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煉字(1 / 2)

加入書籤

「這麼多?」

老人一下給出了一堆他自己嘗試填的字,直接把李承天看眼花了。

他很疑問,在老人說完了自己的嘗試後,不由便問:「這麼多字,就沒有一個是合適的?」

「當然沒有。」老人臉上顯出落寞,「這個字可不是填的多,就能填的對的。我這麼多字,每個寫上去,看起來都像回事,但其實都各有各的缺點,同時,它們也都與整首詩,其他的字句,缺少關聯。」

「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個字是真的不容易想的。我老人家想了很久了,也沒個所以然來,不然何必在這一個人喝悶酒。」

「一個人喝悶酒?」李承天皺眉撇嘴,「你這悶酒可是真悶的有滋有味。」

「你管我。」老人傲嬌了一下,吹了下胡子,「快點搞定它,早早回去見你的朋友。」

「我試試。」李承天將注意力重新回到詩和老人的例子上,看了一會兒,忽然想到,這情形,好像上學時候,書上說的詩詞中的煉字。

不過他不能勘定,隻是約扌莫有個印象,於是便向係統請教。

係統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這讓他填寫第三個字,確實是屬於詩詞中的煉字。

確定了是煉字之後,李承天便讓係統給他搜索煉字相關的書籍。

他想先弄清楚煉字的情況,然後再去用煉字的方法去解決這首詩空缺的那兩個字。

磨刀不誤砍柴工,熟悉煉字的含義和方法,並不會耽擱他太久的時間,知道之後就能幫助他煉字,解決問題,這其實很明智。

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知道問題應該怎麼解決,而不是無頭蒼蠅一樣,隨便胡亂來。

係統一如往常的迅捷,一瞬就給他整了一堆關於煉字的書籍和文章。

書籍是一些詩話,文章則是一些對煉字的分析講解。

李承天先是翻了翻詩話,發現詩話裡講的,多半和故事一樣。

比如這兩個:

後蜀何光遠《鑒戒錄·賈忤旨》:「﹝賈島﹞忽一日於驢上吟得:''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煉之未定,遂於驢上作『推』字手勢,又作『敲』字手勢。不覺行半坊。觀者訝之,島似不見。時韓吏部愈權京尹,意氣清嚴,威振紫陌。經第三對嗬唱,島但手勢未已。俄為官者推下驢,擁至尹前,島方覺悟。顧問欲責之。島具對:『偶得一聯,吟安一字未定,神遊詩府,致沖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韓立馬良久思之,謂島曰:『作敲字佳矣。』

陳舍人從易當時文方盛之際,獨以醇儒古學見稱,其詩多類白樂天。蓋自楊、劉唱和,《西昆集》行,後進學者爭效之,風雅一變,謂「西昆體」。由是唐賢諸詩集幾廢而不行。陳公時偶得杜集舊本,文多脫誤, 至《送蔡都尉》詩雲:「身輕一鳥」,其下脫一字。陳公因與數客各用一字補之。或雲「疾」,或雲「落」,或雲「起」,或雲「下」,莫能定。其後得一善本,乃是「身輕一鳥過」。陳公嘆服,以為雖一字,諸君亦不能到也。

雖然情節有起有落,故事很完整,看起來感覺不錯,但是看完之後,並不能讓他理解,煉字的具體情形——為什麼要煉字,要怎麼煉字,煉成什麼樣才算好。

所以他隻能去看相關煉字的文章。

快速的瀏覽了幾篇,最終在一篇《煉字的基礎和目的——文從字順》的文章中,找到了最明確的解釋。

文章把字比喻成鋪路的石頭,把煉字比喻成鋪路,句子比喻成路。說鋪路要石頭相互契合,不能一高一低,一大一小,一會方一會兒圓,這樣鋪成的路,最終肯定是不平整的,坑坑窪窪,坎坷曲折的。

對應到詩句上,就是每個字都要和諧共處的,不能光顧自己,不顧其他的。

並給出了理論上最佳的煉字結果:要無一字無來歷,牽一發而動全身。

什麼意思呢?文章把詩比喻成花草,說花草無一寸無來歷,即詩之無一字無來歷。花草的根自來自種子,莖自根與種子,葉自種、根、莖,花自種、根、莖、葉,而種子又自花來。

這在詩裡麵,就是第二字自第一字來,第三字,自第一第二字來……第二句自第一句來,第三句自第四句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神農決淩風李詩雲 開局一群原始人 東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 網遊:開局獲得神級天賦 穿越火線之幽靈狂襲 替嫁新娘:億萬老公寵上天夏夕綰陸寒霆 都市之至尊戰神沈飛陳依依 絕世邪神(邪禦天嬌) 我的遊戲角色是巨龍 玄幻:原來我是絕世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