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節、 經濟來搭台(1 / 2)

加入書籤

?

不出所料,薑田的非主流行為瞬間引爆了禦史言官們的槓精之魂,各種彈劾如雪片般蜂擁至張韜的案頭,據整理文案的太監爆料,彈劾薑田的奏折比其他所有的奏折加起來都多。

但是張韜對這些彈劾卻不以為意,大多數連看都沒看就扔一邊了,或者是讓太子替他審閱一下,看看有沒有新鮮的內容。這樣一來大夥算是明白了,他張韜本來就不是一個按套路出牌的主,又怎麼會在乎薑田在底下狐假虎威呢。

張皇帝也不是完全的不聞不問,他其實一直都很好奇,設立直轄市撥付的資金雖然沒人敢動手腳,但是也不夠支持薑田搞出這麼大的動靜,那麼他的資金來源是什麼?

招商引資,在二十一世紀屬於那種被引用的讓人耳朵起繭子的詞,薑田也不止一次的在張韜麵前提到過類似的方案,但是張韜作為改革初期穿越的人士,對於這個威力極大副作用也不小的辦法總是有些莫能兩可。

薑田當然知道他的顧慮是什麼,畢竟在張韜穿越的時代,國人曾對國家無任何外債而引以為榮,借錢發展一般來說被當成是寅吃卯糧的敗家子,尤其是將其放大到國家層麵來說,的確要慎之又慎。

成立特區的意義也就在於此了,薑田必須展現出自己的執政理念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而關鍵的一點便是能找到投資並利用好手中的資源,按照設想的那樣發展起來。至於和地方上的一些黑惡勢力鬥法,完全不在張韜的考察範圍之內,因為如果是他來推廣新的政策,根本就不用在乎丐幫與小地主的各種反抗,他的手段隻能是更加激進與徹底。

那麼薑田是怎麼來尋找投資的呢?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

「本官準備在秋分之時,於天津城下舉辦一場商品展銷會,屆時廣邀海內外商賈前來,展示一下自己家鄉的特產,同時也能拓展一些財路……」

一邊和被他召集起來的商人們介紹著「秋交會」的相關概念,薑田同時手中還拿著一根教鞭一樣的竹條指著自己麵前的沙盤:「天津衛以東都是一片澤國,水路縱橫阡陌,鹽鹼地眾多,用來種糧食暫時是不用考慮了,但是其臨近港口,近有貫通運河之便,遠有揚帆大洋之利,若是用來建設工廠與商業集市,想必還是大有可為的。」

這些畢恭畢敬聽著薑田口若懸河的商人們,既有急於翻身的晉商,也有差點弄巧成拙的鹽商,同時還有以劉家為代表的,溝通口外的胡商。可以說是在短時間內將天津周邊的幾大商人勢力都給網羅過來了。至於遠在夷州的閩商代表鄭家,也有個常駐京城的管家一類的人物前來點卯。

聽了薑田的講述之後,大家算是對他的構想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城東一直到海邊的土地雖然平整,但正如薑大人所言,鹽鹼地、河灘地居多,打魚的比種田的人多,若是放在前明的太平年景,就算是貧瘠的土地,也是有人願意佃租的,何況這裡的土地因為河道淤積,並不算是貧瘠。可如今人口大幅減少,那裡早就是一片荒涼,除了一些半耕半漁的村落外,著實沒什麼值錢的東西。

所以薑大人將這些無主之地劃入新城區,規劃了一個從天津城下直至海邊的工商業走廊(詳見後世京津塘),不過這麼大的麵積,恐怕就是用一百年的時間也不可能達到薑大人的預想吧?

