借公乾之機,定當觀摩一二,藤原大人就不必推辭了。」

聽薑田這麼一說,無論是否聽得懂中文的日本官員,都不自覺的挺直月要杆,這本來是後世的日本人給自己遮羞的借口,用來掩蓋自己古代文化成就過於貧瘠,完全靠學習中國才擺脫野蠻人稱號的事實,順便無限拔高唐朝的地位,來為自己忘恩負義的行為找的理論依據。

但是這個時代的日本人可不敢這麼想,那強悍無匹的戰艦就停在港口,很明顯這個新生的中華朝比明朝還要強大,雖然兩國的條約還沒正式生效,但民間的貿易往來已經將許多中原的物產販賣過來,使這些他們更加清楚兩國實力的巨大差距。本來已經放低了身段的日本人一聽薑田的這個評價,自然是感覺連骨頭都輕了幾兩,就算以前也有人這麼想過,私底下也這麼說過,但能從一個中國官員的嘴裡獲得承認,這心情可是不一樣的。

薑田不知道,自己無心的一句奉承話,能讓這些日本人的自豪感瞬間爆棚,也將他劃入到了「日本真摯的朋友」這個範圍裡。以至於日本從今以後自吹自擂的宣稱,雖然自己一直沒能追上中華進步的腳步,但卻完整的保留了偉大的唐朝文化。誰要是對此有異議,對不起,這不是我們說的,而是偉大的薑夫子對我們的評價。哪怕有人指出這隻不過是薑田的外交辭令,算不上是學術鑒定。可你要當著他們的麵說出這個事實,他們馬上就擺出一張「我不聽,我不聽,我就是不聽!」的賤樣。

當薑田的馬車行駛在日本狹小的山路上,日本人又一次見識到了什麼叫財大氣粗,更是直觀的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為什麼?因為這些馬車的車軸是鋼製的,並且安裝了第一代的滾珠軸承,雖然這種手工打造的產品比後世的軸承摩擦阻力大了很多,但是和傳承了幾千年的木車軸相比還是輕巧了太多。而且鋼製車軸的承重能力也比木頭高,再加上車廂使用了很多的鍍鋅板,在堅固程度不變的情況下重量大減……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後來為了安全起見,這批外交專用馬車做了防彈處理,車壁采用「硬木—鐵板—硬木—鐵板」的夾心結構,其防護水平達到現有的火槍無法擊穿的程度,但重量嚴重超標,這也是為什麼薑田要大力發展滾珠軸承的原因,結果就造就了這種超豪華的雙馭四輪馬車。

這種車剛剛問世,除了皇宮中留下兩輛之外,剩下的兩輛全運到了日本,別說是沒見過世麵的日本人,就算是去過中華的藤原看見這車之後都眼睛發直,可他們也隻能看在眼裡饞在心頭,這輛車一看就價格不菲,絕對不是自己能用得起的。薑田為了裝大尾巴狼,自己單獨坐了一輛,身邊隻有兩個日本婢女相陪。而張環與吳遠則和喜子擠在一起,他們名義上隻是薑田的隨從,所以對外說起來還不如喜子這個副使身份高。

「這軸承果然不凡!以前隻聽說有了此物便可大幅度提升運力,我對此還不以為然,今日一見當真是……」張環又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內心的震撼了,跟著薑田學習也有一段時間了,科學知識也亂七八糟的學了不少,不過學得越多越發現,薑田偶爾流露出來的玩世不恭是對這個世界的不屑。

「鋼鐵的軸承和車架不僅堅固輕便,更重要的是減少了馬匹的用量,前朝馬政受人詬病,現在一匹馬可頂過去三匹,無論是軍隊還是民間,這好處可太多了!」吳遠想的比張環要多,他更知道薑田反對過早北伐,本身就是想等這些劃時代的產品問世。

激動了半天的張環又嘆息了一聲:「可惜這軸承製備不易,現在還不能工業化生產,若是父皇能將北伐的軍費用於建廠……」

他還沒說完,就被吳遠用眼神製止了,示意車裡還坐著一個太監呢!而喜子也不愧是皇宮裡歷練出來的,此時的他坐在靠門口的位置上,低著頭斜倚在車廂裡,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看上去就和睡著了一樣。別看喜子年歲不大,可宮裡那麼多的故事教會了他如何自保,知道什麼時候該裝糊塗。

吳遠贊賞的看了他一眼,以前沒發現這小子還如此機靈。於是他接著張環的話說道:「咱們千裡迢迢跑來日本,不就是為工廠、為海軍賺錢來的,可見陛下還是重視工業的。」

獨自占著一輛馬車的薑田,現在也沒閒著:「這麼說你們倆的老家就在這京都的附近了?」

「是的老爺,那隻是一個很小的村子。」其中一個漢語學得比較好的連忙回答。

本來隻是想了解一下京都的風物,不成想這倆人竟然是一個村子出來的,這也是因為薑田從沒有關心過她們,否則不會漏掉這麼重要的信息,順便說一句,這藝妓將臉上的乾粉擦掉後,容貌遠沒有想象的那麼漂亮,這種身材矮小、姿色平庸的女人,在薑府實在是不引人注意。

京都,一個無論是名字、建築格局、文化都被打上中國烙印的城市,作為天皇的居所,曾經的文化中心,唐代建築風格的集中保留地,二戰中不管是不是因為梁思成的建議而沒有遭到轟炸,這都為後世提供了一個窺見唐代建築的絕佳範本,當然這座城市也的確沒什麼轟炸的價值。

薑田其實對這座城市還是有些憧憬的,可當真看到它時卻發現後世那些照片中漂亮的建築,現在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雖然算不上破敗不堪,但絕對是晦暗陳舊。薑田知道後世的京都古建築是二戰後重新修繕的,肯定不會多麼的光鮮亮麗,現在天皇吃飯都成問題,當然沒錢修房子,可也沒想到會是這麼一番景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