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很簡單 ,燃燒需充分(1 / 2)

加入書籤

"不知道你們注意沒有,燃燒的火堆,如果你用棍子攪動一下,火勢會變得更大。"

李世民皺眉、思索,"這個倒確實如此,以前野外行軍,火堆快要熄滅了。

兵士往往就會用木棍翻動一下,火勢又重新變大了,難道這也是格物?"

"是的,那父皇有沒有想過,為何會這樣?"

"為甚?"

"因為燃燒的更加充分。"

"燃燒的更加充分?"

看到李世民開始對自己說的話提起了興趣。

李治便好好的給大唐天子和宰相好好上一堂入門級物理課,也就是格物。

太極殿中,李世民和房玄齡他們都瞪著眼睛盯著李治用火折子點燃蜂窩煤爐子。

李治的話,他們已經對蜂窩煤的情況有了簡單了解。

現在就要看事實是不是和李治說的一樣。

"父皇,第一次用蜂窩煤爐子,需要一點點木炭,或者其他易燃東西幫助點燃蜂窩煤。

之後就隻需要在蜂窩煤燃燒完之後逐個更換就行。"

"按照你這麼說,蜂窩煤豈不是一直在燃燒,太浪費了吧?"

李世民算得上是一個節儉皇帝,所以李治的話,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浪費。

"父皇聖明,您這是問到點子上了。"

李治雙手放在開始變得火紅蜂窩煤上麵,不急不慢回答著李世民問話,順便輕輕拍一個馬屁。

"一樣爐子,如果不熄火一直燃燒的話,肯定是很浪費材料,甚至浪費的比使用的還要多。

但是父皇注意到沒有,兒臣這個蜂窩煤爐子和一樣爐子有一個不一樣地方。"

"哪裡不一樣?除了形狀稍微奇怪一點,也沒有看出來和碳爐有多大區別。"

李世民圍繞著蜂窩煤爐子轉了一圈,有點困惑看李治。

"是沒有多大區別,但您看到這小鐵片沒?"

"小鐵片?你說的莫非是這個東西,它有用?"

李世民看到整個爐子也就是其中一個側下麵有一個圓圓鐵皮。

"沒錯,妙就妙在這裡。"

李治露出微笑,"剛才我解釋碳毒的時候,有提到過燃燒原理。

這燃燒的物體如果不能和空氣充分接觸,就會燃燒的不充分,甚至是不燃燒……"

沒等李治說完,房玄齡猛的一拍腦袋,"我大概明白了,莫非這個小鐵皮就是控製蜂窩煤和空氣接觸?

需要使用的時候打開,讓蜂窩煤充分燃燒;

不需要使用的時候就蓋上,讓蜂窩煤盡可能不燃燒,這樣就能夠讓蜂窩煤變得更加耐燒。"

房玄齡這麼一說,李世民也很快就理解。

"這麼說來,這個蜂窩煤和蜂窩煤爐子還真是好東西,很是適合各家各戶使用。

對了,這個蜂窩煤價格貴不貴?"

"父皇,蜂窩煤成本很低,普通一個匠人一天可以加工出兩千個。

算上前麵煤礦挖掘、粉碎的人員,平均一個人也能有五百個以上產量。

所以兒臣認為一文錢五個蜂窩煤算是一個比較合適價格。"

李治喜歡錢,但也不是那種為了錢趁火打劫的人。

長安城乃至關中道,這段時間非常需要取暖物質,如果有了廉價蜂窩煤,至少可以解決大半問題。

"一文錢五個?晉王殿下,這一家五口普通人家,像是這樣天氣大概需要幾個蜂窩煤?"

房玄齡緊張的看李治,生怕聽到一個很高數字。

蜂窩煤要能走進千家萬戶,一定需要具備便宜好用屬性,否則再好也沒用。

李治道,"像是這種天氣,如果一天都窩在家裡的話,取暖比較耗煤,大概需要十個蜂窩煤;

如果省著點用,七八個也行。"

李世民問,"隻是單純的取暖還是包含了一日兩餐做飯?"

一日兩餐,你沒看錯。

在大唐乃至大部分的封建王朝,普通老百姓都是一日兩餐。

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沒有午餐說法的。

頂多就是農忙的時候,早晚兩頓稍微吃的稠一點。

"自然是不含的。事實上,使用這個蜂窩煤爐子,很多時候都是取暖與加熱兩不誤。

上麵放上一個鐵鍋,裡麵裝滿水,既不耽誤取暖也可以燒水。

同樣的,如果用來燉煮一個吃食,也甚是方便。"

看李世民和房玄齡,似乎有大規模推廣蜂窩煤的意思,李治自然是要認真介紹一下蜂窩煤優點。

自己王府"抵押"的各種東西,還指望著城外礦山變成金山銀山,好把東西重新贖回來。

"如果天氣不冷,普通人家一天需要幾個蜂窩煤?"

房玄齡心中已經有計較,這場倒春寒看來是有辦法對付了,這個時候他倒是開始關注更加長遠的事情。

不愧是千古一相。

"房相,如果普通人家單純做飯的話,一天三四個蜂窩煤就足夠了,比較節約的兩三塊夠了。"

房玄齡在心裡默默算賬。

一天兩三塊的話,也就半文錢花費,一個月也就是十幾文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鏖戰神域 糖色豪門:逆愛灰姑娘 神級微信通萬界 直播:我在諸天體驗生活 萌海晨星 從鬥破簽到開局 生物農業王國 元末之爭霸天下 都市之我撿破爛成首富 大漢青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