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全球震動(1 / 2)

加入書籤

小白的判斷沒錯,或者說她根本不是判斷出來的,隻是掌握了足夠多的信息自然得出的結果。

隨著時間一天天推移,外星知識觸及的層次越來越高端。

c國科學院,國立科研機構,國內最強大腦紮堆的地方。

科學院是個鬆散的機構,好幾個以科學為名的大學是本體,另外還會為少數學術帶頭人授予稱號,大家平時各忙各的,有需要時聚在一起相互探討。

一般性的聚會,目的是探討自然科學未來一段時間的方向,並給出具體意見。

聽起來似乎有點虛,但一百條路有九十幾條死胡同的自然科學,需要這樣的指導以避免資源過度浪費,國內研究投入超過萬億之後,科研院的擔子也越發重了。

變化出現了,外星知識擺在桌上,科學院的職能也需要調整下。

科學院大學和一般大學有什麼不同?

它們都有自己的超級計算機,有的甚至還不止一套,隻是很大一部分超算算力在國際上排不上號,要麼因時間退居幕後,要麼故意做成省電一些,使其名稱不顯罷了。

驗證外星知識最重要的是什麼?

不是實驗,是超算。

土球科技發展到現階段,實驗結果已經能用計算機預測,但現場實驗的成功,已經很難用「是」和「否」來界定,很多甚至需要通過多次實驗,獲得可靠近似值。

先不說一次次實驗的流程有多長,越是高端越是需要資金,而且涉及到外星知識的實驗,實驗材料都不一定能買得到,得融會貫通把前麵的課補了才行。

而且實驗也無法覆蓋全部學科,比如數學,除了超算、手算、超級天才閃現的靈感,沒有其他路可走。

巧合便在此誕生……其實也不是巧合。

c國科學院,作為國立自然科學的推動機構,基礎研究這種距離應用過於遙遠,沒有任何人願意花大力氣投入的學科,就是其研究重點,數學便在此列。

這裡集中了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優秀的一批數學家,外國數學家或許在某些排名上有更高的,但除了國際研討會,土球上絕對不會有另一個機構,能同時湊出這麼多數學家!

現代數學,人數很難代表什麼,不過以超算為輔助工具驗證外星知識,人多勢眾就能代表生產力和準確性。

關於外星書籍的電子盜版版,早些時候通過自身渠道購買,或從別家拷貝,大家都已經拿到手。

早先幾天也隻是幾個比較閒的教授抽空翻翻,然後就驚動了院士,接下來其他學校組織研討時,這邊學科帶頭人們已經進入久違的海綿模式。

e國第三次接觸事件爆發,這些最聰明的大腦立刻意識到危機有多近,轉入廢寢忘食模式。

這時有好事者把好些退休院士給搬出來了。

院士是終生榮譽,退休了也是院士,大部分院士退休後如果身體狀況允許,會被返聘教學或其他機構職務,也有一部分身體垮了,不得已隻能回家養花種草。

數學非常考驗大腦,一個人腦子最強的時候在四十歲上下,之後開始衰退,數學家也無法突破自然規律,退休院士當然不會比在職院士更強,隻能說他們在自己的細分領域有些小技巧是年輕人無法領會的。

這次把老院士們搬出來,倒不是為了讓他們再熬夜,而是要借他們的聲望人脈做些組織工作。

院士的學生不一定多,不過從大腦來看那都是人類之光,老院士們教過的學生更多些,部分在職院士也是他們的學生,由他們來組織,氣氛會更和諧點。

一個外星知識數學攻關課題項目,在幾天內被弄出來,中間經過集中內部討論,科學院所轄各大學按數學學院學科偏向分配任務。

什麼?手上有研究任務?正在寫重要論文?

全、部、放、下!

大大小小的院士,通過學生、子孫、友人以及涉密渠道,已經對《星球戰略》和怪獸有一定了解,並真正意識到如果土球不能借此實現科技飛躍,其結果對整個人類是災難性的。

科學院算中層,他們要大家放下手中一切,專心投入外星知識的解析,也許還有人心懷不滿。

但幾乎是同時,科學院所屬國家部門突然下來一筆專項撥款,用於支持科學院對外星知識的驗證工作,並將其列為未來幾年的重點,再往後是否還要做重點,還是回到科學院組織研討決定,或許那時候還要看怪獸的臉色。

科學家也是人,雖然他們要比普通人更為理想化一些,但有充足的項目資金,還是能讓人更有心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開局十萬死士,橫掃諸天世界 重生之我的文娛帝國 直播:開局拳打紅衣,腳踢怨靈 重生鄉村文藝生活 妖孽劍尊 丹修之道 唐朝大偵探 人在鬥羅攻略女神 從零開始打造奇幻公園 我在漫威掌控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