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我又不是舔狗(1 / 2)

加入書籤

接下來幾天,楊蜜去了沖浪訓練中心,尹子雄他們開始做諸多的工作,比如堪景,比如分解劇本,比如與統籌討論排通告,比如美術道具的討論,再比如特效組參與了進來一起探討特效怎麼做。

除了這些,杜傑愛上了大疆團隊的無人機。大疆也真的是配合,離開機還早著呢,團隊就已經過來配合著試飛試鏡了。

看著這些工作都開展的挺順利,這不,到了小年,也就是1月17的時候,趙總找到了尹子雄,討論是不是可以把開機時間調整到元宵節後,也就2月6號或7號。

尹子雄確實也沒想到籌備工作還挺順利,但是2月6號就太早了。

最後他與趙總一條條一劃拉,哪些事項還沒確定的,哪些需要什麼時候確定的,哪些表麵確實了但還存在不可控的。

最後劃拉完之後,最早也得要2月15號才能開機,也就是說要比趙總想的2月6號晚十來天。

尹子雄的一句話讓趙總有點意外,「永遠不要怕前期工作準備得太長,前期準備得越充分,後期就越快,質量也就越好。在電影製作這一塊,我們得學習好萊塢,好萊塢幾乎精確到了每天拍多少個鏡頭,幾點拍,幾點休息。」

當然,尹子雄也知道這樣的工業化操作也會犧牲掉影片的質量,雖說準備得越充分質量越好,那隻是針對畫麵、製片等環節。

但越這樣越容易讓演員在表演上出問題,往往不到位。甚至還有別的問題,有些電影仔細一看真的很糙。就拿《鯊灘》舉例,美版的《鯊灘》中女主遇到了鯊魚後,本來想讓她再遇一場雨,意思是越來越倒黴。

但是由於過於追求拍攝控製的原因,原版的雨戲基本上等於無,拍攝出來的就等於下了幾滴毛毛細雨,但也就那樣過了。

所以,電影製作流程化,流水線化是好事麼?是好事,但也不盡全然,得分情況。

尹子雄記得中國第一部真正全盤采用好萊塢製片管理方式的電影是《唐人街探案2》,人家是真正的跑到美國的拍戲,嚴格按照好萊塢那一套來。

結果怎麼樣?結果就是很多的表演很拉垮,整個片子充滿了趕腳的味道,急躁得很,沒有第一部那樣劇情飽滿,人物塑造到位,第二部的表演以及人物完全立不起來。

所以,電影工業化太過於流水線模式也不行的,15年之後,中國國產好片越來越多,好萊塢大片就慢慢的在中國失去了市場了,為什麼?審美疲勞了唄。

一進電影院就是各種特效打鬥,劇情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尾的那種大片,觀眾看多了也沒興趣了。

反而國產片,雖然有製作精良度來說比好萊塢差一點,但國產片開始深耕劇情與表演了啊,反而觀眾越來越多。

但對於現在的中國電影工業來說,還是要學習好萊塢的工業模式的,有很大的好處的。

定好好關事項,那就放假,大家都回去過個好年,初八之後再來繼續籌備。

1月20號,也就是大年二十七,在這邊籌備的人員一起聚餐吃了頓飯,楊蜜也買了第二天的票回北京。

經過數十天的相處,其實劇組的各成員已經很信服尹子雄了,他完全不像是一個導演菜鳥,反而什麼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不管是美術,攝影,服化等,還有最新工的飛人機,他還能操作無人機飛出想象中的畫麵跟杜傑溝通。

製片方麵更是比趙總還要熟絡,小到吃住,大到場地時間安排等。尹子雄都能給出合理的建議,還時不時的給他兩個同學上課,當然這是尹子雄無意識的,並非說自覺得比兩個同學水平高了好為人師。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的女友是idol 生活在漫威的那些事 我女友可不止漂亮呢 民國影視:從五月槐花香開始 我成了土著的金手指 三國之霸途 我在君朝當說書先生那些年 真紅眼的決鬥王 黃天之世 全職業滿級的我,被節目組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