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喊救命(1 / 2)

加入書籤

平定金鄉白蓮教叛亂之後,袁方隨軍來到登州就任七品推官,掌理登萊刑名、贊計典;葉廷桂作為登萊戶部主事也在登州走馬上任。

袁可立上任登萊巡撫之初,也是千頭萬緒,各種的忙。

這一年是遼東十分危急的一年,遼陽、廣寧相繼失陷,遼東經略袁應泰自殺。在此危機關頭,天啟皇帝朱由校加袁可立右僉都禦史,巡撫登萊等處地方、備兵防海、贊理征東軍務。

袁可立給袁方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收殘兵。

收殘兵是袁可立七條方略中的第一條。遼陽、廣寧失陷之後,有數萬之眾的明軍散落在關外,這些散兵遊勇若據之不納,勢必被建虜所用。

袁方初來乍到,不熟地理,更不諳水性,派去執行收殘兵的任務,必定是兩眼一抹黑什麼也做不成。袁可立考慮到了這一層,所以他把熟悉水戰的忠勇校尉沈壽嶢調給了袁方。

在剿滅白蓮教的戰鬥中,沈壽嶢與袁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這次把他調到袁方麾下,他是欣然前往。

袁可立沒有撥給袁方多少兵馬,隻給了袁方二十名驍勇的家丁,加上袁方身邊的幾個隨從,袁方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支小部隊。

現在袁方身邊有張從、袁福、袁二寶、蔣建良和沈智五個隨從,這五個人中除了二十八歲的沈智,全都跟袁方差不多大,沈智雖然隻有二十八歲,但是看上去十分的老成,加上體格健壯,又是個黑臉漢子,外表看上去足有三十五六歲。

沈智是個尚武之人,他是相信加入白蓮教可以練就刀槍不入的神功,才誤入歧途的,入了白蓮教之後他才知道上當受騙,白蓮教根本就沒有什麼刀槍不入的神功,所謂的「刀槍不入」隻是誘騙人們加入白蓮教的一個宣傳。

當他發現的確有一位刀槍不入的神人之後,他立即相信這個擁有金剛護體神功的袁方就是自己精神上的宗主,也就是神宗,這也是他決定追隨袁方的唯一原因。

袁方作為登萊推官,在登州也有他的推官府,他的推官府就設在登萊府的大院內。

當天,得到將令的沈壽嶢就來到袁方的推官府,對袁方拱手道:「袁方兄弟,壽嶢受袁撫台指令,前來報到!」

「沈大哥,有你前來助我,這次收殘兵的任務必定能夠完成。」袁方高興道。

沈壽嶢隻比袁方大一歲,他今年一十八,是陳有容最小的兒子,他靦腆地對袁方道:「袁方,我們雖為兄弟,但你畢竟才是我們的頭,在這裡我們直名字就好,莫要大哥大哥的叫。」

「好兄弟,就聽你的。」

……

招收兵馬對袁方來說已經有了一些經驗,但是這次招收與在家鄉募兵又有區別,在家鄉的時候,由於袁家的聲望,把募兵的大旗一樹,就會有很對鄉親前來應招;而此地卻是難民和殘兵的集散地,袁方要在此地招募他們,事先沒有好處拿出來是得不到他們的響應的。

這天天蒙蒙亮,袁方就領著他的二十幾多名家丁在東城門與沈壽嶢的兵馬匯合,沈壽嶢帶來了一百多名精兵,兩隊人馬合兵一處開出了東城門。

出了城便是一片淒涼的景象,城門外上百上千戶的難民生活在這裡,他們都是因為戰亂而從遼東逃到這裡來的,這裡的難民多都是遼民,當然其中也不乏殘兵遊勇。

由於吃不飽,平時難民們一個個很晚才起床,這些難民所謂的「床」,大都是用乾草席地鋪就的,許多家庭依著牆根搭起一個草棚子,就是他們臨時的家了。

今天難民們一反常態,早早地就起來了,因為他們聞到了誘人的牛骨湯的香味。

袁方在城門口架起了二十口大鍋,十八口大鍋熬小米粥,兩口大鍋熬牛骨湯,並在現場拉起了一條橫幅,橫幅上寫著:「要想吃飽,就打回老家去!」

牛骨湯的肉香味吸引了難民的圍觀,正在難民們熱烈議論的時候,袁方向他們宣布,隻要報名當兵就可以喝上牛骨湯和小米粥。

袁方剛宣布完,就有好幾百圍觀的青壯要求當兵,場麵一下就熱鬧了起來,由於人數太多,家丁和兵士全都出來維持次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人在鬥羅可穿萬界 天玄戰神楊玄 綜漫之最強訓練家 華夏文道世界 神農決淩風李詩雲 開局一群原始人 東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 網遊:開局獲得神級天賦 穿越火線之幽靈狂襲 替嫁新娘:億萬老公寵上天夏夕綰陸寒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