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藍金剛石和窮舉(1 / 2)

加入書籤

外星科技熱已經持續了有段時間,最先出的成果和其所在單位都讓人意外。

熱力學研究所隔壁,從事高溫、高壓應用研究的附屬實驗室,平時會造一些人造金剛石賣掉補貼開銷。

有人喜歡先研究理論,有人根本不看那玩意,隻談應用。

附屬實驗室的某劉姓工程師就是如此。

劉工很有自知之明,說是工程師,但和熱力學研究所的大佬比起來,最多就是個看管實驗室的工頭。

所裡發動大家研究外星科技,他看了一眼,理論完全不明白,但是一不小心,從書裡發現個自己很熟悉的東西,人造金剛石。

人造金剛石原理很簡單,把石墨放容器裡,拿壓力機死命的壓,當壓力突破臨界值後,石墨原子結構發生改變就會形成金剛石。

不過技術的成熟度比較一般,應用中也走向了兩個不同的方向,分別是追求淨度、和追求一次性成型的量。

追求淨度,其實就是要求強度,純金剛石的硬度極高,非常適合做工業刀具。和一般工業刀具相比,純金剛石刀具不易磨損,但金剛石本體會因各種原因碎裂、從承托件上掉落,用起來和燒錢一樣。

追求量的又有不同,做出來不是無色透明的,少量沒有發生改變的石墨會讓金剛石變弱,不過因為絕大多數應用中也不需要純金剛石那麼高的硬度,這種經濟性會更好些。

外星知識中提到的並不是地球上現有的人造金剛石,而是用來製造半導體的超級材料,藍金剛石。

巧合的是近幾年地球上已經有相關前沿研究,劉工一邊找論文,一邊對照外星知識。

外星知識裡,針對藍金剛石的描述很簡單,隻有兩句話,其中有提到硼化物和石墨的混合方式是震動篩。

也不求什麼精通原理,直接按成分和工藝關鍵詞,直接就用實驗室的小機器做起實驗來。

實驗室本身有生產職能,少量的金剛石實驗成本過低,都不需要事前寫報告。

試了三次,做出來一顆一克拉的藍金剛石!

藍金剛石比絕大多數天然藍鑽石的顏色更深一些,色度分布也更均勻,非常漂亮。

再做幾個簡單實驗,驗證了半導體特性。

趕緊上報。

熱力學研究所的大佬們來勁了,高速審批,當天就啟動附屬實驗室裡最大的設備用於試製。

結果比較一般,一次實驗,總共造出12顆藍金剛石,其中最大的一片8克拉(與硬幣相似),最小的隻有02克拉。

測試性能,弄碎了檢測。

半夜裡趕出結論。

藍金剛石的理論半導體性能接近某些前沿推測,明顯高於矽晶體。

可有三個問題。

一,胡亂搗鼓出來的原料配比和混合方式遠遠沒達到最優,各個點的淨度不一致,需要大量的後期工作進行改善。

二,金剛石這東西也無法像矽晶體一樣,直接拉出一根一尺多粗、幾米長的家夥,哪怕進行一定優化,也隻能一片一片造。把一些相關外星科技吃透造出專門的設備,或許才能進行大規模量產。

三,加工金剛石和加工矽晶體,明顯不會是一樣的概念,把藍金剛石集成電路化的難度非常高,需要全新類型的設備,自己研究不是不行,但從時間長度考慮,還是吃外星知識更靠譜些。

不管怎樣,半導體藍金剛石簡單生產原理的出現,標誌著計算機行業的新方向。

基於矽晶體的集成電路,隨著光刻技術達到5納米精度,已經很難再有巨大提升。哪怕精度進一步提高到直接控製原子的程度,單位麵積內運算能力的提高也就那麼幾倍。即使能弄出好很多的構架,加起來能十幾倍也絕對到頭了,理論上達到這一步時間不會太長,也許二三十年,更大的可能是沒達到那麼高的程度,各方麵技術發展就已經停滯。

半導體藍金剛石的出現,意味著未來的上限會更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開局十萬死士,橫掃諸天世界 重生之我的文娛帝國 直播:開局拳打紅衣,腳踢怨靈 重生鄉村文藝生活 妖孽劍尊 丹修之道 唐朝大偵探 人在鬥羅攻略女神 從零開始打造奇幻公園 我在漫威掌控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