似乎是看出了他們的顧慮,薑田緊接著說道:「這個規劃隻是最終要實現的目標,我們要將眼光放長遠一點,做到背靠京城、麵朝大海,上可出關進入遼東,下可順河直達江淮。其中的關鍵就是朝廷正在主持修建的馳道,這條東起天津港西至張家口的馳道,一旦修建完成,將成為貫通整個京畿的血管,其意義不亞於當年秦始皇的秦直道!各位應該不會對朝廷修通這條路的決心有所懷疑吧?」

眾人連忙搖頭的搖頭擺手的擺手,表示當然堅信此路一定會貫通,並且會創造出比歷史上更加輝煌的作用。

聽他們表忠心之後,薑田才接著說道:「所以這是一條大動脈,而我們要在其上創造出無數支脈甚至是毛細血管,使一條線最終擴散至整個麵,讓其真正成為北伐草原的糧倉與軍械庫。那麼為了讓你們這些鳳凰落到我這棵梧桐樹上,我打算這麼辦……」

這下,就算是對政治一竅不通的也搞明白了,如果說那條馳道是樹乾,薑田規劃的城市就是樹根,而樹冠就是剛剛光復的草原,至於這個樹的樹冠究竟能蔓延到多大?就看這裡的樹根是否足夠堅實了。至於將自己比作鳳凰這種事情,大家都選擇性的當做沒聽見。

開放港口隻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要將這裡打造成鬆江那種紡織中心、景德鎮那樣的瓷器中心、再加冶金、軍火製造、這就需要全國數得著的錢莊來這裡開分號,為這些商人服務。那這裡又成了金融中心!人多了肯定相關的配套服務也要搞起來,例如餐飲、住宿、各種牙行與明的、暗的行會,難怪薑田第一步就先敲打了本地最大的幫派——丐幫!

前景雖然很美好,可現實是這個城市連一條像樣的路都還沒有了,僅憑一個空想的繁華大都市,怎麼能讓這些金主掏錢呢?回想起自己在老家用t各種忽悠客戶、忽悠上級檢查的事情,薑田總覺得這是老天爺在和他開個惡劣的玩笑。

「之所以邀請你們前來,這自然是有原因的。」薑田見他們已經有些意動,就是還有些舉棋不定或懷疑自己的預測,連忙使出來前世的技巧:「大家都是這京畿附近最有實力的,也是對京城的各種傳聞聽得最多的,老實說陛下派我前來就是作為他的替身,在這皇城的眼皮子底下革故鼎新,試試新的法子好使不好使,若是諸位信得過我薑某人的生財之道,不妨也對陛下貢獻一份力量。」

這話就說得太明白點了,眾人有點轉不過彎來,天底下哪有這樣直白嚇唬人的官員?而且還是封疆大吏一般的品級!不過薑田賺錢的本事大家還是有目共睹的,但那都是賺得小錢,和一座城市的基建資金比起來,絕對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提。更何況這個世界還沒有成熟的相關產業,哪怕你有足夠的資金,也不可能買來足夠的材料蓋城市啊!

這就是明末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個生產力拐點的現狀,規模效應讓一些人富裕了起來,但有限的投資渠道與動盪的政治環境,讓土財主們隻能將銀子鑄成一個個大銀錠子埋地裡。有錢沒地方花的結果就是各種在享樂上的一擲千金,卻沒能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

「所以本官想出來一個新的投資方案,由政府提供辦廠所需的土地與技術,你們出資金進行建設,日常管理由你們做主,但工廠的各項規章製度須由雙方商定,生產的產品以市價上市流通,年終按股本和政府進行分紅!

當然你們也可以用低價將商品售賣給政府,差價用以抵扣年終分紅,或者不用來分紅,而是贖買政府手中的股份,股值以當時市值為準,直至這個廠子變成你們自己的。」

這兩種辦法的優缺點都是顯而易見的,和政府分紅,就意味著工廠有了一層官衣,這對於一直追尋著權力庇護的中國商人來說,可是十分優厚的選擇,要知道在前明的時候,這些坐商如果不主動的拿著乾股投效給一些實權人物,是會被各種勢力刁難致死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遮天:葉凡稱他為最強 無限世界的吞噬之旅 逐道在諸天 超級教師 穆少夫人又掉馬了 她切回滿級大號了 癡纏 元希修真錄 重生超模 巨星問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