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我欲成大事,豈可安於富貴?(1 / 2)

加入書籤

李寇歸客棧時,有兩三個鄉老來訪。

那是秦州流民裡的年高德劭者。

兩三人很是感激,有一個家中小孫體弱,一路又驚又怕中風寒,官府自是不開藥給流民的,李寇請渭州的大夫照看,隻消三服藥下去便好,又有避風的房屋,小嬰孩竟已能發出響亮的哭聲,這是完全好了。

李寇推朱文在前頭應酬,他在一邊聽了半晌,原來流民們已知曉李寇要立村寨,便有十數戶願意歸附,特請鄉老前來打聽消息。

李寇在流民中的印象並不很好,鄉老們也知道他是個脾氣不好的人。

隻是這人麵冷心熱,雖有些規矩,怕不是很讓人自在,但邊境之地,又初到渭州,能求一條活路已是不易,再求別的那便是不知足了。

朱文道:「大郎要開山,自然是要人的,隻是立村寨在城外幾十裡外,多有不便。」

有一鄉老,姓劉,已是四世同堂的人了,看他精神也矍鑠得很,頭腦也頗為靈活,連忙問:「既是開山,隻怕官府救濟那些糧草是不夠的?」

他的意思是開局如何解決吃的問題。

朱文回頭看李寇,李寇道:「有些錢,支應一年半載應當無憂的。」

鄉老們謹慎地問:「那就是賒糧了,不知租子幾何?」

李寇道:「也不知渭州地主租子幾何。」

劉老道:「咱們也打問過當兵的,多的是國朝天下普遍所用的『見稅什五』,若是主家租賃官田,怕是又要再加上些。又若要租賃耕牛之類隻怕更多。」

李寇心中訝異,見稅什五豈不是對半分土地產出嗎?

那還能給農戶留下多少口糧?

為了詢問清楚,李寇特請教朱文。

朱文道:「國朝天下南北莫不如此,豪民或開山,或租賃官田,再轉租給佃戶,無論南北,差不離都是這個分成比率。不過,國朝租賃,有三種方式,一是所產對半分,二是勞力出租子,也就是主家的自耕地,給佃戶耕種。還有一類就是佃戶花錢,租賃主家的土地。」

他倒是傾向於第二種。

李寇沉吟片刻道:「我與常人不同,我這人規矩多,往後當一一商議才定。不過這租子,我不能心安理得抽半,」他起身踱步,心中想道,「這年月既沒有化肥,我家那幾座山頭又沒有開發,全都是生地,隻怕第一年所產不多,能有現代五分之一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鄉老們眼巴巴看著,他們造打聽過了城外地主的租子,對半分之餘還要農忙時先為主家耕地收獲,另外耕牛之類,農具之類都要算租,能供應頭一年糧食的更是少之又少,唯獨這李大郎是個人物,他若租子少一些,他能去得山裡,大家也情願隨他。

李寇停下踱步回頭道:「我有決斷,諸位歸告大家:我這裡,地是我的,耕種在於你們自己,官府地稅自負,所餘糧食,我隻要一成。」

轟的一下,大堂裡坐著瞧熱鬧的三五個食客與掌櫃的、跑腿兒的、幫閒的俱都瘋了。

朱文駭然道:「如此大郎何來立足之本?」

鄉老們也道:「少君仁慈,隻是這麼低的租子……」

「此事不必再說,我又有一事,望諸位歸告鄉親,既要在渭州立足,須不可少了團結。我忝為主家,自當為鄉親謀慮前程,因此這豐年的一成租子,若有著實困難的情況,我自會減、免,尋常隻消送我便是。此外,一村之生活,唯獨隻有糧食是不成的,獸醫要有,鐵匠要有,乃至於略通水利的也要有,凡此種種人才,一成租子不可少了我,我又有額外勞務分成給他。農閒時候,我還要叫青壯年,修水利,架橋梁,此隻供應餐飯,卻無報酬。」李寇道。

鄉老們齊齊躬身,都道:「少君仁義如此,哪個還敢推諉?」

李寇又道:「頭兩年鄉親生活怕是要苦一些,待立村之時我自會勾買糧食,貸於願意歸附者,此是借貸,我也不收利息,但若要還時,卻要以同等麥子還我。另有耕牛,我若錢多自會買多一些,怕也不夠全村所需,因此到時開山墾荒,我要協同所有人一起勞作,男子在前頭開山,女子在後頭平地,若無疾病則老人們可在後頭耕種,這頭一年所產,怕是要按勞分配各家各戶。」

他又道:「到時,耕牛農具便要挨家挨戶照看。」

鄉老們再無疑慮,老劉擦一把乾癟的眼淚,隻一句:「果真得這樣的主家,咱們還有甚麼好說的?主家說怎樣,那便怎樣。」

李寇道:「口頭協約不成,都要簽訂契約才是。租一成,興修水利無報酬,若我有計較,眾位鄉親須幫我,此協約規定,可請官府監督——隻不知官府如何看待。」

掌櫃的嘆道:「這般主家,實在難以遇到。少君但能承擔,官府何必管它,經略使體恤農人,必不肯作難。」

隻是他說:「少君收一成租,何時才發家致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萬界之我開掛了 封神之雷震子 重回火線 我在大秦當廢物 豪也是一種生活 回到宋朝當暴君 我的手機可能穿越了 仙漁之路 混在九叔世界的日子 蒼穹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