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後災難時代展望(1 / 2)

加入書籤

《大觀》帶來的憂慮,大約在遙遠的未來,此時此刻人類仍然要為自身的存續戰鬥。

xx25年一月,又有一樣好工具登上舞台。

與前麵的武器、裝備、設備都不同,這次是單純的為地表工業服務。

馮氏可編程多功能組裝機。

這個馮氏,是一位g國的業界大佬,馮也不是姓,而是百年前的貴族中間名,他所在的團隊從外星知識開始傳播後,就選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線路,仿製。

仿製的不是遊戲裡的設備,而是某些思路,馮式組裝機走的就類似於遊戲中生產設備的多功能路線。

由於技術水平的關係,要做到遊戲裡那樣涵蓋食品、燃油、工業製成品的範圍,根本不可能做到,在學習了某些相關外星理論知識後,決定將目標標準到組裝線上。

現代工業的組裝線,往往都是占據一整個廠房,傳送帶分好幾層的復雜係統。但如果不追求產能,其實可以做得很小。

舉個栗子,肥宅快樂水,它的生產線是現代工業標準版,因為隨時跟進改良,讓其產品可以無視貨幣貶值,幾十年維持一樣的價格,但隨著改良而來的,是生產線變得越來越復雜。

如果隻是造一個鋁罐裝碳酸液體呢?大概兩個自動販賣機大小,就足以容納含鋁管沖壓、鋁罐上色、罐裝液體、封蓋等全部環節。

差異的來源,是各個環節的時間差決定的。

鋁罐沖壓的效率,絕對跟不上罐裝液體的速度,所以需要更大的設備同時沖許多鋁罐,當差異環節繼續增加時,就像做算術題一樣,為了追求最高的生產效率,設備復雜度會越來越高。

馮式組裝機的思路,就是一次隻做一個,目的是為了讓這台機器能做很多很多種東西。

選擇這種技術路線,已經證明了馮氏團隊的眼光,他們當時就已經看到怪獸危機如果不神奇的消失,現有的工業體係必然走向崩潰。在那樣的背景下,產量已經不是第一優先考慮的,而應該要求「能造出來」。

經過一年多的沉澱,去年中期獲得來自c國、西中洲等數國的投資後加速,到現在終於拿出了成品。

基礎版的馮氏組裝機,包含四種焊接方式、工件三維定位及位置校準、可兼容十六種零部件篩選及移動模式、沖壓模塊、卷板模塊、烤漆與噴漆模塊等。可實現電路板組裝及焊接、彈藥組裝、金屬板組裝及焊接等功能。

實現這麼多功能,其體積卻不大,被做成標準集裝箱一般,甚至能兼容火車和碼頭吊車運輸,要轉移時直接把它當集裝箱拖走就行。

缺點當然不可能沒有。

首先效率不用想了,隻能說比兩個人手動要快且保證加工精度;其次使用門檻有點高,在變更製造品的時候需要非常專業的人士,至少得機械工程師加程序工程師,係統的復雜度一般工人完全鬧不明白;因為復雜度高,維護同樣需要非常專業的人;最後,它為了便攜犧牲了成品工件的大小,最多隻能輸出塑料凳大小的東西。

它的賣點不少,主要客戶定位是那些需要快速重建的地方,以及部分看的比較遠的地區。

所謂看得比較遠,其實就是c國在推的最後防線那種,在較小範圍內擁有發電和部分生產能力。

其實這種也不隻c國在推,隻是其他地區都是以財團、大學為主導,不少地方的官方完全就是扯後腿的存在。

馮氏組裝機一出來,訂單飛速增長,幾天的時間就增加到七千台。

g國之前工業集中區被怪獸糟蹋了一波,現在方方麵麵要產能,根本沒辦法造出這麼多,無奈之下,隻能退而吃授權費,授權其他地區生產。

組裝,在整個工業鏈裡算不上特別重要的環節,早幾年都是勞動密集型。馮氏組裝機,還是有點瞄準空白市場的意思。

但對於最近才熱起來的「工業鏈小型化」的市場,馮氏功不可沒,因為他的帶動,自去年他們拿到投資起,就陸陸續續有其他公司開始搗鼓類似的項目。

c國自己也下場了,直接把月宮用的工廠模式部分資料給了幾家官營企業,由他們進行後續市場化改造和設計。

其實這幾家企業本身就參與了月宮工廠的設計和生產工作,已經有部分資料在手裡。

可話說回來,要把這種太空裝置反過來搬回地表,其實也沒那麼容易。

提個前麵提過的,玻璃車間。

月表沒空氣,真空並不是什麼時候都好,需要液態水的時候,真空就是殺手,完全真空的開放環境,哪怕隻有幾攝氏度的液態水也會一直沸騰。因此工廠全設備都是密閉環境,作為平板玻璃底液的錫溶液不會受到氧化和汙染,流程比地麵少很多。

到了地表,完全氣密這種劇烈增加成本的東西肯定要去掉,尤其是進出料的部分要維持氣密,還真不是普通廠家能做到的。放棄氣密,相應的又要有除氧化層的手段,中間如何平衡、取舍,都要工程師們一個個去弄。

此外,月宮工廠所有的熱量都是嚴格控製的。因為很可能現在把熱量排掉,到了月球的夜晚還得耗費額外的電力把熱加回來,大量熱量會以幾百度的高壓水蒸氣形式存起來。在地表工廠外殼不至於自然降溫到零下一百多度,肯定不用那麼講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開局十萬死士,橫掃諸天世界 重生之我的文娛帝國 直播:開局拳打紅衣,腳踢怨靈 重生鄉村文藝生活 妖孽劍尊 丹修之道 唐朝大偵探 人在鬥羅攻略女神 從零開始打造奇幻公園 我在漫威掌控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