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陶夫人(1 / 2)

加入書籤

陶州牧在燕回河畔的話,可是直接將吏部給得罪了,不僅是吏部,包含了戶部。

戶部尚書姚文穀和吏部尚書楊鎮聽到後,氣得都覺得家裡的美婢,也黯淡了幾分顏色。

朝會的時候,見到有人在竊竊私語,都忍不住猜想是不是在說他們的笑話。

隻是前後一個戶部侍郎,一個吏部侍郎,一個死於酒後大火,一個死於花船底下淤泥,有心辯解幾句,卻無從辯起。

倒是有個出身稷下學宮的言官,上了封彈劾陶鼐州牧的折子,義憤填膺的罵陶鼐有失體統,竟然對當朝官吏屍身進行羞辱,寒了天下文人之心,寒了天下官吏之心。

戶部和吏部兩位尚書大人,立刻找到了突破的口子,兩人對著下屬官吏使了使眼色,懂行的,立刻站出來附和。

一時間,連陶鼐家裡多養了幾個婢女的事情也被拱了出來,說得那陶州牧那叫一個粗鄙不堪,有失大夏體統和顏麵。

見夏皇不語,大家也放開了,對陶州牧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批判會,甚至吏部有一位官員直接跳出來,將陶州牧給夫人捏腳的嗜好拿出來嘲笑。

隻是當他剛說到一半,滿朝會的官員全部噤若寒蟬,低頭不再言語。

那官員抬頭一望,見自己的皇帝陛下正用一種無比怪異的笑容看著自己,頓時才醒悟過來,嚇得撲騰一聲跪在地上,臉色煞白,直冒冷汗。

夏皇重孝道,世人皆知,陶鼐這個燕州府州牧的位置,傳聞可是給太後捏腳捏出來的。

當眾抖落出這件事,無疑是在說太後,更是在打夏皇的臉,吏部尚書楊鎮心裡更是苦澀不已。

夏皇沒有發作,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反倒是當眾傳了旨意,讓陶鼐回朝歌城自辯。

眾官員才重重的鬆了一口氣。

隻有那些看透當中關節的人,才清楚,恐怕天大的動靜還在後麵,比如當朝太宰於禎卿。

戶部尚書姚文穀和吏部尚書楊鎮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陶鼐這位燕州府州牧的底細,但他們是知道的,夏皇讓陶鼐回朝歌城自辯,分明是在維護陶鼐。

不僅是維護那麼簡單,更是直接將今日這些詆毀陶鼐的人直接推到他麵前,坐等陶鼐的反擊。

而他夏皇卻不發一言,也可欣賞一場大戲。

下了朝會之後,冷靜下來的眾人,才看明白這當中的玄妙,一個個後悔不已。

作為一府的州牧,還是燕州這樣的大州,那都算得上是封疆大吏了,就算是六部尚書,也得禮讓三分。

陶鼐連屍體都敢踹下河去的主,想想朝會上對他的攻擊,陶鼐若要反擊,眾人想想都不免滴落幾滴冷汗。

在眾人的忐忑中,陶州牧卻沒有回朝歌,倒是陶州牧的夫人回了朝歌城,帶回了陶鼐的一道折子,說是北境大旱,人手匱乏,無法脫身,懇請夏皇派遣人手幫忙抗旱。

夏皇沒有說啥,隻是將折子扔給了戶部和吏部,讓他們商議出一個法子來。

原本以為是雷霆暴雨,卻這般輕飄飄,讓那些原本寫好了請罪折子,藏在衣袖當中的人,都將折子悄悄的壓了下來。

德正門,進出永和殿唯一的門。

當年大夏開國太祖皇帝,就是立於這永和殿前,望著滿朝文武魚貫進入德正門,大聲感嘆:若天下賢才皆入我德正門,我大夏必萬古永昌。

鬆了一口氣下朝的各部大人們,卻是在德正門前不得不停了下來。

隻見一婦人,身著當朝一品誥命服,頭戴霞冠,一手持劍,一手持鞭,立於德正門口,臉色陰冷的望著眾人。

當朝太宰於禎卿一眼便認出是剛剛從燕州會朝歌城的陶夫人,深知陶夫人秉性和底細的他,便悄悄退回了永和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種田奇俠傳 鬥破:從俘獲女神開始舉世無敵 楚玄辰雲若月 時蓧萱盛瀚鈺 花果山二大王 我在諸天角色轉換 吞噬之殺神係統 首輔的團寵小娘子 我真是良民 孵化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