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範蠡之能(1 / 2)

加入書籤

章台宮!朝天殿!

「王上萬年!」

「諸位臣公有禮了,坐。」

「謝王上!」

「議」

商鞅拱手道:「啟稟王上,隴西,漢中,關東等郡傳來郡守奏紮,機關犁開墾之地比人工和牛犁所耕耘還要鬆散,百姓已相繼播種,今年秋收我秦國必是歷年來秦國之最,預計最低都是去年的五倍有餘。」

嬴政聽了也是欣喜不已,這年頭什麼都沒有糧食重要,道:「善,此事工部和兵部居功至偉,不可不賞,兩位尚書記功一次,賜財務若乾,其餘有功之人便有兩位尚書寫個奏劄呈交內閣。」

「謝王上賞賜,此乃臣之本份。」兩位尚書謝道。

商鞅又道:「其二,西川,西南兩郡太守將郡丞、郡尉、兩郡所管轄縣的縣令等人選,均也寫成奏劄呈交內閣。臣和三位內閣閣老已經審核,不合適之人已被劃去,今日便是朝議具體人選。」

又是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確定郡尉縣令等人選。

「第三議,巴郡郡守王曉身得重疾,不能主政,需要朝廷另派郡守前往巴郡擔任郡守之位。」商鞅道。

嬴政說道:「巴郡政務先交由郡丞代為處理,限內閣三日之內選出有能力擔任郡守一職者交於孤定奪,此事準內閣開廷議。」

「內閣領王令。」

嬴政見商鞅不再說話,便知他已無事奏,便按照慣例問道:「諸位臣公可有事要議?」

「稟王上,臣有事要議!」一道聲音在下方想起。

群臣也有些意外,按理來說所議之事均是交由內閣批閱,內閣無法決定的再上交嬴政定奪,嬴政不能輕易決定的才會舉行朝議,很少有大臣親自在朝議上提出。

眾人看去,原來是戶部尚書範蠡出的聲。

嬴政淡淡問道:「範公所議何事?」

範蠡道:「稟王上,秦國幾大糧倉已經無糧,剩餘糧食隻夠大軍兩月所需,如今能夠籌糧隻有二法,一則,向百姓提前征稅,此法會激起民變,不可取。唯有第二法,臣鬥膽,以國府的名義向秦國糧商借糧,秋收便還,可承諾糧商一點三倍的利息。」

「什麼?不可?」

「真是荒繆!」

「此法簡直就是離經叛道之舉。」

「範蠡這是要毀我秦國根基啊,秦國重農抑商,若按他所言去做,商人會怎麼想,百姓又會如何看待朝廷。」

「諸位大人嚴重了,此法乃是救國良策,怎會有諸位說的如此不堪。」

「是啊,我認為可行。」

群臣贊同者有之,咒罵者有之,觀望者同樣有之。

「王上不可,朝廷若是如此行事,還有何威儀可言,如何讓百姓信服,王上三思!」有大臣出來說道。

「王上,臣反對,若是向商人借糧,必會助長商人氣焰,這是對我秦國重農抑商政策的動搖,會給商人傳遞一個不好的信息——重農抑商是錯的。」又有大臣出來反對道。

「啟稟王上,臣贊同範尚書的計策,如今當務之急是籌集軍糧,以保證供給大軍的糧食不斷,才是上策。」景田出列說道。

範蠡雖然隻是說向商人借糧,其實他已經在挑戰秦國的法度,秦國法度從商鞅變法以來逐漸完善,取得的效果日見顯著,認可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反對範蠡的人自然也就越多。

而最不能同意這件事的人就是商鞅了,這已經算是在打他臉,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他都不可能同意,同意就代表他商鞅的變法是錯誤的,當然這樣說太過絕對,但是民間會這樣認為的人定然不少。

「敢問李大人,你所謂的朝廷威儀,就是大軍無糧,百姓亡國嗎?」範蠡向著一位老臣怒問道。

「你,你,你……」

「諸位大人,你們所謂的朝廷威儀就是置秦國危難於不顧嗎?在範蠡看來,秦國威儀,百姓敬之,愛之,奉之,方有威儀;百姓厭之,棄之,懼之,何來威儀可言。」範蠡高聲說道。

「好好好,好個百姓敬之,愛之,奉之。範尚書的提議孤準了,另外孤要告訴諸位,商君變法的好壞大家有目共睹,秦國百姓是變法的收益者,孤相信我大秦四百萬子民的眼睛還沒有瞎。」嬴政的聲音起,一錘定音。

今日的朝議了真是有些出人意料,蔡澤和張儀,範雎三人都沒有說話,他們心裡也很清楚,為今之計範蠡的做法是最好的選擇,明白歸明白,不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會攪和進入的,不是他們怕事。

他們的身份不能讓他輕易做出結論,朝堂之上波詭雲譎,商議個十天半個月都有可能,但是到哪時全都晚了,所以,他們要和嬴政統一戰線,君臣合力,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一套方案。

說到底內閣就是為嬴政而存在的,君不見,朝堂之上商鞅都閉口不言嗎。

「唉,人老了,老嘍……」商鞅一聲哀嘆的從三人身邊走過。

朝天殿外,大臣們都在朝車馬場行去,範蠡也同樣如此,趙高突然出現在人群中,將範蠡請到一邊,對範蠡說道:「範尚書,王上讓我給您帶一句話。」

範蠡帶著七分擔憂三分疑惑的問道:「王上讓總管給範蠡帶句什麼話?」

「告訴範公,他想做什麼就大膽的去做,孤在後麵支持他。」趙高一字不漏的轉告了嬴政的話。

範蠡有些感動,他還以為,嬴政是想警告自己一番,沒想到如此的大力支持自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血脈基因主宰 鬥羅之喚神 這個地球能聯通諸天萬界 高傷奶爸你怕不怕 都市潛龍 從美食視頻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大國風華 我的一天有48小時 師兄不好了 學魔養成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