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曠日持久的拉鋸戰(1 / 2)

加入書籤

劉備擺出一副極具威嚴的架勢,嚇得那名剛從地上爬起來的小兵渾身直打顫。

「主公恕罪!可是,有緊急軍情!」

「廢話!我又沒瞎,難道看不到有緊急軍情?!」

劉備像是抓住這個小兵當出氣筒一樣,自始至終沒給過對方好臉色。

意識到劉備表現得太過失態,諸葛亮隻好乾咳了一聲,以此來提醒劉備。

聽到諸葛亮的咳嗽聲,劉備才算突然緩過神來。

「咳……」

見劉備的臉色好看一些,小兵才顫顫巍巍地繼續解釋起來:「主公誤會了,在下要匯報的,並非是眼下的戰局……」

「那是什麼?」

感到十分出乎意料的劉備立刻反問道。

「額……」小兵遲疑了一下,然後將有些皺巴巴的書信畢恭畢敬地遞交到劉備的手上。

劉備遲疑地接過書信,一眼下去很快就把信上的內容掃了一遍。

「什麼?!」

隻見劉備騰地一下猛然跺腳,別說是小兵嚇得趕緊跪了回去,就連諸葛亮都被驚得渾身一震。

「主公,究竟發生何事了?!信上到底寫了什麼?」

劉備一言不發,臉色鐵青地把書信交到諸葛亮手上。

「軍師自個兒看看吧。」

諸葛亮納悶地接過書信,將上麵的內容看完後,完整看了一遍。

「這……這怎麼會……?!劉琦公子竟要獨自突圍逃走?!」

「真是關鍵時刻,人心離散啊!」

劉備恨鐵不成鋼地說了這麼一句。

「主公,亮建議還是不要抱怨,先派人攔住劉琦公子吧!」

「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要走就隨他好了,反正他留下了三分之二的兵馬,也沒有什麼對不起我們的。」

事實上,劉備打一開始就把劉琦當成一麵用來名正言順在荊州立足的大旗幟。

現在劉琦走了,還隻帶走了麾下三分之一的兵馬,這在劉備看來,對他自己非但不是壞事,而且還是值得慶祝的好事。

因為這樣,他就能名正言順地接管更多的荊州兵馬了。

當然,前提還是他得能守得住此次曹軍的進攻才行。

然而諸葛亮可不這麼看。

眼下局勢如此不妙,將士們已經有十分之一左右開始倒戈相向,這種危急關頭,應該團結任何有生力量,先想辦法度過這次的難關。

說白了,現在還沒到考慮在荊州內部爭權奪利的時候,外患還沒解除,想爭奪兵權未免太提前了些。

「軍師當真覺得沒有劉琦公子不行?」

劉備甚至還有些不服氣地這麼反問。

「主公啊,眼下這個節骨眼上,恐怕是沒了誰都不行。」

諸葛亮的意思是,這種危急時刻,任何人都是重要的。

「好吧,時間緊迫,眼下也容不得你多想了,就按照你的意思,咱們先派人去把劉琦公子請回來!」

諸葛亮趕緊道:「主公,派人恐怕是請不回來!還請主公在此坐鎮!亮親自去勸說公子留下!」

本來,劉備是真心不想接受諸葛亮的這個建議。

眼下大敵當前,將士們無緣無故叛亂,他正是需要諸葛亮留在身邊替自己分憂的時候。

這個時候,諸葛亮卻偏偏要去理會那個工具人劉琦,這讓劉備著實有些鬱悶。

同樣還有一件事,劉備非常清楚。

那就是不能讓諸葛亮失望,特別是在這個非常時期。

另外,挽留劉琦的好處對於劉備本人而言,也並不是那麼難以理解。

硬要說的話,其實他隻是不願意這麼做而已。

「好吧,軍師,那此事就全托付給你了。」

「主公放心,亮定當竭盡所能,留下劉琦公子!」

諸葛亮沒有察覺到劉備心中的真實所想,信誓旦旦地保證道。

送走了諸葛亮,劉備開始認真地派人打聽其他城牆將士們向敵倒戈相向的原因。

而他自己,則親自到陣前,以強大的氣場壓製所有人,以免有人再效仿之前那些將士們投敵。

親身壓陣確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處劉備抵達最前線,那些正心猿意馬的將士們收斂心神,不敢再繼續胡思亂想。

勉強控製住麵前這一片的情況以後,劉備開始進一步整頓周圍的軍紀,加派人手看管第一線的情況。

如果再有任何人在交戰時與敵人搭話,一律嚴懲不貸!

立下這樣的規矩,使得劉備總算能夠勉強控製住西城門的整體局麵。

——

襄陽東城門。

喬裝打扮成普通士兵混入隊列中的劉琦,此刻正鼓足勇氣,準備隨同樣偽裝過的徐庶一起,大開城門,而後順著東方一路殺出一條血路,逃亡江夏暫時歇腳,再乘船一路趕往江東。

說起來容易,可實際上,這是非常了不得的驚天計劃。

「公子!劉琦公子——」

就在劉琦準備下令開城門的一剎那,後方傳來如海浪板此起彼伏的呼喊聲。

有人在呼喊自己的名字。

劉琦確信自己沒有聽錯。

他看向徐庶,得到的卻是一個堅決的答案。

「公子,快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聽聲音,是諸葛先生。」

劉琦有些於心不忍置這個曾經幫助過自己的年輕謀士於不顧。

「公子!諸葛亮此次定是要規勸公子,誘使公子留在城內,給劉備陪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繼任太守開始三國 小黃人的世界之旅 暴君爹爹的團寵小公主 天王歸來張軒夏夢 桃花源簽到一個月,被向往曝光了 休閒林樂 重生從藝考開始 凰妃之一品嫡香 穿越之我在大唐開連鎖 青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