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浦(1 / 2)

加入書籤

小浦鎮,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毒辣的日頭照射著大地,路上偶爾有稀稀拉拉的行人。在這樣熱的正午,如果沒有什麼要緊事兒,人們都躲在背陰的地方乘涼。

隻有一條街道的小浦,雖然無往日的混亂,卻依然冷清的可怕,好像是久病的病人還未恢復精力。

聽老一輩人說,小浦以前是交通要道,鹽道衙門的駐地,南來北往的客商絡繹不絕。乾隆下江南的時候,還特意繞道經過,嘗一嘗當地土產,觀一觀人文薈萃。

民國以後,縣政府衙門、鹽業公司、商旅客棧、文人名園等等也是錯落其間。也正因為小有名氣,37年rb侵華,重點關照之下,於是一場轟炸全部淹沒在戰火中。這也是愛看書的薑斌,從縣誌的角落裡看到的。

建國後,縣政府搬離了小浦。後來,連公社機關都沒有設在鎮上,小浦的重要性直線下降。不過,再怎麼說也是個千年古鎮,輻射周邊,十裡八村的鄉親還是更願意來這裡逛逛,而不是去縣城。

但街道雖小,五髒俱全,百來米的地方坐落著政府、郵局、供銷社、電影院、新華書店等等,該有的都有。

要說這些地方哪個最受歡迎,那別無第二個選擇,供銷社絕對拔得頭籌。

供銷社,也叫供銷合作社,是社員群眾自我服務的組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就相當於現在的商店。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供銷社包攬了人們大部分的日常所需。去供銷社采買,是讓社員們最高興的一件事。

大到農機電器,小到針線鈕扣,供銷社都一應俱全,應有盡有。

自行車,縫紉機,當年結婚必備的大件,供銷社中也有,不過需要憑票購買。

小浦的供銷社就在街道中心的位置,原來是座閒置的老房子。聽說是哪個被槍斃地主留下的產業,現在已經成立集體產業,為人民群眾發揮著餘熱。

薑斌的第一站就是這兒,老娘吩咐買點油和糖,最好能再來點豬板油,既能炸油,還能剩點豬油滋。農忙季節馬上就來了,總得添點油水,要不然人是熬不住的。

進了供銷社,薑斌還是有些新鮮感的,幾十年沒見這場景了。地方倒是挺大,高高的櫃台,把營業員和顧客隔開,一瞬間就有了天然的分水嶺。

幾個年輕的營業員,精神的站在櫃台後麵,沒有歡迎光臨,也沒有後世的熱情的招呼。

70年代,如果能當上站在櫃台後麵的營業員,彷佛就是擁有了百寶箱的鑰匙,找對象時自帶的光芒都能讓人排上長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某科學的白井弟弟 賽博朋克裡的界外魔 鬥羅之我的老婆是龍王 死神之鋼煉 最強仙醫奶爸葉雲霄安若溪 國師大人又來蹲牆角 大師兄是絕世狠人 風水神婿 柯學世界的金田一 聯盟:我殘血了,你們別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