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娓娓道來,看似好輕鬆(1 / 2)

加入書籤

朱翊鏐望著馮保,慢悠悠地言道:「伴伴,看來你在朝廷樹立的政敵挺多的哈!徐學謨尚書還是張先生一手提拔上來的呢。外廷的某些官員趁渾水扌莫魚情有可原,可怎麼二十四監局內廷中也有那麼多宦官不喜歡你呢?」

李太後跟著朱翊鏐也將目光投向馮保。

朱翊鏐沒有刻意揭露這個實情,倒不是故意給馮保施加壓力。

對馮保已經不需要他出手了。

難得一見馮保像死了娘似的表情,他哭喪著臉回道:「娘娘,潞王爺,正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當然有不喜歡奴婢的。再說了,既是張鯨暗中主導,眼下他在萬歲爺麵前比奴婢還要受寵呢,響應他的人自然不在少數。」

李太後緊蹙眉頭問:「鏐兒,你說這話可有證據?」

畢竟輿論大潮是在暗中推動起來的,誰也沒有走到台麵上。

馮保這時候肯定裝死能獲得更多的同情,他一副懺悔的樣兒,像等候審判似的默不作聲,隻管靜靜地聽著。

除了跳過萬歷皇帝的點頭許可外,朱翊鏐還選擇性地掩蓋了尚有部分官民沉默的事實。

朱翊鏐回道:「是小徒張鯨親口告訴孩兒的,不會有假。張鯨、徐學謨和陳炌都有足夠的理由攻擊伴伴,相信娘和伴伴心知肚明。」

李太後微微點頭。

朱翊鏐相信張鯨沒有說謊,隻是暫時將萬歷老兄撇開了。

這就像後世政治學和大眾傳播學中「沉默的螺旋」理論:人們在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自然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支持(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也會保持沉默。這樣,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復,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而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發展過程。

李太後緊鎖眉頭。

朱翊鏐剛才喝水擺出一副「舌戰群儒」的架勢,看來真的要一個人先說上一陣子了。馮保裝死,李太後又難以決斷嘛。

朱翊鏐微微一笑,給人一種幸災樂禍的感覺,道:「伴伴,看你以後還敢不敢胡作非為?」

馮保不吭聲。

李太後鑒貌辨色,見馮保臉色不好,想必一時難堪,又轉而將目光投回到朱翊鏐,問道:「鏐兒,那梁桂和梁邦瑞父子的死,又是怎麼回事?」

「就在事發當晚,徐爵走後,張鯨的屬下也去了梁家,具體對梁邦瑞是怎麼說的,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話不會有多好聽,所以確定梁邦瑞受了大的刺激,當場吐血身亡,梁桂悔恨自己當初不該動那歪念頭,生無可戀懸梁自盡。」

說完,朱翊鏐凝望著李太後。

「娘說這事兒該如何處置?讓劉守有指揮使查,估計也查不出什麼線索,據張鯨介紹,他屬下的人原本隻想找梁桂、梁邦瑞父子揭露伴伴的行徑,因為伴伴所言與梁桂在娘麵前所言大相徑庭,所以梁桂和梁邦瑞都氣得發抖。梁桂還好,可梁邦瑞患了重度癆病,吐血不止當場身亡。孩兒在想,此情的責任該如何鑒定?」

朱翊鏐接著道:「娘,那孩兒就說說自己的看法吧。依孩兒看,伴伴千不該萬不該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去找梁桂出氣,關於選梁邦瑞當駙馬第一人選,伴伴和梁桂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梁邦瑞身患重病不久於人世,亦是不可爭議的事實。說來,伴伴、徐爵以及張鯨的屬下都負有一定責任。伴伴,這你得認吧?」

「認,認……」馮保連連點頭。

「至於梁桂的死,鑒定他為自殺,與人無關,但整件事若不是伴伴,想必他也不敢抱此幻想,誓要幫他兒子娶公主為妻。所以,盡管伴伴不需負責任,但死者為大,伴伴總得賠償人家。你說呢?」

「潞王爺言之有理,那不知怎麼賠?又賠多少?」

「先頭我已打聽過,梁家現在沒人,事發後都跑光了,如今隻剩下一位又聾又啞的老仆在,賠了錢也沒人領,伴伴就負責那位老仆的後半生,意下如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論從天才到大能 咱家輔助是女生 開局選擇億萬集團總裁 天神學院 斬魚 超凡身份牌 國啤 快穿之最強空間 都市全能奶爸 超神機械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