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登基(1 / 2)

加入書籤

養心殿裡乾隆正沉默不言的看著皇後擬的折子。

皇後本人住進長春宮,坤寧宮自從康熙朝的孝昭皇後崩逝後就逐漸淪為祭祀場所,不再住人了,隻有當帝後大婚時才會住上三天。

側福晉高氏封貴妃,居永壽宮;側福晉烏拉那拉氏封妃,居翊坤宮;格格富察氏追封妃;格格蘇氏封嬪,居景仁宮;格格黃氏追封嬪;格格金氏為貴人,居啟祥宮;格格珂裡葉特氏和陳氏具為常在,同居承乾宮。

至於封號則是在等禮部選好後呈上來,由萬歲爺親自選擇。

乾隆禦筆朱批,在折子的下方寫了一個準字。

九月二十四日,為雍正守靈結束後,乾隆就親自下了諭旨,福晉終於被詔立為皇後,如此便是正兒八經的母儀天下了。

安絮早就知道自己最多是個妃位,因此塵埃落定後也沒什麼失落的樣子,收好屬於自己的聖旨,就等著皇後訓誡幾句再回宮搬遷,她現在住在延禧宮,距離翊坤宮可不算近。

高貴妃手拿貴妃聖旨,得意的好像要飄起來,萬歲爺給她們高家抬旗,現在家世跟福晉都差不多,更不用說隻是鑲藍旗的那拉氏了。

想著便居高臨下的瞥了一眼安絮,又忍不住茶裡茶氣起來,「唉,本宮可真是憂心阿瑪和兄長,他們在江南治水,每天都在擔心那河水破堤出事,真是睡也睡不好,不過能為萬歲爺排憂解難正是他們的榮幸。」她可是記得那拉氏的阿瑪是蒙祖蔭才得了一個佐領的官職。

安絮在心裡翻了個白眼,嘴上很快回擊,「高大人可真不愧是萬歲爺妻族呢,哎呀,瞧我這嘴,臣妾說錯了,該打。」說完輕輕拍了兩下臉頰,「隻有皇後娘娘所在的富察氏才能稱得上是妻族。」

皇後不痛不癢的說了兩句安絮,卻沒有反駁,「諸位大臣都是為萬歲爺排憂解難的。」

高貴妃被堵了回來,隻好自己開始生悶氣。

蘇嬪很不爽自己僅僅是個嬪位,她平安生育了三阿哥,這難道不比兩位側福晉的功勞大嗎?一個妃位她難道當不得嗎?原本她還想著萬歲爺會不會給她們家抬旗,畢竟她阿瑪兄長也算有出息,滿軍旗不想,漢軍旗總可以吧?

現在一看,這兩個願望一個都沒實現,這讓她頗有些鬱鬱寡歡。

金貴人、海常在和陳常在倒是很爽快的接受了聖旨,她們既沒有家世又沒有寵愛,還沒有妊娠之功,封低位是顯而易見的,隻是未免還有些失落。

皇後等眾人拿到聖旨後,才開口:「希望諸位妹妹們謹守宮規,以溫婉嫻靜為好,早日為萬歲爺開枝散葉。」

眾妃連忙行禮應聲,皇後點點頭,又帶著眾妃去太後暫居的慈寧宮聆聽太後娘娘的訓話,之所以說是暫居,是因為乾隆早早就下令修建壽康宮供太後居住。

慈寧宮自從孝莊文皇後崩逝後,就逐漸成為了為太後舉行重大典禮的殿堂,因此孝順的乾隆不願意讓太後住進有些破敗的慈寧宮。

從慈寧宮離開,安絮就回到延禧宮準備搬遷事宜,翊坤宮原來是康熙宜妃、雍正敦肅皇貴妃的住處,因此自然是雕梁畫棟,無處不精。

整整半個月後才算是正式搬完家,潛邸裡的東西也已經全部放在翊坤宮裡。

翊坤宮正殿麵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映著紅牆,是說不出的精致意味。

前後出廊,簷下施鬥拱,梁枋飾以蘇式彩畫。門為萬字錦底、五蝠捧壽裙板隔扇門,窗為步步錦支摘窗,飾萬字團壽紋。

走進前院正殿,明間正中設地平寶座、屏風、香幾、宮扇,東側用花梨木透雕喜鵲登梅落地罩,西側用花梨木透雕藤蘿鬆纏枝落地罩,將正間與東、西次間隔開,東西次間與梢間用隔扇相隔。

安絮決定將東次間當成書房,西次間則是寢間;東稍間作為庫房,西稍間放置浴桶。

翊坤宮的膳房得好好利用起來,這樣一來就再也不用去禦膳房提膳了。

正殿前廊下曾經安設有秋千,現秋千已拆,秋千架尚在。

東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為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建築。

後殿體和殿,麵闊5間,前後開門,後簷出廊,黃琉璃瓦硬山頂。亦有東西配殿,前東南有井亭一座。

這都是給貴人常在們住的地方,唯有一個體和殿可以居住主位。也就是說東西十二宮最理想的狀態是可以住二十四個主位,當然後宮裡定例的主位加上皇後也才十三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鎮河龍婿 生命之巔 魅魔係統:開局攻略半精靈女王 西遊:我在妖怪窩打卡成聖! 激流1984 農醫悍妻她好颯 我盜墓被直播了 別逼我說話 一千零一域之神 都市至尊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