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宋國最後的掙紮( 魯哀公二十六年,前469年,春秋第二百五十四年)(1 / 2)

加入書籤

魯哀公二十六年,夏天,在位六十年的國君宋景公死了。這可是「春秋」時期,在位年限最長的國君。

宋景公死的很突然。

他是這年冬天十月份,宋景公帶著一千多甲士,在空澤遊玩打獵的時候,初四這一天,突然在「連中」這個地方,死亡了。

跟著一起前往打獵的大尹,連忙控製了這一千多甲士,這個大尹到底是誰?現在爭議比較大,大尹似乎是個官職的稱呼吧,但肯定是當時宋景公寵愛的權臣。

宋景公沒有兒子。

但是,為了解決國君後嗣的繼承問題,國君沒有兒子是很麻煩的事情,於是,宋景公就收養了公孫周的兒子「得」和「啟」作為養子。

公孫周應該是宋元公的另一個兒子的後裔,所以「得」和「啟」也就是宋景公的「親侄子或者親侄孫」,這個「得」在《史記》上被稱為是「特」,反正都是一個人。

這兩個被收養的公子公孫,一直在王宮中生活,宋景公還沒來及決定讓哪一個當太子,就死了。這就麻煩了,因為宋景公是突然死亡的,並沒有交代後事。

而跟著宋景公打獵的大尹,是和公子啟非常密切的人,因此,當他控製了宋景公的一千衛士後,馬上秘密的帶著屍體從「空桐」返回了宋國首都,進入了宋王宮。然後他派人召喚了宋國的六卿前來。

宋國的官職製度,也設三軍將佐為「六卿」,宋國六卿的設置,與宋國三軍的設立,是同時出現。

宋國分封之初,僅設一軍,由國君統率;宋襄公為圖霸,於「泓水之戰」前擴軍為二軍,自將右師,使公子目夷(子魚)「為左師以聽政;「城濮之戰」後,宋成公擴軍為三軍,六卿之名始完備,並見於《左傳》的記載。

宋國有司馬、司徒、司城(即司空),唯三司上尚,有右師、左師。下尚有司寇,合稱六卿。六卿之中,通常以右師為首,為執政卿。

宋景公活著的時候,任命皇緩為右師,算是執政卿了。

皇非我任大司馬,皇懷任司徒,靈不緩任左師,樂筏擔任司城,樂朱鉏擔任大司寇。這裡麵就是三家「皇家、樂家、戴家」三大家族,控製了宋國政壇。

但是這時候,宋景公非常的寵信大尹,於是宋國六卿三族一起當朝議政的意見,都是通過大尹傳達到宋景公那裡,但是這個大尹卻經常的不報告宋景公,而是假傳聖旨,把自己的好惡,都假借宋景公的名義,到處的發號施令,這你說這個大尹的權利多大,基本上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快成了第二個君王了。

所以,宋國的人都非常的厭惡這個大尹。司城樂筏就想除掉大尹,左師靈不緩說:

「隨他去吧,讓他放縱去吧,讓他惡貫滿盈以增加他的罪惡,當他權重而無基礎的時候,能夠不失敗嗎。」

所以,這個大尹帶著宋景公的屍體回來後,就召集六卿準備商量擁立新君的事情。大尹恐怕六卿知道真相後不來,就派人對六卿說:「聽說宋國地方上有戰事發生了,所以請六卿過來商量一下,謀劃謀劃。」

六卿當然還不知道國君已經死亡的消息,看到大尹突然的回來,而且還提出有戰事發生了,於是就急匆匆的都來到的朝廷,沒想到,他們剛一進門,就被大尹帶來的一千多甲士給劫持了。

大尹對他們說:

「現在我們國君的生了很重的病,恐怕不行了,但是為了害怕引起國內的驚慌,就把你們給騙了過來,國君讓我代替他準備和你們盟誓,無論宋國發生怎樣的變化,你們六卿都要忠於王室啊。」這就是大尹撒謊慣了,這次隱瞞了國君已經死亡的真相,向再次的撒謊與六卿結成同盟。

六卿當然不好說什麼了,既然大尹都這樣說了,而且還是被甲士們劫持了,這個盟誓本身也不違反臣綱,所以都同意了,就與大尹一起在王宮後院小寢的庭院內,假裝是國君養病的地方,裝的很象真的,一起盟誓說:

「我們發誓,一定不做對公室不利的事情,上天保佑,阿門。」

於是,大尹就發布了國君死亡的消息,然後擁立了公子「啟」為國君,公子啟是老二,老大是公子得,大尹並且將國君的靈柩,安頓在了宋國王室的家廟裡麵。

三天以後,宋國的老百姓都知道這個事情了。

司城樂筏秘密的派人在城裡麵散布消息,說:

「大尹在蠱惑國君,專權專利,現在我們的國君無疾而終,到底是怎麼回事兒,隻有大尹知道。而且國君死了以後,他又隱瞞國君的死亡的消息,哄騙六卿結盟,這是沒有其他可說的了,這都是大尹的罪過啊。」

再說,那個公子得,這幾天做了一個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要把閨女嫁給他 我用茶言茶語當上了女主 全職法師之十二衛守護 快穿虐文之完成任務的那些年 開局就離婚:戰神很狂 一胎三寶:陸少前妻過分迷人 神明附身 大宋財神爺 成為大反派女兒後,毛小花開掛了 江少,夫人馬甲兜不住啦