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匾山聯海 高爺甚喜(1 / 2)

加入書籤

公孫昊帶著四人在縣裡吃了一些小吃。

燒餌塊、蔥花餅、稀豆粉……

馬都督和邱佟對公孫昊的這個安排非常喜歡,馬爺負責給眾人解釋,邱佟負責拍照。

馬爺口中的有些說法,連公孫昊這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都不知道那麼多。

吃完中飯,公孫昊把車停到了山腳的文廟,便開始了今天的有遊覽。

「嘿,這個池子有點意思,你們來看。」馬都督指著文廟的月牙池說道。

「按照清朝建築文廟的布局,一般都是三進的院子,第一進為文廟牆到大成門,第二進為大成門到大成殿,第三進為大成殿到啟聖宮,這些都是建在整個建築群的中軸線上!

但是你們看,這月牙池在中軸線的右邊,左邊則是空的,這個有點讓人費解啊。」馬都督用手拍著折扇,緩緩說道。

「會不會是原來是個圓的,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給改成這個形狀了?」邱佟說道。

「不會,古人對這祭祀類的建築都是固定的製式,沒有特殊的原因不可能改的。不像現在有些設計師,都是天馬行空的亂想,一點也不尊重古人留下來那些規矩!」

高安文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不免有點憤然。

「小公,你回頭找人問問。」我對這個有點興趣。

說完出了文廟,四人便開始上山。

秀山的古建築群始建於公元前82年,即漢昭帝始元五年,距今2000多年;大規模興建於唐代,歷經宋、元、明、清,形成了規模宏大、氣勢磅礴、風格各異的七大古建築群。

秀山總麵積155萬平方米,古建築群麵積5萬多平方米,其內遍懸歷代名人墨客題寫的匾、聯、碑、刻共250餘塊,被譽為「匾山聯海」。

秀山素以小巧玲瓏、濃鬱青秀聞名,森林覆蓋率為942%,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至今仍保持著完整的原始群落狀態。

秀山歷史上曾是佛、道、儒三教活動勝地,明代時就是雲南四大名山之一,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譽。

四人拾階而上,一路上走走停停,公孫昊憑借記憶,把小時候他奶奶給他說的那些傳說,一一給眾人道來。

到了山頂的湧金寺,馬都督對著一副對聯念道:「秀山輕雨青山秀,香柏鼓風古柏香。這回頭聯有點意思。」

「這是九幾年時候的對聯,是我們縣裡一個老先生寫的。」這件事公孫昊知道,因為這木雕對聯還是他爺爺親手刻的。

「說說,這些東西我比較感興趣。」馬都督問道。

「那老人名叫張恩浩,和我爺爺是好朋友。以前經常約著在這山上練氣功,這對聯是他寫的。

原來的對聯就掛在這,但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被他老人家給弄回家裡去了。後來縣裡文化局的同誌幾次去做工作,老人才同意給拿回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秦陵禁地 我不能被超度 我自太古來 農門醫妃:腹黑將軍很會撩 光芒萬丈大師兄 戰神王者 八零年代:村花媽咪火辣辣 超品地師 空間農妃:相公,種田約嗎? 侯門庶女黑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