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江湖朝野(一)(1 / 2)

加入書籤

離開舍得棋院,李公子徑直回到了長安,處理完一些事情之後,便是讓楊守立直接約見了楊復恭。兩人並沒有在楊復恭的府上,而是到了終南山。

大詩人王維有詩雲「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如此時節進入到終南山倒也是別有一番風味。李公子跟楊復恭找到了一個亭子對坐之後,下人趕緊將小火爐燒起來了,擺上了茶點之後,下人便是退到了一旁。

楊復恭今日沒有穿官服,而是穿著一件黑色大氅,楊復恭鬢角已經是出現了一些白發,雙目炯炯有神,似乎是可以看透人心一般。李公子今日卻是穿上了官服,不過卻並非是朝服,而是綠色禮服,上麵繡有詩句和圖畫,點綴著寶石珍珠,倒是沒有金銀飾品。

眼下的楊復恭已經是權傾朝野,李公子親自為楊復恭倒上了一杯茶,道:「楊樞相,今日恰是出遊的好時機,本王便是請楊樞相到這終南山一遊,楊樞相肯賞光卻也是讓本王沒有想到呀。」

楊復恭淡然一笑,此番壽王李傑相邀,楊復恭卻也是明白所為何事,不過,楊復恭卻是並不想表露出來,而是想要讓李傑先說,楊復恭手握神策軍,完全便是可以觀望,他說道:「壽王殿下相邀,咱家一定要前來。再說了,這終南山美景,咱家也很少欣賞,更不要說是這等時節了。」

「淩晨擁弊裘,徑上古原頭。雪霽山疑近,天高思若浮。瓊峰埋積翠,玉嶂掩飛流。曜彩含朝日,搖光奪寸眸。寒空標瑞色,爽氣襲皇州。清眺何人得,終當獨再遊。」

壽王李傑說出詩僧皎然的這首《晨登樂遊原,望終南積雪》,接著點評道:「這詩僧皎然乃是南朝宋謝靈運十世孫,他這首詩著實是描繪了終南山積雪之美景,可是他一心向佛,情調閒適,他想要獨遊,可是本王卻是不喜獨遊呀。」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楊復恭豈會不明白李傑的意思,當即哈哈一笑,接著也是念了詩僧皎然的一首《尋陸鴻漸不遇》,接著說道,「畢竟是有著出世之心,倒也是可以享受這等閒適清靜,可是我們卻是不行呀。原以為黃巢亂賊的事情處置之後天下便是可以太平了,誰曾想卻是還會有著這麼多大事發生呀。」

楊復恭其家世代權宦,從小進入內侍省,粗通文墨,經常出監各鎮軍隊。 唐懿宗時,他就已成為河陽監軍,後因鎮壓龐勛起義有功而升為宣徽使,鹹通十年接替其父楊玄翼為樞密使。楊復光死後,唐僖宗的寵信宦官田令孜將楊復恭貶為飛龍使,楊復恭稱病臥居藍田。今年,也就是光啟二年,田令孜挾當今逃亡於鳳翔、興元,自知為天下所不容,乃推薦楊復恭代替他為左神策軍中尉、觀軍容使。其後朱玫、李昌符和朝官擁立襄王李熅為帝。處置了這些事情之後,楊復恭便官居樞密使、左神策軍中尉、六軍十二衛觀軍容使,封魏國公,實封八百戶,賜號「忠貞啟聖定國功臣」。壽王李傑雖說是在鹹通十三年封壽王,乾符四年授開府儀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盧龍等軍節度使,不過,在楊復恭麵前卻也是有些不夠看了。而且,此番壽王李傑約見楊復恭可是還有著別的事情商議。

李傑給楊復恭繼續添上了茶,神色頗為恭謹,楊復恭對於李傑如此表現倒是頗為滿意,笑了笑,便是將茶杯放在了石桌上,問道:「壽王殿下此番可是前往了古川鎮,似乎是插手了一些江湖之中的事情吧,壽王殿下,恕咱家直言,江湖之中的事情不過是一群目無法紀的人打打殺殺,壽王殿下乃是天皇貴胄,插手江湖之中的事情可不是什麼明智之舉呀。那些江湖之中的人經常都是胡作非為習慣了,不少人更是妄議朝政,企圖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朝野之中不少事情也都是江湖之中的人攪起來的,依老夫之見,這些人就是野性難馴,最好的辦法便是將其馴服了。若是實在是一些馴服不了的畜牲,成為不有用之物,便是將其毀掉,人無傷虎意,可是虎卻是難免懷著傷人之心呀!這些江湖人跟那些隻會胡言亂語的讀書人就是一樣的,妄議朝政還要做些蠱惑人心的文章,就像是自已有著何等了不得的見地一般,可是一旦讓他們真的提出來一些利國利民的東西,他們卻是沒有這個本事了。就好像放火燒山的人一般,有著燃起來火焰的本領,不過卻是沒有撲滅這些火焰的本領,留下一個爛攤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穿越明朝,我要做大貪官 救命!假裝舔狗卻被男主讀心了 秋分時的青春 網文短篇小說合集 我乃大齊王妃! 覺醒Z級天賦?我選擇擺爛! 娛樂:女明星們太想進步了 長路遇靈 末日螢火 山與海我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