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玄德一拜諸葛廬,初見青鸞意躊躕(1 / 2)

加入書籤

次日,劉備同關羽,張飛(張飛,字翼德,41歲)及從屬前往隆中。

遙望山畔,數人躬耕於田間,放聲高唱:

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

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

劉備聽聞此曲,頗有驚奇,便勒馬喚來農夫,問道:「此歌是何人所作?」

「乃臥龍先生所作也。」農夫答道。

[這臥龍先生定是一位奇才!]劉備心中大喜。

「臥龍先生住在何處?」

「自此山之南,一帶高岡,乃臥龍岡也。岡前疏林內茅廬中,即諸葛先生高臥之地。」農夫答道。

劉備謝過農夫,與眾人繼續策馬前行。

行走不過數裡,遙望臥龍岡,果然清景異常。

劉備來到莊前,下馬親叩柴門。

不久,便見一小童前來開門。

「不知君是何人?」那小童問道。

「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劉備答道。

「我記不得許多名字。」那小童聽得稀裡糊塗。

劉備見狀,隻好說道。

「你隻說劉備來訪。」

「先生今日一早便出去了。」小童說道。

「何處去了?」

「蹤跡不定,不知何處去了。」

「幾時歸?」

「歸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數日。」

見此,劉備惆悵不已。

張飛見狀,便說道:「既然不見,那便回去吧。」

劉備仍不死心:「且稍事等待片刻。」

「不如歸去,再使人來探聽。」關羽見狀,也勸道。

劉備隻好作罷,並囑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劉備拜訪。」

……

見孔明未遂,劉備一行人便上馬,命從屬先行歸去,自己則與關羽張飛行數裡,勒馬回觀隆中景物,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鬆篁交翠,觀之不已。

卻說劉備一行人忽見一人容貌軒昂,豐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

劉備驚道:「此必臥龍先生也。」

便急下馬向前施禮,問道:「先生可是臥龍先生?」

「將軍是誰?」那人問道。

「劉備也。」劉備回答道。

「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

「久聞大名,幸得相遇。乞即席地權坐,請教一言。」

崔州平(崔鈞,字州平,44歲)並未拒絕,二人便對坐於林間石上,關、張二人侍立於側。

州平開口問道:「將軍何故欲見孔明?」

「方今天下大亂,四方雲擾,欲見孔明,便是為了求得安邦定國之策。」劉備惆悵不已。

「公以定亂為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起義,誅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復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乾戈又復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將軍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不易為,徒費心力耳。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崔州平笑道。

他並不認為一個諸葛亮就可以讓劉備逆天改命。

如今的漢室早已搖搖欲墜。

「先生所言,誠為高見。但備身為漢胄,合當匡扶漢室,何敢委之數與命?」劉備雖有不滿,但愛才心切,並未動怒。

「山野之夫,不足與論天下事,適承明問,故妄言之。」崔州平見劉備如此固執,雖說心中知曉自己之言若換其他諸侯定會身首異處,但也並未因此而對劉備有什麼出仕的想法。

「蒙先生見教。但不知孔明往何處去了?」劉備見氣氛尷尬,隻好換個話題。

「吾亦欲訪之,正不知其何往。」

「請先生同至敝縣,若何?」劉備還是沒忍住,想要招攬崔州平。

「愚性頗樂閒散,無意功名久矣。容他日再見。」崔州平拱了拱手,拒絕了劉備。說罷,便長揖而去。

見此,劉備與關羽張飛等人隻好上馬而行。

張飛怒道:「孔明又訪不著,要遇此腐儒,閒談許久。」

劉備並未因此生氣:「這便是隱者之言。」

三人行走片刻,忽聞歌聲,如同仙籟。

三人沉醉其中,就連身下馬兒也不自覺地往那歌聲處走去。

三人行過一片桃林,便見一小池。池中隱隱約約,似有一女子歌唱:

天上白玉京,

十二樓五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異世界因為輕小說被絞刑 四吊錢換來的謝寡婦 重返十六歲:決心當學霸 開局帶兩娃,媒婆看了直搖頭 深海求生:開局覺醒SSS級天賦 快穿之男配和男主白月光he了 西遊:人在三界,忽悠度日 離婚後,總裁才說我愛你 暴君反派好會寵 快穿:老婆太可愛了!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