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趙吳共利列傳·共尉傳】(1 / 2)

加入書籤

【共尉傳】

共尉,首任長沙侯共敖之子,始皇帝二十年生。

共尉曾擔任長沙營主將、陳郡郡尉等職,最初時為黑夫身邊的五百主,他繼承了父親共敖的膽略,作戰勇敢,料敵機先。

共尉的成名之戰是率領一千短兵親衛乘靈渠舟師,順湘江而下,穿洞庭過雲夢,直取嶺南,被黑夫稱為「十萬雄兵」。

隨後,共尉在北伐軍中一係列亮眼表現迅速讓他晉升為軍界新星,當陽長阪坡之戰、荊州樊城之戰、死守襄陽之戰等數次大戰得勝後,共尉在黑夫帳下的上升速度僅次於韓信。

宛城之戰、鄧林之戰後,共尉就任江漢戰區副司令,攜黑夫麾下最精銳的一支百勝之師,東征討楚!

攝政二年末,共尉受封臨江候,爵徹侯,食邑一千,又襲其父共敖的食邑,食邑達到兩千五百戶,隨後幾年又不斷加封,食邑三千戶,成為夏秦開國元勛中最豐厚的人。(吳芮的三萬戶食邑非實封,而是其麾下管理的越民數量)

共尉的功勛本來能夠讓他調回關中充當九卿職位,但他甘願為黑夫鎮守殘破的東楚之地,歷時十餘年,將石頭城這座小邑發展成有民三十萬的建康城,足以證明其在為政方麵也具備不小的能力。

更難得的是,共尉繼承了父親共敖的赤膽忠心!

在韓黨叛亂之際,共尉沒有像其他地方要員一樣擁兵自保,而是積極調度江東、江南一地的軍隊,封鎖韓黨的東路與過江的退路,將叛亂的範圍控製在淮南一帶,極大的減少了淮南韓黨叛亂造成的破壞。

攝政十五年秋,趙佗的大軍尚未到達,共尉僅憑借江東一地的軍隊便擊敗了韓黨叛軍主力,隨後配合趙佗達成全殲的戰果。

由於早年間共氏在鄢縣的族人皆被偽帝胡亥屠戮,共敖的其他兒子也不幸夭折,共尉並不像其他南方派係的大員一樣有龐大的宗族勢力羈絆,這也讓黑夫可以放心的把他安排在極為重要的武昌。

攝政十七年,共尉調任武昌守,治湖北七年,宵小絕跡,民富庫足,時有旅人言:「武昌之富、襄陽之庶,雖關中千裡沃土不能及也!」

攝政二十年,共尉治湖北有功晉封楚侯,成為一字侯當中享受封邑最多的人,但共尉的生活卻並不奢靡,甚至有些不合身份,他時常教導兩個兒子謹言慎行,少與權貴結交。

令朝臣驚訝的是共敖共尉父子皆為先登猛將出身,他們的後人卻十分謙遜儒雅,共尉的兩個兒子雖無大才,卻是不折不扣的模範秦吏,後來都在南方郡城中做到了一曹主事的位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開出租闖進爆炸火海救人全網直播 我的姐姐是惡役千金大小姐 鬥羅之金牛神斧 三國之從槍挑鄒氏開始 一胎五寶:甜心媽咪不要逃 吾乃宇智波一換一 那一年1977 某科學的白井弟弟 賽博朋克裡的界外魔 鬥羅之我的老婆是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