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後宅生存之道(1 / 2)

加入書籤

魏子清坐了一小會兒,也要走了,臨走前一臉心疼地拉著魏承軒的手,不停嘆氣,最後抿了抿唇,果決道:「不行,軒兒的事,我明兒就去找郭氏說道說道,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魏子清的侍婢丁香不贊成,「夫人,這事傳出去,別人少不得要說閒話。」

魏承軒這事屬於侯府後宅管理的範疇,魏子清一個出嫁了的女孩兒插手,確實不合適。

便是還沒有出嫁,礙於禮法,魏子清也是不好去說郭氏管家的不是的。

魏子清咬了咬唇道:「郭氏會那麼囂張,不就是欺負軒兒和子宜在府裡沒人嗎?我就讓她知道,他們還有我這個長姐!

放心,這事我會把握好度,我不會跟她撕破臉,也不是要插手她管家的事,我隻是心疼弟弟,作為長姐去關心一下弟弟在侯府的情況。」

丁香還是不放心,「夫人這樣還不如去找侯爺,由侯爺出麵,是不是好一些?

侯爺再怎麼說,也是二郎君的父親,他便是平時再怠慢二郎君,夫人親自開口了,也不會不管的。」

魏子清笑了,道:「若我讓父親出麵,郭氏會覺得我在父親麵前落了她的臉,隻會對我們姐弟更懷恨在心。

整個侯府後宅到底是郭氏在管著的,父親一個大男人,管得了一回,管不了一輩子。」

而且,她還不知道這事,父親到底知不知情。

魏子清淺淺地吸了口氣,道:「放心,我與郭氏明裡暗裡鬥了十幾年,我再了解她不過。她這人愛惜羽毛,無論私底下做了什麼,都不會讓它影響到自己,沒有人比她更注重侯府和自己的名聲。

像我出嫁時的婚禮規模及嫁妝,對於一個侯府來說理應是十分寒酸的,要人知道是要笑話的,少不得要說她這個繼母偏心眼,不重視原配的子女。

然而後來,我打聽到在外麵傳的是,袁家三郎頂有骨氣,雖然娶了南平候府的嫡長女,卻沒有收侯府一分錢,舉辦婚禮時還特意低調而為,侯府大娘子為了全他這份骨氣,特意要求減了一大半嫁妝,低調地嫁過去。

我當時便覺得奇怪,但因為這對夫君沒什麼壞的影響,也便沒細想,後來想想,定是郭氏特意命人在外傳的,就為了不給人抓她的小尾巴說三道四!」

曾經輝煌的前朝是因為邊疆將領權力過大,最終引發戰亂覆滅的,大夏朝的開國皇帝便是當初叛變的將領之一,因此他登上帝位後,對武將甚為忌憚,十分重文輕武。

雖然這一點在十五年前那場大戰後有所改善,但社會上流傳的風氣還是「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這導致了大夥對考上科舉的進士有種迷了眼的執著,每三年一次的恩科成了襄陽城眾權貴摩拳擦掌挑金龜婿的大好機會,俗稱「榜下捉婿」。

把他們抓來當自己女婿還不夠,還要給他們一大筆錢,說好聽的,這是資助他們在襄陽城讀書的生活費,其實大家心裡明鏡似的,這就是賣身錢,畢竟這考上進士的很多家裡都窮得叮當響。

雖然大家因著對讀書人的盲目崇拜,覺得這沒什麼。然而,但凡有那麼一些不貪圖錢財的進士,大夥兒驚嘆之餘還是會紛紛豎大拇指。

隻能說其實大家心裡還是很懂的嘛!

魏子清的夫婿袁鴻傑就是上一屆的進士,據辛夷說,那時候魏子清出門買東西,剛好被到襄陽城趕考的袁鴻傑撞見了,袁鴻傑當下驚為天人,考試及第後立刻到侯府提親,跑得比那些去榜下捉婿的達官貴人還快。

而袁鴻傑提親的時候確實也說了,他不收侯府的錢,否則郭氏也不會那麼爽快地應下這門親事。

其實袁鴻傑家確實很窮,成親時連件像樣的聘禮也拿不出,更因為曾經立下了「不及第不娶妻」的誓言,他來提親時都三十有四了,因此親事定下來後,襄陽城不少娘子都暗暗嘲諷過這門親事。

但有點見識的人都不會覺得這門親事不好,都說莫欺少年窮嘛,誰知道這貨以後是不是封侯拜相的料呢?若他真的有一個錦繡前程,便是年紀大一些又何妨?

所以郭氏叫人傳的那些話,除去魏子清的部分,其實是立得住的,也是受人贊賞的,這也是魏子清一開始沒深想的原因。

魏子清繼續道:「子宜……嫁去長公主府的時候,郭氏定然也是算準了她如此置辦嫁妝不會引來閒話,才會這麼做。

再說了,郭氏再怎麼看我們姐弟不順眼,也要念著我夫君如今入了翰林院,雖則隻是個小小的編修,那也是在官家身旁做事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召喚之大皇帝陛下 曠世神醫秦楓祝小婉 人在龍珠我如何與十八號熱戀 她唇角微甜[娛樂圈] 總裁大叔心尖寵 我隻想成為一位富家翁 我每周解鎖一個新職業 從拳願開始莽穿諸天 我真沒想當舊日支配者啊 都市透視醫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