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第 72 章(1 / 2)

加入書籤

("重生後皇後娘娘改嫁了");

為什麼戚茹僅僅隻是搬出郡主府就是他眼光好了,

陸安想不明白。

東林郡王夫妻也沒有興趣與這愣小子解釋。

倒是夫妻倆對戚茹說的,希望能在家中陪母親一年,並沒有反對不快。

反而對陸安叮囑說道,

「你又傻又愣,

也不怎麼機靈,

也隻有一番熱血讓人看得上。平日裡多上門看望看望人家,有眼色,多忙著照顧些。可別讓旁人挖了你的牆角。」

一家有女百家求,

又是戚茹這樣良善又活潑的小姑娘,

東林王妃都替兒子發愁。

單相思了好些年,才能有幾分指望,這麼笨,怎麼能不發愁呢?

「那不能!阿茹既然已經喜歡我了,那就不會再多看別人一眼了。」陸安很有信心地說道。

東林郡王一時覺得這小子傻人有傻福,又覺得傻氣礙眼,

嘆了一口氣,抬腳走了。

東林王妃卻隻笑著對他說道,

「就算是人家姑娘不會移情別戀,

你也別鬆懈。好好待她吧。虧了她的性子與皇後不一樣。」

雖然說戚家風光顯赫,

瞧如今帝後和睦恩愛的樣子,

起碼戚家還有幾十年的風光,

下一朝繼續顯赫也未嘗可知,可想想戚皇後的做派,

東林王妃真心覺得胃疼。

她與中宮自然也有走動。

雖然從無僭越,

待中宮也恭敬,可心裡卻還是忍不住唏噓了幾分。

想想戚皇後,東林王妃不免想到了後位落空的戚顏。

「真是不成樣子。」和戚家做親家,

如今需要一些勇氣。

想想這幾日在宮中與一個外室親近,還口口聲聲喊「姨母」,還把個外室子留在宮裡小住的戚鸞,東林王妃就覺得腦仁兒疼。

這要不是陸安愛極了戚茹,戚二太太母女又搬出戚家,與戚家斷絕,東林王妃接納起來也不會那麼輕鬆。

如今,戚茹與承恩公府疏遠了,她心裡是樂意的。

東林王府也犯不著為了什麼榮華富貴,就去迎娶所謂與皇後娘娘情同姐妹,誌同道合的妹妹。

疏遠著些,倒是也好。

不然,難道還與外室為伍,為其他皇族取笑不成?

連東林王妃穩重厚道些的,對外室的態度都是這樣,那何況是其他人。

戚二老爺尚未應允將寧氏扶正,可中間的這時間裡,寧氏頻繁進宮,與戚皇後走得格外親近……因戚太後看著寧氏感慨了一句「瞧見她如今的氣度風韻,仿佛你母親音容再世」這一句話,戚鸞就真的與寧氏一副情同母女了似的。

寧氏刻意奉承,戚鸞也覺得寧氏有眼色,比旁人更親切些,且寧氏還暗中教導她如何攏著皇帝,如嬌嗔婉轉之類的,果然之前與皇帝的不快就那麼過去,帝後重修舊好。

戚鸞覺得寧氏的話極有用。

皇帝果然是喜歡絲蘿一樣的女子。

她更信了寧氏幾分,後來寧氏帶來了戚二老爺的兒子,小小的孩子開口閉口都是「大姐姐」,親昵萬分,戚鸞就越發覺得這是一家人了。

因這種卑賤的外室母子頻繁進宮,外室子還留在中宮小住,最近宮中來奉承的內外命婦就不是很多。

戚太後誌在廟堂,目光從不著眼於女眷之中,並未在意。

戚鸞雖然覺得最近給自己磕頭的少了,不過如今她更喜歡搖搖擺擺跟著自己的堂弟。

這個堂弟與她親熱,比總是冷淡疏遠的戚恪要親切許多。

戚鸞自然更喜歡他。

因此,當承恩公進宮的時候,戚鸞難免就對承恩公說道,「許是姨母與母親血脈相連,因此,如今我瞧著弟弟,隻覺得比阿恪還親切許多。」她笑靨如花,臉上還帶著幾分歡喜,顯然在宮中過得不錯。

見她過得很好,承恩公麵容緩和,可當聽到戚恪的名字,承恩公難免臉色難看起來。

戚恪如今令他如鯁在喉。

他占著承恩公世子之位,卻與戚鸞不是一條心,承恩公怎麼可能不惱火。

他曾經數次修書去京郊大營,嚴詞命令戚恪回承恩公府解釋,命他向戚鸞低頭,可書信就仿佛石沉大海一般。

戚恪就當沒事人兒似的。

這怎能不讓人動怒。

可在戚鸞的麵前,承恩公從不說這個,隻對戚鸞溫和地說道,「既然喜歡你弟弟,就留他在宮中與你親近些。你們是手足姐弟,日後也要相互提攜,他年紀小,在你的身邊長大,日後會為你赴湯蹈火。」

他麵對戚鸞的時候永遠都是慈愛的,與麵對其他兒女的冷漠與疾言厲色不同。

戚鸞急忙答應了下來,又笑容明媚地說道,「父親的話,我都記下了。隻是弟弟如今身份尷尬……父親,姨母瞧著也怪可憐的,反正二叔已經合離了,不如給姨母一個名分吧。」

提到寧氏,承恩公臉色微微僵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全能小神醫 天敵的溫柔 開局劍道滿級天賦 天帝的養成日誌 摸金少帥 窮門出貴人 抗日之軍武係統 諸天執行者:從看門狗開始 神醫農婦:萌寶乖乖讓我抱 佛係美人[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