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前方是末日?(2 / 2)

加入書籤

但計劃總趕不上變化。

大江三角區出事後,太空三站體係就開始了自主運轉預演,既由太空人指揮三個站點,並要求盡可能少的使用儲備物資。

三個月過去,該統計到的信息都拿到了。

整體建設基本滿足生活生產需求,按采集到的信息,月宮每半年需要向鯤鵬、未來兩個站提供總重量約一百二十噸的補給,同時回收約六十噸在空間站上不可再生的垃圾。

與地表的垃圾劃分略有不同,空間站裡的不可再生,隻是在空間站沒有設備處理,月宮卻有,真正的不可再生垃圾隻占這部分的10%不到。

空間站係統達到自持要求,地表與月宮指揮官協商決定,提前讓未來空間站升軌。

低軌道受稀少大氣粒子的影響,每年都要作大量的維護工作,升軌之後,情況會改善很多。

但同時,近地軌道失去了未來空間站這個物資中轉站,和外層空間飛行器組裝站,地表對太空係統的補給效率會降低。

總之到了羲和降生後,未來空間站又一次進入大工程階段。

它新建的環形居住區和原有施工區需要進行相對調整,以適應升軌的推進要求。

它的環形區采用了不同的設計理念,很小,總直徑六十米,都不到鯤鵬的一半。

外觀上,鯤鵬的環形區,看起來像幾個同心圓,而未來的環形區,則偏向滾筒型,既一層的寬度大很多。

自轉結構也完全不同,鯤鵬為軸心提供轉動動力,未來則在滾筒外有個外框架,用更多的小電機提供滾筒轉動動力。

兩者各有優缺點。

鯤鵬的結構,更便於設備監控和管理,可飛船停泊成了問題,隻能在靜止柱段停泊,或讓環形區停轉。

未來的外框架滾筒,壞掉幾個電機也不會停轉,框架提供了飛船停泊位,不影響內部滾動(像洗衣機),同時外框架及太陽能、散熱設備,也能為生活區提供額外的防護。

缺點是重力不行,受限於直徑,這個滾筒在轉動中模擬015g以上的重力時,人體會感受到明顯的側向力,站著站著就歪了,結果日常重力隻有0085g,這跟在亞軌道飄著也沒什麼區別了。

不過即使01g都不到,至少比零重力更適合人類。

升軌前,未來空間站需要把原有工作平台,送到滾筒內測停泊,並進行大量固定工作,以實現一體化升軌。

時間很快來到十二月,燃料儲備量達到1600噸後,未來空間站執行升軌動作。

現在的未來空間站,總重量相當於當初開采的小行星的八倍左右,1600噸燃料,也隻夠把它送到兩千一百公裡高度,甚至還用了新式發動機。

丹鳥,這大概地表在發動機方麵留下的最後一份遺產。

丹鳥是驗證型大氣往返發動機,下降到三萬米高度,可以開啟外部進氣,轉為超燃沖壓模式。

不過也還是花架子,大氣內比沖、推力、可靠性,做得都不好,唯一能看的是在外層空間比沖能達到480,接近氫氧發動機極限。

480比沖真的不算低,常規火箭第一級為了追求大推力下的可靠性,比沖往往三百都達不到,丹鳥在大氣往返和部分變形功能下,能把真空比沖做到480秒,幾乎集成了c國在氫氧發動機方麵的全部成果。

很可惜,在外層空間,還是核動力和等離子比較有前途。

旱魃的核動力比沖已經破千,等離子推進器推力雖然小,但算比沖能上萬。

所以丹鳥相對於實用,更多的還是配合相關資料,給太空人提供個發展參考。

未來空間站完成升軌後,地表就不再為三站係統提供資源型和設備型的補給,隻供應機械硬盤數據庫、以及太空自給率仍然不足的肉罐頭、肉乾類儲備。

新發的數據庫,就不再是以往的人類文明種子了,按純知識類、帶解說知識、視頻講座等等排序,能送多少不知道,反正一邊搜集整理一邊往上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開局十萬死士,橫掃諸天世界 重生之我的文娛帝國 直播:開局拳打紅衣,腳踢怨靈 重生鄉村文藝生活 妖孽劍尊 丹修之道 唐朝大偵探 人在鬥羅攻略女神 從零開始打造奇幻公園 我在漫威掌控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