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就此作罷(1 / 2)

加入書籤

位於大明京師北方的長城有兩個比較容易被突破的峰口。其一,古北口。其二,喜峰口。

土木堡之變時,瓦剌太師也先就是從古北口進的長城。而喜峰口內就是大明九邊軍事重鎮:薊鎮。這就地理條件造就的客觀事實。

所以,何處關隘要防守,這都是明擺著的事情。幾百年來的戰例擺著的。當然守不守的住另說。

袁崇煥當即就起身道:「陛下,此事絕無可能!第一,建奴往西跑上幾百裡,兜一個大圈子來攻喜峰口,他們的後勤跟不上。第二,喜峰口外地形狹窄,不利於兵力展開。」

他一貫是這個特點,有點喜歡虛言。正所謂:攘臂談天下事,多大言不慚。

毛文龍端坐著,撚須不語,心裡冷笑不止。袁督師在糊弄天子,和去年「五年平遼」一個套路。

王雙擺擺手,示意袁崇煥坐下來說話。微笑著扭頭道:「孫先生對邊關地形了解,對建奴戰力也了解,如何說?」

孫承宗這兩天基本是隨侍在天子左右,對天子的性情有所熟悉,坐著拱手一禮,說道:「喜峰口外是燕山餘脈,出關口後有道路通西遼河平原。是為故大寧都司。再往北是故朵顏三衛駐地。

是以,建奴大軍可自遼陽、沈陽可繞過遼錦防線,沿山路攻喜峰口。地形固然是險要,以建奴白甲精銳,足以展開攻關。」

孫承宗這話其實不難理解。

對比後世地圖,喜峰口出去其實就是承德市的範圍。這裡確實是在燕山山脈。但從喜峰口出關卻可以順著當年的大寧都司路線抵達西遼河平原。

換言之,建奴起兵來攻喜峰口,看似要從遼東繞行到遼西,再進山數百裡,路途遙遠。但這一路上道路通暢,並無險關。直接就可以運動到喜峰口外。

而蟎清的皇帝們整天吹牛逼「我大清以騎射定天下」,你要信這話就是扯幾把淡了。蟎清的騎兵,不如說是騎在馬上的步兵。

步兵到了喜峰口下麵,想要攻擊那不是和攻城一個套路嗎?有什麼難的?

孫承宗曾經是袁崇煥的上級,軍事上的老師。而且作為國朝當前公認的遼事專家,他說出來的結論很有份量。

袁崇煥大略的想一想就知道是真有這可能的,而且多半能成。他現在就是大明的薊遼督師,薊鎮兵怎麼樣,他心裡沒數?

王雙見袁崇煥沒再吱聲。再看向毛文龍,問道:「毛卿如何說?」

毛文龍下意識的站起來回話,但在天子的手勢中坐下來,言語中條理清晰,「薊鎮之事賴陛下、孫閣老、袁督師決斷。臣當出兵擊建奴後路。」

毛文龍的皮島位置並不是今天的大連一帶,而是位於丹東的外海,在朝鮮的椴島一帶。這裡切切實實是蟎清的後方。

所以,從這個地理位置就可以知道,袁崇煥在四月份的時候要求去皮島的補給船隻先去寧遠衛的覺華島多麼的惡意!去黃海的船居然要先去遼東灣裡麵打個轉。

李邦華這時插話道:「毛將軍,坐在這裡的都是明白人。當年你的恩主登萊巡撫袁禮卿(袁可立,表字禮卿)彈劾你戰報做假,兵力做假,最終袁禮卿去職,你也沒有人在朝中為你請餉。

近日來,袁督師亦上書言你轉製一方,兵馬錢糧不受核。開鎮八年,不能復寸土,觀望養敵。」

李邦華說的所謂「明白人」,就是這是天啟年間治理遼事的班子。督師薊遼的孫承宗,他以禦史銜任天津巡撫。一起同科的好友袁可立是登萊巡撫。

毛文龍給嚇得趕緊站起來,跪在地上道:「陛下,臣請自辯。」

王雙笑著道:「這倒不必了。毛卿,皮島孤懸海外,你的難處,朕可以想象得到。隻要你是真心的在抗金,不管有多少錯處,朕都可以容你。」

毛文龍心中感動,高呼道:「陛下聖明!吾皇萬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全球之亡靈天災 我會證明誰才是世界第一打野 末世我為王 超維霸主 師姐總想暗害我 精靈店裡走出的博士 洪荒之我有七個小葫蘆 諸天邪武 變強從三十一歲開始 直播打卡從九叔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