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三十二萬石(2 / 2)

加入書籤

在大明的稅收中。排行前三的稅種是:田稅、鹽稅、鈔關稅。而鈔關稅是多少呢?崇禎年間是90萬兩。對比一下宋朝的商業稅就知道,這個數字太扯淡了。

而具體到少府此時關於「皇商」的優惠政策,直白點說,就是能合法的省掉崇文門稅關的稅。

今天在座的諸位的背景,非富即貴。但是,並非所有人每次都能全額免稅進崇文門。若真到那份上,崇文門宣課大使的業績還要不要?

這個小小的從九品芝麻官可是天下有數的肥缺。一年摟個一萬兩銀子輕而易舉,且不犯法。

小本生意,省個33%的稅那真不在意。但是大額生意呢?

譬如,在座的某些人是京師裡的煤炭供應商。每年冬季,京城裡煤炭消耗量都是按幾百萬斤來算的。算算這個帳,就知道此時庭院裡沸騰的原因。

「同知大人,且容我等商議片刻。」一名老者起身說道。

正在庭院裡的眾人,並不知道此時在庭院東側的廂房中,一身青衫的天子正看著他們。

崇禎身旁有數人簇擁著。計有東廠太監王永祚、司禮太監方正化,錦衣衛同知董琨,禮部尚書掌邸報事周延儒,禮部尚書、協理詹事府溫體仁。

一個東廠的百戶正介紹著庭院中的諸人:「聖上,剛才問李大人的乃是國丈嘉定伯(周皇後父周奎)家的二管家。年輕人是襄城伯李守錡的庶子。這老者是樂安公主府中的老仆…」

崇禎麵無表情的點頭。

明末第一大害當然是言官!但是要說統治階級,武勛、皇親國戚、奄寺這都是跑不掉的。而他現在看到的就是,武勛、國丈、公主都是有錢人。

而前些時日,他親自坐鎮禦馬監清理空餉、弱兵,很是處置了幾個太監。抄家、貶謫鳳陽。抄家一共得了六萬兩白銀。

這些人這麼有錢,再想想他在京城外看到的普通百姓的生活。讓他的心情有些沉重。

窺一管而知全豹。貧富差距過大,隻要是個高中生都知道這樣有問題。正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東廠廠公王永祚臉上帶著諂媚的笑容,琢磨著天子的想法。他很清楚的知道,天子心情不愉快。

這時,見庭院裡的眾人都外出商議,周延儒躬身作揖道:「臣為陛下賀。少府此法至少可得二十五萬石糧。以充實內庫糧倉。」

周延儒在二十歲時就文魁天下,連中會元、狀元。智商真是沒得說。很顯然,少府要諸豪商競價,並給出好處。這勢必會得到一個低的糧價。

以一石糧八錢銀子算,二十萬兩白銀可夠得二十五萬石糧食。可供禦馬監兩營數年之久。

崇禎回過神來,思緒回到正軌,微笑著道:「玉繩這麼篤定?」

周延儒,表字玉繩。他肯定的道:「商人逐利。隻是,臣以為此舉恐會損害崇文門鈔關稅征收。戶部畢尚書未必不同意。」

崇禎笑笑,說道:「朕已和畢尚書溝通過,年底和他核算,補足崇文門關稅不足的部分。皇商之法先試行之。」

周延儒拍馬屁道:「陛下運籌帷幄,臣自愧不如。」

崇禎就笑著擺擺手。

半個時辰後,李若璉來匯報最終的情況。以樂安公主為首的幾家出價最高,願意賣三十二萬石糧給少府。折算米價略高於六錢銀子每石。少府預付定金三成,也就是六萬兩白銀。

「好。卿好好辦理此事!」崇禎心中喜悅,總算是一塊大石頭落地。很是誇獎了李若璉幾句,叮囑他把好質量關。再詢問少府內的賬房、文書招聘事宜。半個時辰後,才帶著隨行的太監、文臣們離開。

李若璉,順天籍。錦衣衛指揮同知,守崇文門。城陷,作絕命詞雲:死矣!即為今日事;悲哉!何必後人知。自縊死。

——《明季北略》,計六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全球之亡靈天災 我會證明誰才是世界第一打野 末世我為王 超維霸主 師姐總想暗害我 精靈店裡走出的博士 洪荒之我有七個小葫蘆 諸天邪武 變強從三十一歲開始 直播打卡從九叔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