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都愛學習(1 / 2)

加入書籤

1979年,國外和國內仍然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少有交集。

國外,西方的資本主義正值巔峰,為首的美國,人均gd117萬美元,科技有航天、計算機;交通有波音、福特;娛樂有好萊塢、搖滾;生活有牛奶、麵包;社會的每一個方麵,都是閃耀著前沿的光芒。

而國內,人均gd隻有423元人民幣,僵化的計劃經濟體製剛剛轉型,個人如果沒有在國營工廠上班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擺個小攤,做點小生意,屬於切切實實的「盲流子」,是「沒有組織的人」,更是不受保護的體製外的流浪漢。這種社會印象一直要到「萬元戶」這個名詞出現之後,才由蔑視變成暗暗的羨慕,再變成全社會的無度地稱頌。

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因此來自前沿社會的東西更是令人著迷。

薑斌的一箱子書籍幾乎變成了280年宿舍的寶貝,每到下課,眾人都是匆匆的趕回宿舍,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

與國外脫軌太久,連國內的學術前沿知識都與外界差了好多年,而今有了這樣的機會,怎能不珍惜。特別是各人拿著前沿雜誌,看著最新的硬件圖畫、炫目的科技,連連驚嘆,甚至連未見過的印刷紙張都令人興奮地隻欲「高潮」。

封閉的久了,不少人有時候就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過去對於資本主義的蔑視,打碎三觀後,又變成了盲目的崇拜。

不過,還好,280宿舍的眾人雖一時興奮,終究又恢復了學術本身渴望。

這一段時間,因為有了新的知識渠道,看到一些出奇的東西,宿舍內總是不時的熱鬧起來。

「ib司太厲害了,最新的磁盤儲存容量已經超過1」,下完晚自習的曹景行,仍然舍不得浪費時間,抱著一本「uter science」仔細閱讀著,看到好東西,也不忘與大家分享一下。

「這麼厲害,那豈不是快趕上磁帶和硬盤了嗎?」

「咱們學校機房要是能用上,能省老鼻子勁兒了」

~~~~~~

曹景行的一句話,似乎點燃了大家聊天的欲望,對著最新的科技變化評頭論足。

不過,怪不得曹景行和幾人吃驚,要知道清大校內的機房還在用穿孔卡,一張穿孔卡有 80 列,每列 12 個,共 960 個孔洞,按照這種方式,數據隻能記載 960 bits。而1磁盤就相當於1,048,576個孔洞,抵得上1000多張穿孔卡,能不讓人吃驚嗎!

這一張卡的數據量,就夠薑斌和曹景行打孔打到猴年馬月去了。

儲存的發展不僅涉及到計算機科學,還有材料科學等各個方麵的共同進步,才能有所發展。目前,也就是ib樣有技術累計,且有錢的機構才能玩得起。

當下在國內硬件領域要想建樹太難,反而是軟件領域,涉及的理論和實踐反而更好施行,更關鍵的是不涉及基礎科學,不需要龐大的技術和資金支撐。

特別是當下,個人電腦剛剛起步,圖形化都沒有實現,windo係統更得四年後才能出現的情況,軟件這一塊反而大有可為。

大家的一陣討論,薑斌也忍不住參與進來,指了指手裡的圖片,問道「大家覺著蘋果公司的個人電腦前景怎麼樣?」

「個人電腦?我是不看好的,價格太貴,1600美元,就算美國人一般也負擔不起」,張繼偉的思想總是活躍的,顯然是看了相關的報道。

「關鍵個人對於電腦也沒啥需求,一般人也不會用啊」,劉建武又點出了一個重點,現下的電腦最主要的就是計算功能,普通人還真沒有太大的需求。

「小劉的這一點,我比較贊同!不過,對於機構來說還是有需求的,個人電腦體積小,方便,至少比咱們學校的djs-100強多了」

一圈下來,幾人的看法,基本上代表了70年代人們對於電腦的認識,終究有時代的局限性。

「小薑,你的看法呢?」

「我與大家的意見有些不同」,薑斌仔細的斟酌的了一下,考慮著怎麼與大家溝通。

「哦,你說說」,在幾人的印象中,薑斌一直是個很有想法的人,超越40年的見識和經驗能沒想法嘛。因此大家聽了薑斌的回答,都來了興趣,曹景行首先開了腔,讓薑斌說來聽聽。

「如果,我說如果,個人電腦成本要是降到100美元,個人電腦也變得普通人就會用,而且很多工作也能在電腦上處理呢?」

話音落下,大家仔細的琢磨了一下薑斌的話,大多搖了搖頭,覺得不可能。成本下降,他們能夠理解,至於普通人用電腦處理工作,簡直是天方夜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某科學的白井弟弟 賽博朋克裡的界外魔 鬥羅之我的老婆是龍王 死神之鋼煉 最強仙醫奶爸葉雲霄安若溪 國師大人又來蹲牆角 大師兄是絕世狠人 風水神婿 柯學世界的金田一 聯盟:我殘血了,你們別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