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新作(1 / 2)

加入書籤

十點整,白蘇在學院一位中文係教授的陪同下進入教室,和青年學生們的座談會在輕鬆的環境下開始。

白蘇年過半百,一頭灰白色的頭發,個頭很高,應該有180c上,但是身體單薄,看起來身體不好。

他今天穿了一身白色的棉麻中式唐裝,很有質感,很有範兒。

講台上有兩座單人沙發,主持人一個,白蘇一個。兩人落座後,白蘇環顧教室,笑著說:「來了好多人,站在後麵的同學要辛苦些。」

教室裡響起一片笑聲。

李想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回頭一看,黑壓壓一片人,教室裡坐滿了,而且還站了不少。

主持人開場先介紹白蘇,這位大作家就是盛京本地人,他可以說是大器晚成型,30歲才開始寫作,40歲作品漸漸被大眾認可,在43歲的時候,寫的《不似你所見》拿下紫金文學長篇獎,一鳴驚人。

在這之後,他的寫作才華一發不可收拾,新作不斷問世,雖然沒再拿到過紫金文學獎,但是拿到了低一檔次的白銀文學獎長篇等諸多榮譽。

主持人介紹完畢後,白蘇開始圍繞今天的主題演講,主題叫「我的寫作與我們的時代」。

「我終生是一個碼字為生的人,其他的身份不過是附加而來的。我最大的希望是,若乾年後我的書還能僥幸被世人提到那麼幾本,別的都不重要。」

他講述了自己作為一名作家的多年創作心得和創作經歷。

在學生自由提問環節,有人問他為什麼來到林業大學來任教。

「人文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根基,人文素質是人發展的基礎。如今大學應該加強德育和美育,而文學的教育是美育最重要的部分,它會讓人擁有靈動的思維、情感的色彩和溫度。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熱愛文學的人不應輕易放棄自己的文學夢想,寫作的激情與堅持的勇氣,是跋涉耕耘在文學土壤上不可或缺的東西。我希望略盡綿薄之力,為有寫作夢想的年輕人提供一些幫助。我已經55歲了,創作的激情雖然還在,但是頭腦已經不像從前,經常糊塗,有一天我忽然意識到,就算我還能寫,也沒幾年了,與其這樣苟延殘喘,不如去幫一幫年輕人們。」

「我是一把快要熄滅的火把,但還有用處,就是點燃一堆新的火把。」

李想跟隨眾人一起鼓掌。

主持人說:「白院長的身體還很好,一定能為我們上好多年課。」

白蘇笑著擺擺手,沒再說什麼。

有人問,他的授課和其他的教授講課是否會有所不同。

「大學教師主要是學者,主要任務是做學問,但作家也非常重要。因為大學還是以傳授知識為主,作家作為重要的一個部分,保證了學術生態的多樣性。」

「作家講課和教授講課是不一樣的,教授講的多是共性,作家主要講自己的創作體驗,是個性的。作家不是培養出來的,但上沒上過大學是不一樣的。一流的作家給學生上課、講座,可以培養同學們對文學的興趣,對學生有好處。」

接下來不斷有人舉手提問,提出的問題緊密聯係現實,如「現代大學生就業壓力與堅持文學夢想的矛盾沖突」、「如何突破創作的瓶頸」等等。

李想以聽為主,一直端坐不動,聽其他的學生提問。大家年紀相仿,提出的問題許多也是他的疑惑。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十一點半,主持人最後點了一個學生提問,在白蘇回答完後,宣布今年的座談會結束。

李想收拾背包準備離開,忽然主持人叫他的名字。

「李想,過來一下。」

這位主持人就是中文係的教授,名叫李萬才,可惜李想對他不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佛係科技 我是天啟我不是坦克 龍紋戰神 超神大召喚 我就是大災變 重生之南漂時代 傳火俠的次元之旅 三國之名將基因庫 武俠之我有輔助器 諸天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